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部,中医称为颃颡,是咽的上部,和鼻腔相通的部分,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必经之路,鼻咽部既与肺息息相关,也与肝胆密切相关。
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素问·奇病论》也提到“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
鼻咽癌,古称鼻渊、控脑砂、失荣或上石疽,这主要是从症状上来说的。
浓鼻涕、鼻塞不通的时候,它叫鼻渊;大量脓涕,甚至是清稀的,它叫控脑砂;颈部转移了,面容改变了,它叫失荣;肿块长久不消,叫上石疽。
对鼻咽癌已经有不少的治疗方法,应该说,早期或者中期的鼻咽癌,放疗效果是不错的,中晚期的鼻咽癌,放化疗结合,也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在鼻咽癌的治疗上,主要是配合放化疗以及治疗放疗后的并发症,恢复身体健康,防止复发转移。
从病因病机上来看,据我多年观察,鼻咽癌的产生是外因和内因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究其病因,内因首推肝郁化火、所愿不遂,猝失富贵、情绪不畅,或者犹豫不决,胆失决断,以致肝胆之气郁而化火、炼津成痰,凝聚颃颡,日久成毒成块。
其次,鼻为肺之窍,咽为胃之门户,肺失宣发、胃失和降常常是导致鼻咽癌综合因素的组成部分。
从外因来看,风寒湿热,均对本病有一定影响。风为百病之长,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寒外束,则肺窍不利,辛苦劳碌之人难免会受影响。
湿性黏滞,阻遏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风湿相合,壅塞鼻窍,则鼻塞不通。其实,许多病毒都与湿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乙肝病毒就与肝经湿热有密切的关系。鼻咽癌好发的两广及闽南地区,气候潮湿,居民多汗,汗多则易于伤阴。环境潮湿,加之阴液已伤,造成了阴虚兼湿热的体质,这为癌症的形成,也就是燥湿相兼致癌的产生,形成了体质学的基础。
西医学认为,鼻咽癌的发病与EB病毒关系密切,而EB病毒在毒的共性下,兼加了湿的特征,子宫颈癌就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密切相关。甚至淋巴瘤,好多肿瘤都与EB病毒有关系,这也是我提出燥湿相兼致癌论的一个现代的证据。
鼻咽癌患者就是在感染了EB病毒的基础上,比常人更易感受六淫之邪,风湿热毒,胶着难解,消灼津液,在内外因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出现了寒热胶结、燥湿相兼,难分难解的局面。病久及肾,损血伤骨,泛滥颈肩,气衰形削,阴阳离决,终至莫救。
其病机是寒热胶结、燥湿相兼,由实致虚的过程。一句话总结,外因风寒湿热,内因郁火加毒。
从鼻咽癌的病症特点来看,鼻咽癌以鼻衄、鼻塞、耳聋、耳鸣、头疼、复视、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常见症状。
从辨病的观点来看,本病早期多为风寒外束,肺经郁热,以鼻衄、鼻塞、浊涕腥臭为主要表现。
中期肝胆相火妄动,痰毒凝结,每致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以耳聋、耳鸣、头疼、复视、面麻、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或胃脘痞满、食之无味,嗳气、呃逆,咽喉不舒,所谓胃不和,则九窍不利。
晚期脏腑功能失调,阴损及阳,阴阳俱损,常见失眠、眩晕、消瘦、乏力、腰膝酸软、筋骨疼痛、夜尿频数、短气畏寒等,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鼻咽癌的病位势必以咽的上部为主,它的初期表现往往是颈部淋巴结两侧的肿大,非常符合少阳经热毒的特点,所以小柴胡汤就成为适合之方,非常值得应用。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也不是说纯粹用小柴胡汤,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根据我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自拟了木棉花汤,实际上就是在小柴胡汤基础上拟的新配方。
自然往往就是这么奥妙,它在某一个地方有什么毒,在某一地方就有解这个毒的东西。那么EB病毒感染多在两广地区,恰恰两广地区就有木棉花,是高大的树木,木棉花的花也很大、很红,在早春,非常明显。
木棉花,味甘淡性凉,有清肝肺之热,利湿热,化痰止血之功。
所以我以木棉花12g作为君药,玄参12g,海浮石15g,滋阴化痰,润燥相对,有利无弊,为臣药,也就是玄参和海浮石相配,辛夷10g,牛蒡子12g,利鼻咽,两味药,再加上柴胡10g,黄芩10g,甘草10g,这就是小柴胡汤的基本药了,它具有疏利少阳气机,清肝泻火,利胆解毒,寒热并用,补泻兼施,通调三焦等功效。
方剂配伍来看,辛夷、牛蒡子、柴胡、黄芩、甘草,它就是一个佐药。再用芳香通窍的藿香10g,作为使药,引药上行,直达病所,共奏清热解毒、滋阴化痰之功。
如果淋巴结肿大者,加连翘、夏枯草;痰涕腥臭者,加金银花、鱼腥草、白芷、白花蛇舌草。
如果初期以浊涕腥臭为主要症状且鼻塞不通,我们还是可以选苍耳子散的,一般是苍耳子12g,辛夷12g,薄荷12g,白芷12g,当然在这个时候如果有颈淋巴结肿大,我们就和小柴胡汤并用了。
如果以鼻中出血为主要症状的话,辨证应该还是血中热毒,用犀角地黄汤配小柴胡汤。犀角现在不能用,我们用水牛角30g代替,生地30g,牡丹皮12g,赤芍12g。
如果以咽喉肿痛为主,用玄麦甘桔汤为主方,玄参15g,麦冬20g,甘草12g,桔梗12g。
在临床上,鼻咽癌大多数是放疗以后出现的副作用,舌干口燥、咽喉疼痛、咳嗽胸痛、舌红少津等阴虚热毒症状,我自拟的方子是青天葵汤,青天葵、沙参、麦冬、石斛、白芍、炙紫菀、杏仁各12g,黄芩、当归各10g,甘草10g。
本方以青天葵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散瘀止疼为君药;沙参、麦冬、石斛、白芍养阴润肺为臣药;炙紫菀、杏仁止咳化痰,黄芩清热解毒,当归润燥止疼,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润肺利咽、止咳化痰之功。
为了加强止咳作用,我常用瑶药矮地茶30g,矮地茶是瑶族治疗咳嗽的好药,不管什么咳嗽,矮地茶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常常用30g,当然经济许可的话,我们也常开川贝母6~10g。
临床实际中患者往往出现胃脘胀闷、嗳气不思饮食、便溏等不适症状,这是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寒热胶结之证,首先应该选用半夏泻心汤。在某种意义上讲就叫胃不和则九窍不利。鼻咽也是九窍的一个部分,所以九窍不利,和胃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使用半夏泻心汤来调理。
还有一个症状比较常见,视物不清,耳鸣耳聋,手足麻木,腰膝酸软,夜尿频数,短气畏寒,这个我们一般以肾气丸加减、金匮肾气丸加减、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金樱子散等。
鼻咽癌的骨转移非常常见,我以独活寄生汤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止鼻痛,重点就是要加上土鳖虫、骨碎补和自然铜。
我自己擅长用的是石楠藤,有些地方叫石楠叶,总的来说,石楠这味药,我在“风邪入里成瘤说”的时候已经讲过了,是古代治风之良品,当时就非常感叹,石楠、茵芋、莽草皆古方治风之良品,迄今未用也,而石楠本来就是南方常见的一种藤木,藤本植物,李时珍也很熟悉。
石楠这味药本身就具有独活寄生汤的作用,确实是一个价廉物美、疗效实在的药,我一般是用30g,药效平稳,没有副作用。
下面举几个实际的案例,因为对我而言,我们对于鼻咽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所以在不同时期,还是不太一样,但是我想,共同的地方更多。
案例一
第一个病案,鼻咽癌放疗后,王先生,32岁,是西安市临潼区的人,2004年9月6日第一次找我看病,他在两个月以前确诊鼻咽癌,放疗3次,白细胞下降到2.2×10 9 /L,出现了头闷胀痛、胸闷乏力、口燥咽干,颈疼色赤,食欲、睡眠、大小便等正常,舌红、苔少而有黏液,脉沉弦。
我辨证属于肺肾阴伤,邪在少阳,法当滋养肺肾、疏泄少阳,方用沙参麦冬汤和小柴胡汤加味。
到2005年1月3日第7诊的时候,他已经完成放疗了,口燥咽干也减轻了,颈疼色赤消失了,而头疼头晕成为主要不适症状,虽然还能上班,但是白细胞2.9×10 9 /L,舌红苔黏腻,脉弦,这就是一个湿热阴伤的舌象。
我辨证该患者属于肝肾阴伤、虚风内动,兼气虚湿停,法当平肝息风、滋肾益气,佐以燥湿,方用杞菊地黄丸化裁。
2006年6月2日已经第25诊了,用上方服用了400余剂,病情平顺,症状减轻,白细胞已经达到5.9×10 9 /L,恢复正常,但是咽中痰黏不适,舌上少津,脉细弦,我说这是病去大半,肺阴未复,脾阴当虑,应减小剂量,与沙参麦冬汤化裁,每个月20剂。
到了2007年7月2日第34诊的时候,上个方子吃了15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已经停了四个月的药,几如常人,而近一周鼻塞、流涕、头疼,舌红少津,脉弦,我辨证是阴虚之体,感受外邪,热在上焦,肺窍不利,用苍耳子散加味,苍耳子、辛夷、薄荷、白芷、鱼腥草、黄芩、藿香、石菖蒲、荆芥、细辛、桑叶、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甘草,4剂。吃了4剂以后鼻通痛止,表证消失。
到2008年7月4日,他自己说又服用我2006年6月2日的方80余剂,病去十之八九。
这个病例是一个比较早期的病例,也基本反映了鼻咽癌放疗后的临床实际。在肿瘤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服药就有效,停药就反复,所以只能长期服用,不厌其烦。我们一定要稳扎稳打,不能丧失信心,轻言放弃,也不能急于求成,胸无定见,只能客观地考虑,从容地应对。
案例二
第二个病例是赵先生,他是我在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的一个病例。2003年2月26日初诊,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3个月,他没有用什么西医进行治疗。
根据他的面黄,左侧颈部肿大如鹅卵,坚硬如石,右侧小于左侧,局部麻木,乏力,食可,睡眠一般,舌淡苔厚,脉弱。中医病属失荣,我辨证为正虚邪实,顽痰凝聚。当以补气化痰,软坚散结为法。
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我对鼻咽癌的治疗经验还是很少的,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辨病辨证的思路,所以基本上是辨证的,也没有专有方药。
当时我用的是人参10g,炙黄芪30g,半夏20g,陈皮12g,茯苓12g,猫爪草12g,白僵蚕10g,藤梨根30g,海浮石30g,土贝母15g,山慈菇15g,生牡蛎30g,夏枯草20g,昆布15g,海藻15g,薏苡仁30g,露蜂房12g,莪术12g,三棱12g,穿山甲10g,生姜6g。
患者吃了12剂药以后病情平稳,没有明显不适,那就仍以上方,每2周1次,在上方基础上加减,长期服用。考虑到肿块变化不大的时候我也加白芥子12g,蛤蚧5g,或者是给予鸦胆子乳注射液。
2个月以后肿块有所缩小,患者精神状况良好,无明显不适,稳扎稳打,随症加减。阴毒痰聚、脾肾阳虚征象出现的时候我也用鹿角胶、肉桂、补骨脂、砂仁;感冒夹湿的话加藿香、佩兰。
8个月过去了,10月8日第19诊,前次还有所增大,所以我就加重了以毒攻毒的药,处方是这样的:
土鳖虫10g,蜈蚣3条,全蝎5g,昆布15g,海藻15g,穿山甲10g,生牡蛎30g,夏枯草15g,牡丹皮10g,半夏30g,土贝母20g,山慈菇15g,胆南星10g,白芥子12g,玄参10g,天竺黄10g,并且用“瘤痛康贴”贴于患处,复诊的时候加了人参10g,茯苓20g,患者精神较好,同时这个时候也用了5-Fu的口服液,胃脘疼的时候我也加了九节茶和栀子。这样就治疗了10来个月,肿块虽然没有完全消退,但生活质量较好。
2004年4月21日,第29诊,这个时候我已经离开第四军医大学,到西安市中医院,他找到我门诊部,根据他颈部肿块缩小至颌下,质硬,表面光滑,推之不移,四肢乏力,饮食二便正常,舌体胖,舌苔稍厚,脉弦滑。我认为化痰散结已久,当从“寒热胶结”着眼,用的是阳和汤加味,你看这个时候“寒热胶结”才提出来,和我以后的“寒热胶结致癌论”相比,这个时候显得非常青涩。
这个方子是这样的:白芥子12g,鹿角霜10g,桂枝10g,干姜5g,麻黄3g,石上柏20g,地锦草15g,水红花子30g,蜈蚣2条,穿山甲10g,红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
2004年10月6日,第38诊,这时候我已经到了柳州,所以每个月只能在7号以前找我看病。看到他的肿块缩小了,但是胃疼,胃脘及胁疼,B超也提示慢性胆囊炎,在这个时候,我就改弦易辙,以疏肝利胆佐以软坚散结的方法,用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薏苡仁30g,佩兰12g,半夏20g,丹参30g,檀香10g,砂仁10g,延胡索20g,川楝子10g,金钱草30g,生姜6g,昆布12g,海藻12g,每个月吃20剂。
到了2005年3月2日第44诊的时候,舌红苔黄厚,脉滑,痰热之象已显,当以清化痰热为要,此时重开处方:胆南星10g,土贝母12g,山慈姑12g,浙贝母12g,夏枯草15g,玄参12g,石斛12g,菊花12g,鳖甲20g,生牡蛎30g,穿山甲10g,党参15g,白芍15g,甘草6g。
总之,这个老先生一直找我看病跟到了现在,我在西安市中医院国医馆出诊的时候,每个月老先生都要来一次,更需要说明的是,他家老太太每一次都陪同他治疗冠心病,这个确实是我在西安治疗的患者中长期坚持的一个病例。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在抗癌面前要有持久战的思想,也要有持久战的本领。年老体弱,诸病缠身,我们不能简单地抗癌,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在恢复健康的前提下用药。
案例三
第三个病案是一个柳州的刘先生,48岁,2005年6月11日初诊,主诉是2001年10月行鼻咽癌放疗术后,现在的症状主要是头疼,眼睑肿胀近一个月,两肩酸疼连及项背,胁痛、乏困、气短,鼻涕中带血丝,舌暗红苔薄,脉弦数,辨证为肝气郁结、瘀血阻滞、痰浊上犯,这个病例是以小柴胡汤为主的。
到2006年2月24日第9诊的时候,他又说胃脘胀满、嗳气,吃鸡肉则发,吃鸭肉和鱼却很舒服,寒热、饱食均非所宜。患者鼻塞,流浓涕,咽喉不舒,有异物感,辨证为胃失和降、寒热胶结,半夏泻心汤加味。
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这些方剂都是我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患者一直坚持就诊,可正常工作,期间几次行CT检查,均无转移病灶。
2010年10月28日,患者已经是第68次复诊,精神面貌如常人无异,正常上班,仅诉左侧头疼,口干,舌红苔薄,脉数,予以对症治疗。
2015年8月24日患者告知目前在深圳工作,三年没有吃我的药,现在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鼻塞、流浓涕,牙疼。我看他舌红苔花剥,脉细,诊断为鼻渊,辨证为肝肾阴虚、燥湿相兼、寒热胶结,治疗予以滋补肝肾、养阴渗湿、清热通窍,杞菊地黄汤加减。
学 员: 老师,鼻咽癌化疗后肺转移适合用海白冬合汤吗?
王三虎: 基本适合。
学 员: 请问王老师,鼻咽癌瘤已阻塞鼻腔,有的医家方中加用斑蝥、蜈蚣、硇砂等药可否?乞教!
王三虎: 可以。
学 员: 感谢王教授无私传授,我在2017年曾经治疗一例鼻咽癌患者,女性,30岁,在北京某医院治疗3年,手术3次,肿块反复发作,我按肺气阴虚,风毒侵袭,痰火热毒胶结的病机治疗,给予黄芪加生脉饮、苍耳子散、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全蝎、蜈蚣、僵蚕、蝉蜕等,治疗3个多月,肿瘤消失,于医院复查,一切正常,后又怀孕生一个女孩,现在生活正常。学习了王教授的治疗经验,给我以后治疗癌症指出了方向性指导。再次感恩王教授!
王三虎: 谢谢,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