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十二月初三(1910年1月13日)丑时,适值鸡鸣,先生生于山东荣成石岛张家村,行四,属鸡,乳名润文,讳炳正,字景麟。曾祖父讳鹏轩 。祖父讳顺铭,字云亭;祖母解氏。父亲讳丕治,字显卿,晚清末科秀才;母连氏。长兄(1900—1947)乳名润吉,讳鑑正,字景明;次兄(1903—1998)乳名润书,讳棣正,字景华;三兄(1905—1992)乳名润身,讳浩正,字景之。据云亭公回忆:
显贵公世居登州府福山县八角口西祈雨顶下汤家村,后迁居于文登县文登营入籍。三世至我三世祖讳日升、日林公,又迁于荣成县南离城百四十里云光都十里石岛南自立小村,亦名曰汤家庄。今至我七世,恐有不知祖籍根所并何支何派,故作此以志之 。
《汤氏族谱》亦载,石岛汤姓始迁祖讳日升,其祖父讳显贵,明季任把总职,驻兵文登营。日升与日林两兄弟来到有“大东胜境”之称的石岛,日林旋即去了东北,而日升则定居下来。日升曾在船工渔民聚集处开设粥店,并经营烟酒日用杂品,因诚信勤奋,重德行善,积成殷实家业。去世后安葬于张家村西河边小山坡,墓地约十余平方米,无墓碑,四角竖大石柱,周边树木环绕。此处原为张姓山冈,后为果园,因见汤氏家业兴盛 ,传闻系始迁祖葬于风水龙脉所致,乃逼迫汤家迁坟,后经两姓协商,汤家以巨资将此处买下,立石柱为界。汤氏定居张家村 ,历世艰辛勤奋,创家立业,建宗祠,立族规,订家训,办学堂,“以文明道德仁义礼智信、忠孝重德行善为立家之本,使后裔知书达理”,历经一百多年生生不息,至清中叶已为富甲一方之名门望族。现所知的汤家最早商号,名为“瑞和”,主要经营油坊、腌鱼等,创建于1839年 。民谚“富不过三代”,而汤氏至先生一代已富至九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达到鼎盛,“石岛的房子大半都是我们汤家的” 。
汤家大院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前后,坐落于张家村东北面,紧邻石岛镇,占地约十亩,由五所四合院及花园、果园、菜园并联组合,布局严谨,别具特色。墙体所用“小南砖”,系汤家货船自宁波一带运回,屋顶则以海草铺葺。院内木雕、砖雕图案精美,广植名贵花木、盆景奇石、各类果树,尤以古金丝槐树与桂花树驰名当地。每值桂花盛开时节,张家村北面与石岛镇南面皆能闻其清香。汤家大院由南北两座府第组成,北府因古金丝槐树而乡里间称“槐树底”,南府因大门前旗杆而俗称“旗杆底”。当门有砖刻照壁,西侧为朱柱琉璃瓦、木雕纹饰仪门,正门及东西侧门。平日由侧门出入,逢节庆或家族大事,方可开启正门。仪门内为鹅卵石拼图甬道,广植桂花、石榴、牡丹、芍药、杜鹃、翠竹等花木。正房为客屋兼书房,墙挂汤家赈灾济民获官府所赐金字匾额、历代名家字画,据传中有康熙御书“福”字。东厢房东面甬道通向后院内宅。南府大门西侧有栅栏门通向北府,俗称“北第”。汤家大院周边亦皆汤氏各房先祖在清初至民国年间所建住宅,约五十户,占东张家村一小半。汤家历经朝代兴替,世事变迁,由家及国,英烈爱国志士代有其人,如始迁祖的大父为明代抗倭将领。光绪二十年(1894),石岛东北海域爆发甲午海战。此前日寇及海盗便时来骚攘,汤家组织发动石岛商号富户,出资维修石岛及周边的两座炮台、三个烟墩(烽火台)以自御。甲午海战前夕,汤家出资发动村民加高加固张家村东头烟墩,每送一挑土发给光绪通宝一枚。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寇由荣成湾登陆侵占县城,大肆抢掠,而石岛因防守严密、军民齐心协力,日寇多次试图在石岛湾登陆皆被击退,得保一方平安。清代灾年频发,每逢干旱之年,汤家便出资组织在五龙山为民祈雨,饥荒之年则开仓放粮设粥棚供给灾民,为此官府曾赐牌匾表彰。建汤家大院时正逢灾年,各乡贫民饿死甚夥。而张家村东青鱼到海边产卵,多得无法游动,村民以菜篮系绳即能捞取半篮青鱼和鱼卵,即靠汤家粥棚及打捞青鱼度过荒年。
石岛在荣成南部,因“背山靠海,遍地皆石”而得名。在明代是背山临海小渔村,时称石岛一带为斥山浦,码头在王家湾西南处,至今此地仍称码头村或老石岛。到清顺治十一年(1654),石岛正式建立港口 ,因海上交通的便利,各地客商蜂拥而至,货船渔船云集,石岛湾遂形成南北土特产贸易的集散地。彼时石岛街市熙熙攘攘,华灯璀璨,成为远近闻名的繁华商埠 ,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小上海”“小香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两次提到石岛,将石岛(北方最大的渔港)与上海、广州并列为中国东部三大港口。1976年石岛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群众渔业港口。2005年石岛撤镇设管理区,规格为副县级。
随着海运及南北贸易的发展繁荣,汤家先后创办了“瑞和”“瑞成”“瑞兴”等商号,经营南北产品贸易。后又添置“金瑞增”“金福增”“金永增”三条大货船往返于上海、宁波、福州等南方港口,自运商货。汤家商号货船也闻名享誉于沿海各港口,并在青岛、烟台、上海等地设立分号,口碑极佳 。自清代至1945年,石岛商会、航运公会及公益慈善事业等要职,皆由汤家人担任。造福地方,众口相传。
先生出生时,石岛隶属荣成县。荣成历史悠久,据《尚书·禹贡》,属“莱夷”之地。至汉,属东莱郡不夜县,《汉书·地理志》云:“有成山、日祠。”颜师古注曰:“《齐地记》云: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此系神话。其实当因地处极东,日出甚早,故得“不夜”之名。东汉时裁撤不夜县,县地或属昌阳,或属东牟。北齐天统四年(568),析牟平、观阳县地置文登县,境内全归文登县地。此后虽朝代不断更迭,隶属关系则一直未曾变动。如明初为防外患,在洪武十三年(1380)置成山、靖海两卫,兼理屯区内民事,屯区以外仍由文登县领属。直到1735年,清雍正皇帝接受大臣河东总督王士俊疏请,始分割文登县之东半别立为县,并“钦赐嘉名,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 。此即荣成县得名之由来。
荣成依山傍水,风光秀美,尤以成山和槎山为胜。成山,自古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代名“朝舞”。据清代焦循《孟子正义·梁惠王下》解释,其意当为“朝日乐舞”。齐景公曾作豪语:“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成山是历代帝王瞩目的游览胜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两次巡幸成山,并“立石颂秦德”。按考古学家苏秉琦说:“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多次东巡,所到之处往往立碑刻石,以炫耀他的至尊皇帝的地位和巩固统一大业。”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来荣成,眺望烟涛浩茫的海洋,见成山头礁石伸向东海,碧海穹隆,沧海汹涌,惊为壮观,依当时天圆地方之说,以为这里就是地之极东、天之尽头。于是传旨面向大海立碑为记,碑文正面是“天尽头”,背面是“秦东门”。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现在碑文字迹已漫漶不可辨识。秦始皇第二次出游成山头,是在公元前210年,时已五十余岁,一心想长生不老。听说大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山有神仙居住,可以采摘到长生不老的仙药。乃在成山头西侧修建行宫,名为“始皇宫”,后毁于战火。当地人为纪念始皇帝亲临此地,在“始皇宫”遗址建“始皇庙”。第二位来此游览的皇帝是汉武帝,他来成山礼拜日主,建起了我国古代八祠之一的“日主祠”。当年日主祠庙宇气魄雄伟,工程浩大。现存的殿宇,虽经多次复建,但从青砖飞檐、灰瓦红柱中,仍可依稀想见昔日之雄姿。
槎山南临大海,山脉东西长约十公里。槎作“筏”字解,是联木成船之意。每到春秋季节,海雾蒸腾,槎山各顶峰常处于烟雾缭绕之中,远望宛如叶叶扁舟,浮动于茫茫大海之上。山如海上槎,故名槎山。又因槎山之石,色如铁,坚如钢,又得名“铁槎山”。山有云光八洞,洞洞称奇,各有千秋,自古有“九顶铁槎山,八宝云光洞”之称。槎山之奇丽风光,自古遐迩闻名,《寰宇记》《山东通志》等典籍都有记载。
据《文登县志》,汉代以前槎山与斥山是作为一条山脉记载的。《尔雅·释地》说:“(齐)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元代《齐乘》作者于钦,是斥山于姓后裔。他在《齐乘》中,第一次把槎山和斥山分开。金大定年间,全真道教创始人陕西王重阳东来授徒,徒弟王玉阳(名处一),在槎山创立全真道嵛山派,著教义《云光集》,由此槎山成为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在道教史上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