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初版序

每所大学都有它的历史。时间过往,岁月成为最高明的设计师,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将传奇的名人、老故事、精神与审美的情怀和理想,都熔铸、反映在校园的老建筑中。

交大的百年校园,见证了中国人创办新式学校的新思想和新实践,传承和铭记着交大的办学理念与宗旨。

19世纪末的中国,甲午战败,民族危难。1896年,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宏愿,奏请光绪皇帝批准,在徐家汇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

创办之初,这所大学占地不过百亩,而在历经120年的发展后,上海交通大学现已拥有6个校区,校园面积达5 333亩。

但无论怎样,徐汇校区都是交通大学的发源地,是交大历史的象征,承载着一代代交大师生的深刻记忆和情感寄托。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跨越了三个世纪使用至今的大学校园,交大徐汇校区的建筑与环境布局,和国内其他大学校园有着很大不同。

建校伊始将波士顿大学的校园布局形式引入此地,从而在交大老校园形成了英美学院式平面布局——方院式格局,以矩形院落作为单元结构,主要建筑围合而建,中心是开敞的大草坪,这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的格局截然不同。

校园内的老建筑,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展现着交大自成立之初就立志“比肩欧美一流大学”、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特点。自1899年作为校园历史原点的中院落成,此后几乎每隔十年,都会有代表性的新建筑出现,它们风格独特、形式新潮,代表着当时最为流行的趋势。

人类首先塑造了建筑,然后建筑反过来又会塑造人类。交大徐汇校区这些经过了时光洗礼的老建筑,是整个交大遗产的宝贵记忆。在一百多年间,交大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各类人才30多万,成就了一大批治国英才、科学大师、实业巨子和文化精英,他们在校园的老建筑内度过了难忘的求学时光,也赋予了静态的老建筑不朽的气质与灵魂,共同成就了饮水思源、求实务实的交大精神。

正由于老建筑浓缩着文化的力量,能够给人精神的召唤和心灵的共鸣,因此每所学校都会把自己的精神凝结在建筑之上,反映校园生活的各种理想。

交大人所希望的,就是营造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历史记忆的校园环境。一百多年来,交大在徐家汇的这片校园,从未变迁。一代代交大人本着对历史的敬畏和文化的信仰,坚守着老校园的历史原貌和人文传承。

为了将文化与历史代代延传,交大严格遵守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支持本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开展校园老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并积极推动将徐汇校园历史建筑群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书完整地讲述了徐汇校区的整体历史空间,以及联合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4幢历史建筑的文化传统与沧桑变迁。从它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交大在中国百年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风采,也能感受到交大之所以成为交大的精神与魅力所在。

百年岁月,流金之梦。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从中院、上院到体育馆、工程馆,交大的这些老建筑依然屹立于交大徐汇校园,它们承载着交大过去的荣光,激励着后来的师生,再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追求和梦想。


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2016年10月 661QBMGF6bsGWYtC9nFBX+aN7T80rv/aK1IVL5BX2duTOgcqbTzAYt4nl9nFS+a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