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至今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数代学人培桃育李、滋兰树蕙,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硕学鸿儒,形成了“守正创新、严谨求实、尊重个性、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和“重基础训练、重理论素质、重学术规范、重人文教养、重社会实践、重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特色,铸就了“扬葩振藻、绣虎雕龙”的学院精神。数十年来,全体师生筚路蓝缕、弦歌不辍,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也跻身于国家重点学科;建成“国家文科(中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学研究平台;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建设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秘书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走上了稳健、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教育部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全体师生深知“一流学科”建设不仅决定着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能否在新时代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达到新高度,更关乎陕西师范大学的整体发展。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兄弟院校及合作机构鼎力支持,文学院同仁更是呕心沥血、发愤图强,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及时汇总建设成果,展示学术力量,扩大学术影响,更为了请益于大方之家,与学界同仁加强交流,实现自我提高,我们汇集本学科师生的学术著作(译作)、教材等,策划出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丛书和“长安与丝路文化研究”丛书,从不同的方面体现我们的研究特色。

丛书的出版得到了陕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处、社会科学处以及有关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作为陆路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丝路文化中心城市高校,我们既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统与重托,又承担着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作为新时代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包容广博,涵盖古今中外的语言与文学之学。即使是传统的学术学科,也是一个当下命题,始终要融入时代的内涵。用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分享的形式,借助于具体可感的学术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现代文明,这是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流学科”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华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努力前行!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张新科
2019年10月30日 A1rkjWg98dXIj5/anf8diD/PAP0kTgSP1pVqVvPrBwC3uXYIM2waSIscSJy9RI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