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安石:野狐精老人

政治家的沉浮起落我们都读过王安石的《元日》,在每年春节辞旧迎新之际,这首诗的“出镜率”可是相当高: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里虽然写的是过年时热热闹闹的场景,但作者用意却并不止于此。写这首诗时,王安石刚刚被宋神宗拜为宰相,正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时候,眼见千家万户都换上了新的桃符,他又何尝不想破旧立新,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呢!

016-01

熟悉历史就会知道,王安石这个名字,总是和“变法”两个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人称他是居功至伟的改革家,也有人说他是执迷不悟的糊涂蛋,更有甚者,竟视他为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而他与同时代其他著名历史人物,比如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恩怨情仇,也和“变法”脱不了干系。

他自己的文学创作,也常常受到变法推行状况的影响。变法顺利推进,他就写下昂扬向上的《元日》;变法受挫被贬,他就写下含蓄深沉的《梅花》,以凌寒盛开的梅花自比,表达自己对于政治理想的坚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所处的时代,距离柳永在《望海潮》中所赞颂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进入了北宋中期。

那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国家军事虚弱,财政支出困难,许多有识之士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王安石也不例外。

在最负盛名的一首词《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就是借追怀南京城的古迹,抒发对现实的忧虑,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襟怀: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金陵为六朝古都,自古便是一派繁荣景象,因此词的上阕,王安石登高远望,极力描绘金陵城的壮丽。然而到了下阕,他却笔锋一转,提到了六朝统治者因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亡国的教训。杜牧笔下商女所唱的亡国之音犹然在耳,倘若不心生警惕、居安思危,那么北宋的祸事也不会远了!

了解了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你也就不难理解王安石何以如此执着于变法了— 他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北宋开出一张治病的药方。然而,到底有没有人严格按照他开的药方抓药呢?很可惜,似乎未能如他所愿。

016-01

王安石《桂枝香》词意图(《诗余画谱》)

据当地的酒官回忆,王安石罢相回到金陵后,时常有一位侍奉王安石的老兵前来打酒,于是他就好奇地询问起王安石的日常起居。老兵回答说“王相公每天只是在屋里读书,时不时用手抚床叹息。”他在叹息些什么呢?

既是对手,也是知己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才子,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他骋才用智、纵情任性的趣闻逸事。然而“一山还比一山高”,即便是博学如苏轼,也难免会遇到受窘的情况。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三言”之一的《警世通言》中,就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奉劝世人莫要自强自夸,而是要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当然值得怀疑,不过却反映了人们对王安石博学的认可。

尽管王安石与苏轼在政治上颇有分歧,但两人都非常欣赏对方的文采,时不时还拿作品互相讥诮打趣。有一个故事说,苏轼去当时京城的西太一宫祭祀,偶然看到了王安石的两首题诗,其一写道:

杨柳鸣蜩(tiáo)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bēi)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当时王安石已经去世了,苏轼对着故人的题诗看了许久,似乎思绪也被引向了遥远的江南。他不禁对着同行之人莞尔一笑:“写诗的这个老头子,真是个野狐精啊!”为表示纪念,他还按照相同的韵和诗两首。

事实上,这并不是苏轼第一次用“野狐精”称呼王安石了,早在王安石写下《桂枝香·金陵怀古》之时,苏轼就说过类似的话。“野狐精”出自禅宗,原指不识正法的旁门左道,但也可用来赞叹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苏轼此语,显然是由衷的赞美之词。

今天我们再读这首《桂枝香》,也许感受不到太大的冲击力,但在当时可不一样,因为它和晚唐五代以来局限于闺阁私情的词作大不相同,显得极为开阖恢廓。后人评价王安石词“瘦削雅俗,一洗五代旧习”,与苏轼词的“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一样,均为打破常规之举,两人惺惺相惜、互为知己,也便不足为怪了。

晚年的王安石离开政治中心后,便退居江宁,自此门庭冷落。然而,在从黄州移官汝州之际,苏轼竟然专程来拜访了这位曾经的政敌,这让王安石大为感动。两人饮酒和诗,谈笑甚欢,王安石甚至劝苏轼在秦淮河畔置办田宅定居,以便两人朝夕相见。

苏轼有一首诗记叙两人的这次相见,并在诗的结尾,发出了“从公已觉十年迟”的感慨。无独有偶,在送别苏轼之后,王安石也对周围的人发出感慨:“不知还要等上多少年,才能再次出现苏轼这等人物呢!”

曾经政治上的对手,后来竟互相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无疑是一段佳话。不过仔细想想也并不奇怪,毕竟两人都是光风霁月、胸无渣滓之人,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都有一颗为公之心,只是方式方法有些差异而已。

究竟谁的脾气更倔?

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常常被称为“新党”,而与他们针锋相对的司马光等人,自然就被称为“旧党”。北宋中后期的政坛风云,基本就是这两党间的斗争掀起的。

奇妙的是,这两党的领头人物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出了名的倔脾气。两人因此各得一个外号,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司马光则被称为“司马牛”。

说来也有些好笑,“司马牛”这个外号,还是出自苏轼之口。话说司马光执政之后,决定全面废止王安石制定的新法,苏轼眼见他一意孤行,连忙跑去提意见,希望保留一些便民利民的举措,谁知司马光压根儿不听,竟然丢下苏轼自己走了。

苏轼不依不饶,追着司马光又是一通叨叨,直说得口干舌燥,司马光仍然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苏轼的一片良苦用心,都变成了对牛弹琴,不禁气得大喊:“司马牛!司马牛!”言下之意,司马光比牛还倔,一点儿合理化建议都听不进去。

择善固执是优点,但有错还死犟,那就是错上加错了。平心而论,王安石的新法确有很多可取之处,早已杀红了眼的司马光根本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顿乱砍,这可让王安石气得够呛。

然而形势不如人,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只能忍着。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起许多阳奉阴违、暗地里使绊子的小人,王安石反而更欣赏司马光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

据王安石的门人回忆,有一天王安石去山里玩,突然停在一棵松树下,回头就对同行的人说:“司马十二(司马光排行十二),是个君子呀。”一路上竟连续说了四遍。

一个“司马牛”,一个“野狐精”,这么看来,还是司马光的脾气更倔一点儿。不得不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苏轼形容得真是贴切。王安石常常想人所不能想,为人所不敢为,工作中雷厉风行又不失机敏,生活里不拘小节还透着傲娇,可不就是个野狐精!比起始终板着脸的司马光,那真是可爱多了。

有一个小故事更是让人忍俊不禁,说的是王安石棋品不好,和别人下棋时总是不假思索就落子,因此形势常常变得不利。眼见要输棋了,王安石就耍起赖来,一边收拾棋子,一边一本正经地讲道理:“下棋本来是为了放松心情,何必那么计较输赢呢!”

其实最计较输赢的那个人正是他自己,只不过,他嘴上可不会承认哟!

必背佳作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 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归帆去棹 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⑨。

﹝注释﹞

①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②故国:即故都。金陵为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建都之地。③千里澄江似练:千里长江如同一条长长的白绢。澄江,澄澈的江水。练,白色的绢。④归帆去棹:往来的船只。⑤彩舟云淡:彩饰的画船行驶薄雾之中,如在云间。⑥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呈现。⑦叹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伐陈大将,他已带兵攻至金陵朱雀门外,陈后主还在和宠妃张丽华于楼头寻欢作乐。⑧商女:指歌女。⑨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相传为陈后主所作,哀怨绮靡,被视为亡国之音。最后三句化用自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

登上高楼举目远眺,正值金陵晚秋时节,天气开始萧肃。千里长江澄澈得如同一条长长的白绢,青翠的山峰也好像丛聚在一起。残阳里无数船只来来往往,岸上酒家斜插的酒旗迎着西风飘拂。彩饰的画船出没在薄雾云烟中,白鹭在水中沙洲上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算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呈现。

回想往昔,六朝的达官贵人骄奢淫逸,竞相仿效追逐着过豪华的生活。不由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登高远望,对着映入眼帘的景色,只能空叹历朝历代的荣辱兴衰。六朝的往事如流水般消逝不见,繁华无存,只剩下寒烟笼罩衰草,凝成一片暗绿色。可叹今日的歌女们,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曲。 xtX0bIYFH00X1TnuayppJpp4U/D/xJO7Pqz+AsioQIf05FBB7dxehdsmOsNMeNL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