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能打仗会写诗的皇帝

“打天下”和“坐天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千差万别。历代开国皇帝,大多是通过武力征服全国,但治理天下显然不能再倚仗武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秦始皇,自以为强大无比,可以世代称帝,没想到只延续了两代。汉高祖刘邦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所以汉代没有成为另一个短命的朝代。

汉代开国之初,大臣陆贾经常在汉高祖刘邦面前念叨《诗经》《尚书》一类的书。刘邦是小混混出身,向来看不起儒士和儒家经典,就跟陆贾瞪眼说:“我在马上得到天下,和《诗》《书》有什么关系?”

没想到陆贾毫不示弱,回了刘邦一句:“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意思是“靠武力得到天下,难道也可以用武力治理天下吗?”刘邦最终还是听从了陆贾的建议,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使刘家的统治得以延续下去。

几百年后,同样的难题又摆在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面前。面对隋末大乱局留下的烂摊子,李世民唯才是举,纳谏如流,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完善科举等政策,使国力得以恢复。

李世民本人,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武的一方面,他参加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也许有人会说,指挥战争和亲自冲锋陷阵并不是一回事,李世民是打了不少仗,但不足以证明他本人的战斗力也很强。

据史书记载,不光李世民本人,他一家子都是善骑射的勇将。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一位神射手。想当年,李渊之所以能娶到名门闺秀窦氏夫人,就是因为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好箭术,两箭射中了窦家大门上画着的孔雀的眼睛,顺利通过了比武招亲。有个成语“雀屏中选”,说的就是李渊射孔雀这件事。

李世民的亲弟弟李元吉,是一位使槊(shuò)的好手,甚至敢于向赫赫有名的猛将尉迟敬德挑战。虽然事实证明,李元吉和尉迟敬德相比确实有差距,但从这件事至少可以看出,李元吉对自己的实力还是相当自信的。

李世民本人呢,从十六岁开始就四处征战,尤其喜欢身先士卒,率领精兵冲击对方的战阵。可想而知,他的战斗力和判断力都相当出众。

文的一方面,身为“官二代”的李世民接受过良好教育,他的书法很好,也会写诗。清代编的《全唐诗》收录了他的九十八首诗。

此外,李世民的围棋水平应该也不太差,他曾写过两首《五言咏棋》。

五言咏棋·其一

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
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围棋被称为“手谈”“坐隐”,历代曾经出现过很多杰出的人才。棋盘上错落有致,黑白两色棋子各自占据地势。“舍生”并不是真的送命,“死子”也不是真的伤害。这才知道当年遇仙的人,为什么(因为观棋)完全忘记了时间。

围棋,相传始创于尧舜时代,伴随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是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一项重要的娱乐和社交活动。李世民在这方面显然也不甘落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李世民这两首写围棋的诗,并没有收录在《全唐诗》里。说怪也不怪,因为这两首诗在中国早已失传,之所以能重见天日,是因为在日本的典籍中保存了下来,清朝时又传回中国。

唐朝时中日两国交流频繁,晚唐时的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整理抄录了一本诗词集,名为《翰林学士集》,本意可能是作为借鉴,以便日本君臣游宴时参考模仿。

《翰林学士集》一共收录了六十一首唐诗,是日本的国宝级文物。其中的八首咏棋诗,是唐太宗和许敬宗等大臣以围棋为题唱和的作品。这证明了两件事:第一,围棋在当时是上层社会重要的娱乐和社交活动;第二,在唐初的上层社会聚会中,写诗已是一项很流行的内容,显然这也是唐诗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语小故事

房谋杜断

《新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计谋,以佐佑帝。”唐太宗李世民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房玄龄善于提出意见和解决方法,但却不能作决定,而杜如晦恰恰善于决断,二人搭档非常和谐。这个成语形容他们各有专长,各有特色。

一起来背诗
五言咏棋·其二

李世民

治兵期制胜,裂地不要勋。
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
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
玩此孙吴意,怡神静俗氛。

赠萧瑀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注:萧瑀是隋朝将领,归顺李世民后被封为宋国公。 FsiS8idJ94eMRceCVamFHV9NLn0UgiEpJJ5xKzSoCmqWxed098cJ/RgUVU9h0n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