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五节 <<<

结论:书法美育的定位

至此,我们可以为书法美育下一定义了。

第一,书法美育,是介于写字技能教育和书法专业创作教育之间的一种中层或中介接转形态。它既不是作为文化泛基础的底层结构,也不重实用书写,又不求登峰造极的高度。它是希望通过一定的技能体验,培养出一大批爱书法、懂书法、会书法,但不必做名家大师的鉴赏家、评论家兼实践家。这个群体,在当下的书法文化界是最稀缺的,而其应有的参与人数可能最多甚至可以达到数以十万百万计的总量。

第二,书法美育,旨在消灭“美盲”,建立起书法作为艺术学科门类的审美价值观,告诉公众什么书法是美的、有价值的,什么书法是庸俗的、江湖气的,什么书法是工匠的、缺少艺术性的,什么书法是有强大的创造力且划时代的。这样的审美价值观和判断力,在现在的公众和一般爱好者中,是很少有人具备的。它导致了当下书法界最尴尬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通过美育迅速培养起一大批有水平有质量的欣赏者、批评者,就无法扭转这种颓势。亦即,通过美育,解决书法审美价值观混乱无序的不良现象。

第三,书法美育,又可以成为视觉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根本性又是崭新的基础训练科目。素描、速写、画石膏、透视学、解剖学、静物写生、风景画……凡进行美术训练者,都是从这些西洋美术基础科目开始。这是因为中国的近代教育大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因此近代美术教育推崇以西洋画为模板的西洋化造型意识。而中国自己过去并没有这一套方法,倘若不用西洋模板也无其他方式可用。但一旦有了书法美育,以抽象的点线笔法和汉字造型为出发点,反倒可以创造出一种“中国特色”的,饱含传统文化基因又能运用新思维新方法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造型基础训练系统。由此可见,书法美育不限于影响书法艺术本身,而是有能力覆盖整个视觉艺术世界,富于开拓性的历史贡献。

[荷兰] 维米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意大利] 米开朗琪罗《摩西像》

唐 怀素《论书帖》

第四,书法美育,立足于传统文化,开辟出一个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解说滋养通道,在当下美育多取世界名画(油画、版画)、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建筑,还有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等为范例的情况下,特别提出书法美的“汉字”(对象与目标基础)、“书写”(行为与过程方式)两大西方不具备而中国独有的传统美学类型,使它在艺术学习欣赏中成为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美育中可以缺油画而取雕塑,可以近交响乐而远建筑,各门艺术之间,在宏观的美育立场上说都是选项而不是唯一,但书法之美事关五千年传统文化基因和发展命脉,却是必不可少的。

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零积累、初入门的公众倘若没有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的确会很难理解它,更难介入其中。在现成的生活经验中,如色彩、物象、形体、空间等直接的具象感官内容,根本无法被轻而易举地简单沿袭、借用于书法。这种无法现成移植和搬用的特征,导致了书法作为艺术观赏对象与生俱来的陌生感,相对其他艺术而言,严重缺少亲近感。每一个即使“菜鸟级”的艺术爱好者,去看画展时不会紧张,因为画得像不像总能判断。去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表演也不怵,因为好不好听或好不好看总是知道的。只有抽象的书法,既无优美的形态,也无绚丽的色彩,更无一望便知或可据以“讲故事”的物象外相。唯一能判断的,就是是否整齐工稳,但这又是写字式的标准,与作为艺术的书法没有太大关系。而天才勃发的惊世之作,又并非是普通爱好者所能把握。

亦即说,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等任意艺术门类,在最高端的艺术名家大师展览创作之前,首先是通过同为艺术本位的美育,培养造就出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爱好者,他们也许只有初步的实践体验,但在美育的滋养培育下,对本门类领域的审美要领和标杆高度却是了然于胸,亦即眼光和判断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构成了时代艺术和历史的丰厚底盘和肥沃土壤。但唯有书法艺术,因其晚熟,却不加思索、简单粗疏地沿用了现成的“写字”(文化技能)作为自己的立身之基,从而在艺术美创造的高端和实用(非书法美育)的文化应用写字之间,形成了一种“脱臼”式的错位,造成了极大的落差。从而使书法艺术自身本应有的美育基础基本上无所依傍,形成了整个时代,尤其是整整一个阶层的“美盲”现象:没有美育,只剩下“美盲”。人们又不愿意面对严峻的事实,只好拿非艺术本位的“写字”来敷衍了事,权当基础,而全然不顾两者之间在功能、目标、价值观、行为方式上的截然不同。这样的尴尬,是书法以外的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所没有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书法是没有美育的。只有写字的文化技能教育,而没有建立在艺术审美力基础之上的美育。没有美育的结果是有海量的艺术参与者,但大多数人在书法艺术审美上却是“美盲”。

书法美育的重要性,正是在这样或正或反,或专业或社会化的反复对比分析中才逐渐凸显出来。有了它,才可以讨论书法艺术基础是在写字的工具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审美基础,更可以讨论最高端的书法艺术创造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目标。由书法美育而引出的公众层面上的审美力培养,是书法未来发展所依靠的艺术基础,而不是写字基础,与已有的艺术创作的高原高峰,构成了一个“普及—提高”的双轨形态。作为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它的良性循环和生生不息,才是今天这个时代所最迫切需要的。 cQi86skNgBz5OGSZej/P/y/dse4wvB4uzszx7FUi1z1brLv3xahMQN2a2O14No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