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拘小节

在日常交谈中,许多管理者都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所以不重视生活中的小节;而就是因为这些不起眼的小节,在时刻影响着他们的形象,降低对方与他们交谈的兴趣,甚至引起他人的反感。所以作为管理者是要注意不起眼的小节。

1.咬字不清

有的人在谈话中,常常会有些字句含含糊糊,让人听不清楚或者误解了他的意思。所以不说则已,只要开口,就最好把一个字当作一个字,清楚准确地说出来。

2.话有杂音

在说话的时候,加上许多没有意义的杂音,这比喜欢用多余的字句更令人不舒服。例如有人一面说着话,鼻子一面“哼哼”地响着,或是每说一句话之前,必先清清自己的喉咙;还有人一句话里加上几个“呃”字……这些杂音会使人产生一种生理上的不快,也就是让精彩的语言,蒙上一层灰尘。

3.用字笼统

有许多人喜欢用一个字去代替许多字。比如,他在所有满意的场合,都用一个“好”字来代替。他说:“这歌唱得真好,这是一篇好文章,这山好,水也好。这房子很好,这个人很好。”其实,别人很想知道一切究竟是怎样的好法。这房子是宽敞,还是设计得很别致呢?

是材料很结实吗?这人是很老实,还是很慷慨、很喜欢别人呢?单是一个“好”字,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还有这样的人,用“那个”这两个字代替几乎所有的形容词。例如:“这部影片的确是很那个的,这件事未免太那个了,这封信叫人看了很那个。”这一类问题,主要是由于偷懒,不肯多费一点精神去寻找一个恰如其分的字眼。如果放任这种习惯,所说的话就容易让人觉得笼统空洞,没有内容,因而也就得不到别人的重视了。

4.过于夸张

有人喜欢用夸张的语言去强调一件事物的特性,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但也有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采用这种说法。例如:“这个意见非常重要,这本书写得非常精彩,这是一部非常伟大的戏剧,这种做法是极端危险的,这个女人简直是无法形容的美丽。”如此这般,讲得多了,别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你所夸大的字眼都大打折扣,这就使你语言的威信降低了。

5.逻辑零乱

在叙述事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所以,在交谈以前,必先在脑子里将所要讲的事物整理一下,分成几个清楚的段落,摒除许多不大重要的细节。否则,说起话来就会拖拖拉拉,夹杂不清了。特别是当一个人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时候,更容易因为感情丰富讲得特别起劲,巴不得把所见所闻全盘托出,结果却让人听起来非常吃力。

6.矫揉造作

矫揉造作有多种形式的表现,有的人喜欢在交谈中,加进几句英文或法文;有的人喜欢在谈话中,加进几个学术性的名词;有的人喜欢把一些流行的字眼挂在口头;有的人喜欢引用几句名言,放在并不适当的地方。这会让人觉得你在卖弄学识,故作高深;而自然、平实的言语更容易让人接受。

7.只顾自说

作为管理者,你的语言要表达出一个清晰的目标。即使有时候需要你的表达方式要含蓄一些,但一定要给员工一个清楚的目标。管理者讲话不能含糊不清,指令不明,这样会令员工难以判断,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

一位世界著名记者说:“不肯留神去听别人说话,是不受人欢迎的第一表现。”

交谈是两个人的事,要形成一种交流。可是自说自话者常常只说自己那方面的事,不管别人接受不接受,或对别人的话置若罔闻。社交中的谈话,彼此是站在对等的地位。如果在这种谈话中,你一个人一直滔滔不绝如高山瀑布,永不停止地倾泻着,那对方就没有说话的机会。这样,你肯定不会受人欢迎,甚至会被别人耻笑。

每一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讲话欲,如几个人聚在一起讲述故事,甲一个劲地说着,乙和丙也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甲只管滔滔不绝,使乙和丙想说而没有机会说。我们试想一下,乙和丙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说话的机会,专门听某甲的讲话,自然会没有精神听下去,只好不欢而散了。

美国钢铁大王说:“倾听是我们对任何人的一种至高的恭维。”心理学家也说:“很少的人能拒绝接受专心注意的倾听所包含的赞美。”所以说,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赞美和恭维”。

你如果能够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你也就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在接下来的交谈中,你就更容易乘风远扬,顺利抵达自己说话的目的地。

8.板着面孔说话

在人际交往中,与别人谈话,无论双方意见或说法是否一致,都不能板着面孔。首先这是对双方交谈的一种不尊重,其次也会招致对方的反感,最后此次谈话也只能是不欢而散。

与我们交往、谈话的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早已熟悉的人,如亲人、朋友和同事;一种是陌生人。和熟悉的人谈话板着面孔,或许还可以得到理解和谅解。和陌生人谈话,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谈话的结果,只有给他们一个好印象,才能顺利交谈,获得交际的成功。

俗话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你尊重别人,热情待人,谁会驳你的面子呢?

我们在与他人交谈时,要开朗、热情、生动,因为任何人不是受到什么强迫才接近谁、喜欢谁;也不是由于什么人出类拔萃、有成就、有名气,才去接近、喜欢这个人。而亲切的话语、温暖的微笑,能很快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即使大人物,只要他善于交往,也必然如此。相反,冷冰冰、整天板着个面孔,无论对谁都是无益的。

9.无聊的争论

有的人为了一个字的对错争论,有的人为了一件事的虚实争论,有的人为了一个观点争论……生活中这样无谓的争论处处可见,可谓“波澜壮阔,层出不穷”。有时,你不想与别人争论,别人还会想着法与你争论。争论好像一下成了“人之常情”,但这并不奇怪,如果细究起来,实在是人的本性使然。因此,我们必须把在社交中如何避免与人争论当成人际交往的第一要务,加以防范和杜绝。在与他人交往中始终保持一颗澄静的平常心,从而正确认识争论,把握争论,运用争论。

基于上述理由,当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辩到来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冷静地考虑一番,弄清楚以下几个事项:

不要为不相干的小事情争论。

不要因为虚荣心或表现欲争论下去。

自己在这次争论当中究竟能得到什么?究竟又能证明自己的什么?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们只在不关痛痒的旧事情上才‘无伤大雅’地认错。”这句话虽然不胜幽默,但却是事实。由此也可以证明:愿意承认错误的人是很少的——这就是人的本性。

如果认为争论是一次积极的争论,是值得我们去争论的,那么在这过程中,我们仍需时时把握住自己。因为在争论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常常自己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世界上最正确的,只顾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要耐心虔诚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会使善意的争论变成有针对性的争论。需要强调一下,这种现象是很危险的,也很常见。因为即使最善意的争论,也是由于双方的观点有分歧引起的,所以,在一开始,双方就是站在对立面的,对于对方的论点,根本就不加以分析,而一味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如此一来,争论过程中就难免情绪激动、面红耳赤,甚至去翻对方的陈年老底。所以,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我们要控制情绪,把握自己,停止坚持不同的看法,等到双方较冷静时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双方各自的失态呢。

而在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要再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争辩是一回事,而交情又是一回事,切不可混为一谈。当对方向你认错的时候,不要再逼下去,以免对方恼羞成怒。

争辩结束后,你也要顾及到对方的面子,可以递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或者要求他帮一点小忙,这样能令他们恢复愉快的心理。

10.哪壶不开提哪壶

管理者在与员工交谈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为了让员工产生亲切感,难免说一些随意的话题,但是即使关系再好,身为员工也有一些忌讳的话题,下面笔者来一一进行介绍。

(1)员工的隐私

隐私是员工所拥有的一些不愿公开的秘密。除非是员工主动告诉管理者关于他的隐私,否则不要随意去打探员工的隐私。尊重员工的隐私,是尊重员工人格的表现。如果管理者不顾员工保留隐私的心理需要,盲目懵懂地去询问员工的隐私,就会影响两个人的谈话效果,还会让员工对管理者产生不良的印象,进而损害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即使是员工主动将自己的隐私告诉管理者,以此来征求管理者的意见和看法,管理者也应该注意回答的内容,不要得意忘形,像一个专家一样出谋划策、说三道四。如果员工非要管理者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作为管理者不妨给员工讲一个故事,说他有个朋友曾经也遇到这样的事情,结果是怎么样解决的,仅供他参考。这样,即使建议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起到相反的结果,管理者也没有必要自责什么,员工也不会将过错归结到管理者身上。

(2)员工的伤心事

员工的伤心事不能当作谈话内容,一是因为员工的伤心事并不想被很多人知道,除非这个员工心里上有某种急于倾诉的需要;二是员工如果沉湎于伤心事中,就很难和管理者交谈下去,因此管理者要极力回避员工的伤心事。虽然同情别人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但是提及别人伤心事的办法终究不是高明的谈话方法。

(3)员工的尴尬事

当得知员工有些尴尬的话题时,管理者一定要回避。因为尴尬的话题一说出来会使员工觉得特别别扭。尴尬的话题是他人的禁忌话题,管理者在会见员工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员工对哪些话题十分尴尬。 J59XfNXR0hPzXidKX5ivwmE5s3BS/Dxc/3bCxixKd/yxqGODjmBJ55HJy/X6b5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