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小说家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思想家说,一切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构成了直至今日的全部成文历史的内容。而战争,就是这种争斗和矛盾表现出的最高形式和暴力手段。

广义而言,战争并非人类独有,大部分动物之间都有战争行为。然而,只有人类的战争,才具备毁灭性、残酷性、目的性等社会特征,才会形成特定的客观规律。因为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是不同利益集团、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解决矛盾的最高和最后手段,因此,战争一旦爆发,谁都想成为赢家。那么,怎样才能赢得战争呢?在经历了大量而长期的战争之后,人们不断摸索,探究战争规律,终于形成一门专门的科学——兵学(更广义的称呼是斗争哲学,近现代以来称军事科学)。

在整个军事史上,历代兵家名将可以说是灿若星辰,关于战争的艺术性和规律性的军事著作也层出不穷。而最为人所称道、最能代表斗争哲学最高成就的,就是“世界三大兵书”:即中国人孙武著《孙子兵法》,德国人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著《战争论》,日本人宫本武藏著《五轮书》。

三大兵书涵盖全部斗争哲学的精髓:孙子重谋(战略)、克氏重术(战术)、宫氏重器(兵器)。《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仅6000字左右,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兵书,其内容之博大、理论之精深、逻辑之严密,在人类历史上无出其右者,被尊为“兵学圣典”,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战争论》出版于19世纪30年代,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之作;全书总字数约70万字,分3卷,共8篇120余章,编者将其中讲述当时的古典战法内容删减,保留了20万字左右的精华内容。《五轮书》成书于1643年,约4万字,分5卷,系统阐述了各种剑道刀法的运用,并引申至军事范畴,应用于职场生存、商业竞争、企业管理等各领域,被誉为无往不胜的经典之作。

时至今日,我们虽然身处和平环境,但战争阴霾从未远去。其次,激烈的社会竞争,其实质是另外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与矛盾,将与人类永存。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学习、多了解一些斗争哲学,似乎永远都有必要。再次,《孙子兵法》代表了以中国人为主体的东方斗争哲学,《战争论》集中体现了典型的西方战争思想,《五轮书》则承载了单一岛国民族的斗争观,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也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有鉴于此,我社特编辑出版“世界三大兵书”丛书,以飨读者。鉴于时间仓促,限于编者水平,必然存在疏漏,敬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如下人员提供了帮助,在此谨表谢意(排名不分先后):

罗园月 赵纯爱 赵述繁 钟秋连 柳红娟 高跃飞 夏立国 夏萍 夏敏华 夏源宏 徐小平 陶建军 梁江丽 梁金环 龚建伟 隆琦 曾丹 彭婷 韩文静 喻翠萍 廖雯丽 mScbhQoOVwJX+D4BAzNOVVWWV0/1ag+ZVlhiQYWQGvdh8pvVN9juLWGgpzHUvCO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