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管理者的讲话技巧

讲话技巧需要一定的技能去表现,也是一种艺术。作为一名想要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和掌握这种技能,然后才能获得想要拥有的成就。可以说,会说话的管理者,必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为他们的事业成功打下基础。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测试一下自己:

1.会不会听话

一位管理者要想会说话,首先得会听话。在说话的时候要认清对方,考虑对方的反应,坦白直率;说话的时候不可唯我独尊,把别人排除在外面,因为说话的目的是说明一些事情,使他人发生兴趣。所以,说话要清晰、明白、坦率、易懂,而且要给足对方说话的时间。

2.有没有伤害到别人

在日常交往中,管理者不要轻易揭露员工的隐私,更不要去“打击”员工,这是管理者与员工谈话的最基本准则。

管理者在谈话时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首先要尊重对方,其次要诚恳。也就是谈话时要掌握分寸,避免任何可能伤害别人的语言。即使对方确实有缺点也不可抓住不放,喋喋不休。礼貌的做法是委婉批评,适可而止。总之,不论谈话内容如何,只要你对别人尊敬,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3.有没有“我”字满天飞

谈话如同驾驶汽车,应该随时注意交通标志,就是说,要随时注意听者的态度与反应,总以自我为中心,必然招致别人反感。有人说:

“无聊的人是把拳头往自己嘴里塞的人,也是‘我’字的专卖者。”的确,很多管理者们在说话中总是“我”字挂帅。比如,在一个鸡尾酒会上,主人10分钟内用了几十个“我”字:我的车子、我的别墅、我的花园、我的小狗,我想……令听众十分反感。

如果我们在说话时,不顾忌听众的情绪或反应如何,只是一个劲地提到我如何如何,那么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4.有没有用情

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真实、真情和真诚的态度是成功的说话者的法宝。美国著名政治家林肯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这句著名的政治格言成了林肯的座右铭。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个说话者如果感情不真切,逃不过成百上千听众的眼睛,也不能打动听众的心。

用真实的情感、真诚的态度让听众闻其言,知其意,见其心,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就会令语言如春风化雨,在润物无声中,发生磁铁般的影响,唤起听众的热情,这样就能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发生“共振效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近70岁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稿时,激动得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泗横流。他的这一次演讲,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志。作为管理者,如果语言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华而不实,也许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得不到听众的心。所以,管理者只有讲谈时说理虔诚、语调亲切、激情迸发、内容充实,才会达到字字吐深情,句句动心魄的效果。

5.有没有冷落他人

曾经有人说过:“谈话时排除他人,就如同宴会时赶走客人一样荒唐和不可思议。不要冷落任何人,即使他们的言行举止是多么令人生厌。”要想使别人觉得你的谈话洋溢着饱满的热情,并对你有好感,就不要让他们“冷”在那里。

因此千万记住,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在谈话的时候不要遗漏任何人,用你的双眼环视着周围每一个人,留心他们的面部表情和对你谈话的反应。在众多人的聚会中,常有少数人被无情地冷落,假如被你冷落的恰巧是将来对你的事业前途至关重要的人物,那将是怎样的后果呢?

6.有没有打断别人

别人在说话时,有打岔习惯的人最容易惹人厌烦,这是缺乏礼貌的表现。特别是作为一名管理者,轻易打断别人说话不仅仅会显得缺乏修养,而且还会给别人造成一定的压力,让别人感觉和你谈话很不舒服。比如在别人讲话时,不要用他人的话来打岔,也不要提出不相干的意见,更不要用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打岔。

总而言之,尽量不要打断别人讲话。除非他们的讲话成了“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把时间拖得太久,或受到众人起哄,或者说话的人口出狂言而旁若无人时,打岔才会显得必要。同时,还要能够从与他人的交谈之中,测定他们说话的意图,增加自己对他们的了解,跟他们建立良好、和谐的友情。善于说话的人,一定也要敢于说话,并有巧妙的言辞和精彩的语句。如果不敢于向他人表述,不敢直言,便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

一般高水平的口语交际都具有表述语体规范、吐字清晰、思考周密、详略得当、表意准确、反应敏捷等优点。而在一般的交际口语表述中,通常会出现有语病的现象,不仅增加了他人理解的困难,影响语言交际的效果,严重的还会出现其他问题。因此,语病现象是高水平的口语交际和一般的口语交际中,要尽量避免或消除的现象。

我们平时说话中的常见语病有以下几种:

(1)表述简略

表现为其本人自认为表述完毕,而听者却还不知所云。在叙事、状物、抒情时,虽然对于话题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同样找不到话说,不得不三言两语结束。

(2)口齿不清

这里指表达功能正常而“口齿不清”者,这种现象是与过去的缺乏训练有关。在口语表述时心里一紧张,加之原本不习惯朗声说话,结果难免使人感到口齿不清了。要纠正这种情况不太困难,只要有意识地加强朗声阅读和当众表述的训练即可。

(3)重语现象

这种现象的突出表现是在表达中,经常下意识地重复已经说过的话,给人一种啰嗦好笑的感觉。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缺乏语言训练者身上,多年从事口语训练的人有时也有这种缺点。所以,对初学者而言,务必从训练初就严格禁止,一旦形成习惯,改正就困难了。

(4)表述散漫

其特点是在表述时把握不住中心,东拉西扯,而且越说越远,甚至到后来连自己都不知道最初的话题是什么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思维机制的主控功能不强,表述中思维运动的主方向不能紧扣话题向前延伸,在交际中很容易被非主题因素所左右和干扰。如不注意改正,就很难成为口语交际的高手。

(5)语不连贯

即同一话题有时可看做几个子话题和分话题,话题的完整表述要由各个分话题的完整表述综合而成。而“不连贯”性则表现为多个分话题表述的不完整。

通俗地说,就是一件事(或一个方面)没说完就扯到另一件事(或另一个方面)上去了;而第二件事(或方面)也不等说完,就又扯到第三件事(或方面)上去了。这其实是心理和思维运动在紧张状态下的无序运动所致。

(6)赘语过多

由于赘语词占据了表述时间,结果干扰了信息交流。语言交际主要依靠表述内容,赘语与表述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交际时从语言表述的“外部”强加上去的。它对于信息交流,反而具有某种阻隔作用,直接影响交际效果。

(7)节奏过慢

即通常所谓的“拉长腔”。还有则是语句之间停顿时间过长,即所谓“半天说一句”的情况。有人觉得语言表述时间长、速度慢,显得庄重稳健,能增加语言分量。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觉。

(8)节奏过快

这种现象给人的感觉像是“开机关枪”,以致对方在理解表述意图时会感到吃力。而在与他人对话时,则表现为“抢话”,即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把话题揽过来自己说,或者自己另起一个话题打断了别人的话题,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一些有一定交际能力的人身上。

综上所述,语言交际中的各种语病主要有:表述时思维机制的主控功能不强,思维运动与发声运动表现为一种“不同步性”;表述时发声器官运动乏力,且思维速度偏慢;表述中因紧张而导致的心理障碍等。

纠正语病的办法,主要是接受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多做朗声表述训练。在训练初期,则可多做有文字底稿依托的朗声表述,这样有助于养成“先想好了再说”的习惯,有助于强化表述时思维机制的主控功能和实现思维运动与发声运动的同步性。同时,也有助于克服因紧张而导致的表述心理障碍等不良现象。 e+fHpvdzoLkERf1t2Xtd05y4RdNfw8kIkfU3ELBh1GB6DyiaUOQcQnw3OPieN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