玩世不恭的墨菲定律总以其残酷不争的事实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深刻的教训,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担心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就会不知趣地发生,还有很多时候我们或许真的承受不起,好事无双,祸不单行的现状,然而,墨菲定律不会给你任何一点儿的仁慈和怜悯,在你为自己身边的一点儿喜事而沾沾自喜时,墨菲定律会严厉地让你知道什么叫好事无双,当你为自己身边的祸事而沉思时,它总会帮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什么叫祸不单行,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故事当中,深刻地体会到墨菲定律对我们的生活的肆虐。
某男背着妻子出去寻欢作乐,出于侥幸心理没有使用安全套。在他还在回味与某女子的鱼水之欢时,无情的墨菲定律让他笑容为之僵硬,因为不久之后,他收到了一份HIV呈阳性的报告。然而,墨菲定律并没有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不久之后,此人的妻子以及比较亲密的家人和朋友都相继被证实携带了艾滋病病毒。墨菲定律让他为图一时之欢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网上,曾贴出过这样一个帖子:
某日的 8 时 30 分,一只受了惊吓的野羚牛窜进了村民刘某家,身单力薄的刘某很快被这位不速之客顶倒在了血泊中。而与此同时,刘某的妻子周某也被吓晕过去了。由于野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围观的村民也不敢轻举妄动,之后先报告给了乡政府。
许久之后,乡政府下达指示,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野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采取伤害措施解除危险,必须报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又过了许久,国家林业部门下达指示,命某部武警击毙野羚羊。
然而此时的野羚羊更加的狂躁不安,开始在刘某家里到处乱窜,而周某也因此性命岌岌可危。周某的女婿看到此景并试图进屋救出周某,然而不幸的是他也被野羚羊所伤。
在武警打了 40 多发子弹后,野羚羊被击毙。然而,刘某早已气绝身亡。周某也在转院的途中死亡。其女婿则由于伤势不重,未伤及性命。
在这件事里墨菲定律决定了事情的一步步恶化,正是墨菲定律的无厘头才会让那些村民因为一层层上报请示,而耽误了拯救刘某和周某的时机,从而白白地让两条性命无辜地被剥夺。
其实,墨菲定律概述的是一种客观现象,我们并不能通过主观意识改变什么,所以我们更不能因为担心事故的发生而回避或是掩盖什么,而应该坦然的面对。
2003 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 6 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噩耗传来,人们含泪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同时人们也在不懈地寻找着事故发生的原因,墨菲定律虽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捉弄着在它面前略显渺小而无力的人们,但是人们却在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墨菲定律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有时候,面对糟糕的事情我们确实无能为力,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无法掌控未知的祸事或是好事,而听天由命,因为我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如果我们真的无力于改变已经发生的或是将来要发生的事情,那么就让我们笑着应对吧。就像李开复说的那样:我们改变不了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态。
墨菲定律并非只是个别现象,或者只是一些束之高阁的定理,而是实实在在地就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去年的“照片门”事件就是墨菲定律最好的印证。
2008 年香港艺人陈冠希与几位女艺人的“艳照门”事件发生后,送件事被各大媒体吵得沸沸扬扬,不可否认,陈冠希彻底的被墨菲定律给“涮了”。
人们或许都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做的一些丑事或许别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就是知道了人家也可能不会说出去,就算人家说了些未必有人会信,或许就是出于这样的心理,陈冠希才走到了被英皇雪藏、黯然退场的下场。
“天真”的陈冠希或许只是爱玩的拍了几位女艺人的艳照,并无所谓地存在了电脑里,结果被几个调皮捣蛋的家伙传到了网上,或许谁也没有想到,墨菲定律的魅力如此之大,这些照片很快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位受到伤害的女艺人,也都如霜打过的秋叶一般,想要遁地,然而,墨菲定律的波及力远远没有因此而停息,不光陈冠希本人人气一落干丈,这些女艺人也因此家庭失和,或是事业受阻。结果之慘,可想而知。
假如在“艳照门”事件发生之前,假如陈冠希之前就跟墨菲定律照过面,或许后来的事情就有可能不会发生了。因为,如果人们想知道一些坏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的话,墨菲定律的“幽灵”,会清楚并明确地告诉你结果。
墨菲定律好像是空气一样,围绕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并阴魂不散地伺机作弄我们。有时候你越是不想怎么样,事情就越可能往那些方向发展,就像我们刚找到工作第一天上班,越是害怕堵车,路上就偏偏堵车,而堵车的结果就是,第一天上班就迟到,迟到了没关系,你越是希望老板今天来得晚一些,而老板今天就偏偏比平时来得早一些,即使是这样也没关系,或许我们还会希望老板是个好脾气的人,希望他不会给酋己太严厉的惩罚,可是,老板偏偏就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一系列的可能都会发生,墨菲定律的肆虐就是让你哭笑不得。
或许陈冠希已经被墨菲定律搞得失魂落魄了,不过由人推己,我们自己也不必暗自偷笑,因为,墨菲定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抱着侥幸心理而又掉以轻心的人,就像我们买股票,我们总希望自己买的那支股票会涨,甚至幻想它会暴涨,可是又担心它会跌,那么,惯于见缝插针的墨菲定律不会轻易地就放过任何一个人,你怕跌是吧?它就偏偏会跌,而且会暴跌!虽然中间可能会小涨个几天,不过千万不要高兴过早,只要它可能会跌,它就一定会跌。
墨菲定律不会放过任何的一种可能性,万事万物只要有可能,它就会发生,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将来,总有一天它会发生。就像我们现在正拿着笔写字,我们心里会想,我的笔可能会在我一不留神的时候掉到桌子底下去,过了一会儿或许笔就真的掉下去了。当然如果你有了这种想法就把笔死死的攥在手里,或许一时之间,笔不会掉,可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笔还是会掉,因为,笔握在手里本身就有两种可能,掉或不掉。其实墨菲定律就是一种对客观事情的概率总结。
既然有发生的可能性,就有实现的机会,只是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实现罢了。每天都有好的和坏的事情发生,二者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只是好的事情发生了,人们就想当然的接受了而没有深加思索,而当坏的事情发生了,损害了人们的利益或是伤害了人们的健康,因此人们对此印象和感受太过强烈,于是就误认为这是一种必然了。
墨菲定律就是这么巧妙又轻易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搞乱了人们的思绪,让人们更多的朝着它的引导去思索,其实,我们应该从更全面的角度多方面立体化地,~l断事情的发展,要采取一定的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失误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和损失。同时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欣欣然,要知道你现在成功了,说明你以前并没有成功,更不能说明你以后还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所以,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进行时,我们最好朝反方向深深地看一眼。不要让我们现在的成功或失误变得一文不值。
就像每个人都有影子一样,每个人都会犯错,错误总是和我们如随形。然而有了影子我们才能准确地发现光源,也正是有了错误,我们才能及时准确地认识到正确的所在地。
就像人们无法摆脱墨菲定律的纠缠一样,错误也总是和我们如影相随。通过分析或许我们并不难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就是由正确和错误组成的。错误就像硬币的一面那样,客观地反映着世界的另一面,就像正确的事情不会因为人们的意志而发生一样,错误的事情也总是不请自来地捉弄着世人。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当我们向空中抛一枚硬币,落地时只有两种可能,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然而有些事情总是惊人的相似,在我们吃早餐时,如果不小心把面包片弄掉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涂了奶油的一面贴在地上,面包掉了吃不到其实无干紧要,但是却因此弄脏了地板或是地毯,那就实在让人恼火了,这些事情的发生让人们忍不住想问,究竟是谁在捣鬼?其实如果我们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的发生的可能性都是不可否认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的,而且二者发生的几率也是差不多的,看了下面的一个事例或许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个事实了。
1991 年,英国BBC广播企业的节目主持人,在所有观众面前,做了这样一场演出:把面包片涂上奶油,然后以各种方式拋向空中,总共做了 300 次左右。统计结果显示,和我们随机抛硬币一样,面包片正反两面着地的次数几乎相等。
或许这样一个感性的事例还不足以说服你,那么让我们一同来看看马修斯的理性分析:
马修斯,是一位爱好数学的英国记者。他认为由于内心在作怪,人们总是希望“墨菲定律”能被否定,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希望事情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995 年,马修斯借助于自己擅长的数学工具,运用力学原理,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地板必定会被弄脏。原因是:在地球引力、餐桌的高度和面包片被碰出桌边的水平速度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刚好使面包在落地的时候翻转了180 度,因而地板必定会被弄脏,所以我们不能完全归咎于“墨菲定律”,而更应该承认墨菲定律的客观性。
正如我们不能把坏事情归罪于墨菲定律一样,我们也应该坦诚的接受错误的客观发生率,就像秋风吹过会有新生的绿叶落下一样自然而不奇怪。
错误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在我们周身不停地发生并演变着,然而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或许会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他说:“上帝虽高深莫测,但他并无恶意。”
的确,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可以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从而从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然而幽默的上帝好像总是要和人们开玩笑似的,总是在我们解决了一个错误之后,又有许许多多的错误接踵而至,虽然如此,积极的人们还是在用极大的乐观主义精神,从容地面对着来自未来的不可知的挑战。
21 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解决了上个世纪的种种问题和校正了错误之后,建立了人类成为世界主人的新时代,虽然人类还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然而至少人们在错误和困难面前不再束手无策了,因为,每一个错误和问题的解决都昭示着人类社会又向前进步了点儿。
面对错误和问题,我们要积极主动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得意忘形,因为,在未知的将来面前,我们解决问题和错误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更何况我们在改正一个错误的时候还可能犯下了另外一个错误呢?因为错误就像影子一样总是跟在我们身后。然而只要我们记得墨菲定律对我们的启示,我们就能对待错误见怪不怪,从容自然。
然而错误就像痛苦一样是人们成长的一种代价和基石,因为,错过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对的,因为错过我们就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虽然错误的不请自来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命运,但错误并不总是坏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我们才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才能一步涉走向成功。因此,我们可以把错误看作是通往成功的跳板,才能借助与我们形影不离的错误获得更好的发展。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避免错误,绞尽脑汁地设计了许多“完美模型”,但任何完美的模型也避免不了人们犯错误的天性。
就像谁能把澡盆里的孩子连同澡盆里的脏水—起泼掉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追求完美而否定了墨菲定律,否则就会让我们的这种想当然的“万无一失”和“完美无缺”付出“功亏一篑”甚至更严重的代价。
说到人们对“完美无缺”的一相情愿,我们就不可避免地会拿“泰坦尼克”来说事。
英国皇家邮船泰坦尼克号(RMSTitanic)是奥林匹克级邮轮的第二艘邮船,20 世纪初,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WhiteStarLine》制造的一艘巨大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人们骄傲地把它称为“永不沉没的船”或是“梦幻之船”。然而就是这艘为众人认为是完美的豪华客轮,在它的首航过程就中有去无回了。人们在为之惋惜的同时,或许更应该为之反思吧。
由于人们对泰坦尼克号的盲目自信,以至于在它撞上冰山时,由于缺少救生艇,让1500人成了它—一“永不沉没的船”的陪葬品。
还有二战时期法国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当时被称为“不可逾越”的防线,而结果呢?德军绕线而过,让马奇诺防线成了不攻自破的毫无意义的摆设。
我们吃的“万无一失”的亏还不够多吗?自作多情的回避“墨菲定律”,或许我们就应该得到这样的教训,因为,世上没有什么事会绝对地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只要存在其可能性,就有可能发生,所以,有时候我们苦苦追求的“万无一失”更容易“功亏一篑”。所以我们应该从容地接受自身的不足或是接受可能发生的事与愿违的状况。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更何况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呢?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掩饰我们的错误,而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犯的错才是我们获得成功的资本。
1929 年夏天,波士顿红袜队垒手卡尔·耶垂斯基成为棒球史上第15 个击出3000 次本垒打的人。而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星期里就有众多的媒体和记者们对他的一举一动进行过跟踪报道,有记者间:“耶垂斯基,难道你不怕这些注意力会使你发挥失常?”
耶垂斯基平静地回答说:“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我的打击数超出一万次,也就是说我有七千多次未能成功地击出本垒打。仅是这件事实就能使我不至于失常。”
的确,正是有这七干多次的没打中,才成就了耶垂斯基的成就,因为成功与失败本身就是一体的两面。就像耶垂斯基一样,击打有打中与打不中两种情形,也是很自然的情况,所以没必要因为打不中而斤斤计较或是耿耿于怀,我们要做的是接受错误,并分析改正错误,而有些人,因为接受不了一时的错误而不能自拔,结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怕失败怕犯错的思想。
其实,只要我们放眼周围,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害怕犯错、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或者根本不愿去尝试任何新鲜的事情。其实这种态度对我们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因为错误是我们发现新事物的契机,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初级阶段,因为错了我们才会去寻找正确的,才会深入思考并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所以我们或许更应该好好跟赵本山老师学学:错了再改,改完再犯,干锤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