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杜少府”并非“路人甲”

说来奇怪,“四”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没什么忌讳,反倒是在科学技术更发达的今天,被一些迷信的人唯恐避之不及。

比如很多人买房时要避开四楼,汽车上牌照不用“4”。原因很简单,“四”和“死”谐音,“不吉利”。

其实在中国文化里,“四”是个很受欢迎的数字。比如天地有“四时”,儒家有“四德”,学习有“文房四宝”,形容人丁兴旺说“四世同堂”,就连菜肴也有个“四喜丸子”。

文学史上也有很多“四”。比如唐代就有“初唐四杰”“文章四友”“吴中四士”等。

“初唐四杰”生活在唐高宗后期和武则天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局比较混乱,尤其是在武则天当皇帝之前,一方面明里暗里杀害了很多皇室成员,另一方面鼓励大臣互相告密,官场的风气很不好。

所以“初唐四杰”这个称号虽然听上去很响亮,但身处这个特殊年代,个人的命运都不是太好。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对他们进行了总结,认为这四个人的共同点是“年少才高,官小名大;行为浪漫,遭遇悲惨”。

今天我们在送别朋友的时候,经常会想起一句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只要有真正的知己,哪怕远在天涯,也如同就在身边。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边,城阙辅佐着三秦大地;那边,风烟里似乎能看到遥远的岷江。我们在这里告别,只因为都是在外为官。四海之内的知己,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既然如此,就不必在分手的歧路,像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

俗话说“生离死别”,就是说“生离”和“死别”都是让人痛苦的事。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家江淹还特地写过一篇《别赋》,形容富豪、侠士、道士、情人等各种身份的人离别时的深情,主题词都是“黯然销魂”。

然而王勃这首诗却一反常态,把离别的悲苦变成了胸怀天下的豪迈,更大声说出“不要像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让人耳目一新。

历代文人对这首诗的评价都非常高,诗中的乐观情绪是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解决两个小疑问:第一,王勃送行的“杜少府”到底是谁?第二,用“三秦”代表首都长安所在的地区,有什么深意?

由于时代久远,很多古诗里出现的人名已无法考证。比如王勃这首诗里的“杜少府”,真实身份不明,很多人在讲解时,只是简简单单地说一句“一位杜姓的朋友”,草草略过。

“少府”并不是人名,而是个官职,相当于县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意思,就是说王勃送行的这位朋友姓杜,他即将离开长安,去蜀川担任县尉。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在这里提到的是“蜀川”,而在以前的很多版本里写的都是“蜀州”。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蜀州”是王勃死后十几年才出现的地名,管辖的范围比较小,是成都平原的一部分;而“蜀川”是从东汉起就有的地名,管辖的范围比较大,几乎包括了整个成都平原。

很显然,王勃的作品里,不可能出现一个在他死后才有的地名,所以可以确定,他的朋友要去的是“蜀川”,而不是以讹传讹的“蜀州”。

此前之所以没法确定“杜少府”的真实身份,是因为资料里没有这样一位姓杜的“蜀州县尉”。但如果按“蜀川”来找,很快就能对号入座。有一位姓杜并且在蜀川境内的眉山当县尉的老兄,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杜少府”。

这位“杜少府”原来也不是外人,而是初唐另一位著名诗人杜审言。他还有一个更出名的身份诗圣杜甫的祖父。 T/BqaeN+6sa1Cn6BNCZfCQD7KjRdZI5ARlmU3RkPAbEDrJ7clwENNOk5pRWKnG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