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隋代三大工程
——建筑与水利

除修筑长城已见前文三节外,隋代工程,群众尚能分其余惠者计有三事:

(甲)大兴城 文帝继北周都长安(汉旧都),嫌其制度狭小,庾季才言,汉营此城,年将八百,水皆咸卤,不甚宜人。开皇二年六月,诏于城东南廿一里龙首川处,创建新都,以宇文恺有巧思,使领营新都副监,翌年三月毕工,命名曰大兴城。据近人估计,其旧址面积约七十平方公里,大于现时之北京。(《文物参考资料》三八期六八页)

其制,宫城居最北,皇城(又曰子城)在其南,略如图甲。

皇城东西五里余,南北三里余,城内南北七街,东西五街。南面三门,东西各二门。自西汉以后,至于梁、陈,宫阙之间,并厕民家,文帝以为不便于民,于是皇城之内,并列衙署,不使杂人居止,盖新意也(近世所谓衙署集中,即昉此)。宫城南门外之东西大街,南北广三百步(六尺为步),又宫城南门外之南北大街(承天门街),东西广百步。外郭城东西十八里余,南北十五里余,周六十七里(据近人言,南京城周六十一里,为世界第一,长安城经韩建及明代等改筑,依《图书集成·职方典》四九七,周止四十里,如隋制幸存,或不让南京居首也),高一丈八尺,当皇城正南(朱雀)门之南北大街,曰朱雀门街,东西广百步。皇城之东尽东郭,皇城之西尽西郭,分为三纵列,每列南北皆十三坊,象一年有闰(共七十八坊,除去二市为七十四坊);每坊皆开四门,有十字街,四出向门,如图乙。

皇城之南,东西共分四纵列,以象四时,南北皆九坊,法《周礼》王城九逵之制(共三十六坊),其坊但开东、西二门,中有横街,如图丙。不开南北街者,为其冲城阙也(此种禁忌,今犹有之)。

坊之纵广,在皇城南者,纵各三百五十步,广三百五十或四百五十步;在皇城左右者,广各六百五十步,纵四百或五百五十步(涉纵广之数,旧说不尽相同)。

外郭城内有东、西两市,每市占二坊之地,方六百步,每面各二门,如图丁。四面皆市易之所,中置二署,即治市之官府,其街各广百步。

全城坊、市,棋布星罗,街衢宽直,制度弘伟,自古帝京,曾未之有,惜后世之不知保存也。

饮水之源有三渠:一曰龙首渠,引自浐水。二曰永安渠,引自交水。三曰清明渠,引自坹水(又作泬,俗讹为“沈”,又名潏水)。

图一 唐西京外郭城图(原为隋之大兴城)
(摹自徐松唐雨京城坊考卷一)

宋人吕大防云:“隋氏设都,虽不能尽循先王之法,然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门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长安志图》上)斯言允哉。

大业九年二月,曾发丁男十万城大兴,或因增高城墙而起。

日本平安京系仿唐长安城而建筑,唐长安又即隋之大兴,此城设计为东亚创作,故能使东瀛慕化也。至于那波利贞以为大兴特点根于北魏胡族系之实行性,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以为有资于西域艺术之流传,(六二—八一页)立论都未确切。宇文恺本鲜卑族,与西域无关。阎庆之姑即宇文护之母,陈因护字萨保,萨保为祆教职名,遂疑“阎氏家世殆出于西域”;然蒙古时代之蒙人,不少用景教语为名,今之人或用耶教语为名,教名不定是种族之表示;且祆教先行于漠北,北魏灵太后甚信胡天神(参看《唐史》西方宗教节),尤不见得奉祆教者即西域之族。若何稠之叔何妥,《隋书》七五、《北史》八二均称为“西城人”,西城于两汉、晋、宋、齐皆为县,当今陕南之安康,从此入蜀经商,原是便道,陈为先挟成见,遂不惜臆改“西城”作“西域”。合而观之,陈所谓隋代三大技术家宇文恺、阎毗(庆子)、何稠之家世,俱含西域血统者,实属厚诬;吾人不否认西方文化常影响我国,要当于事迹彰确处求之也。

窃谓大兴城伟大之重点,在于布置或整个的设计 。宫城居北,本孔学南面而治及众星拱辰之思想,其余四纵列象四时,九坊象九逵(亦或取《易》卦阳九之义),十三坊象一年有闰,都无非东方式文化之表现。今就整个大兴城观之,虽集中地表现了封建时代的建筑特色,而其迁建动机,则因汉城水皆咸卤,不甚宜人。尤要者,隋文指定衙署与民居分离,固便于统治阶级,同时亦确便于封建统治下之人民。推之,市为群众所必需,自然安置在民居附近,无取乎《周官》“面朝背市”之旧论。又如道路作棋盘式,坊有十字街,皆是引导人民,使其交通便利,此则值得表扬者。

(乙)通济渠 我国现在河北、山东、江苏之东部,在有史以前,均是低洼之地,从西向东之无数水系,咸向此方输出,水挟泥沙,积久乃渐淤淀为平陆。然因各水系之经常排泄,所以冲积平原之间,仍保留许多港汊,互相交错,形同蛛网。试观吾粤珠江三角洲间河道交织,便可即此例彼。申言之,河、淮、江三大流域之末游,当上古时代,实存在着互相贯通之支港,此为吾人对于三大水系首先应有之认识;同时,就应打破最近以前河、淮、江三流本来各不相通,禹曾治河,鸿沟为人工所凿之数重误会。

据我最近之研究,东周以前的黄河正流,即是古人所谓济水(济或作泲,又称沇水),由河南东北行,经山东半岛诸山之北麓,至广饶县入海。但在河南汜水县附近,分出一支,此一支名目甚多,如蒗荡渠、鸿沟、阴沟等是也。分支未久,又再歧为两派:一派东出合泗水而汇于淮,后世通称曰汴水。一派东南行,合涡、蔡(又称沙水)、汝、颍等而会于淮。与隋、唐漕运关系最密切者,即前一派之汴水。汴水当东汉永平间,经王景一度修治 ,至六朝时代,汴、淮通运,未尝断绝。隋开皇七年,命梁睿在河阴县西二十里增筑汉古堰,遏河入汴,名汴口堰,又曰梁公堰。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自板渚(又曰板城,在汜水县东北三十五里,在旧汴口之西约十五里)引河入汴,又自大梁(即汴州)之东,引汴达淮(汴水本由今开封经陈留、 、睢、宁陵、商丘、虞城、夏邑、砀山、萧、铜山等县,会泗水而入淮;炀帝时采较直的路,由商丘东南经夏邑、永城、宿、灵璧、泗等县而会淮,不先会泗水) [1] ,名曰通济渠,又曰御河。渠广四十步,旁皆筑御道,树以柳。

春秋之末,吴王夫差就古渎遗迹,开为邗沟,以通江淮。至开皇七年(五八七),隋将伐陈,因于扬州循邗沟故道,开山阳渎,自山阳(淮安县)至扬子(江都县南)入江。炀帝既发动通济渠工程,同时又征淮南民十余万,将山阳渎扩大

总言之,由汴口至江之全段交通,乃半自然半人工所构成之结果,炀帝只浚广故道,初非新创,旧史叙述不明,遂生误会。唯《太平寰宇记》云:“大业元年,以汴水迂曲,回复稍难,自大梁城西南凿渠,引汴水入。”苏轼《书传》云:“自淮、泗入河,必道于汴,世谓炀帝始通汴入泗,……又足以见秦、汉、魏、晋皆有此水道,非炀帝创开也。”又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下云:“隋汴受河在板城渚口,而板渚之在《水经》,古来自有分水故道,亦非炀帝之所创为也。”所言为得其实。据《隋书》三,通济渠工程,发动于三月廿一日辛亥,而八月十五日壬寅,炀帝即乘龙舟幸江都,前后仅一百七十一日,从时间计之,其非全道新凿,事甚显然。明人《穀山笔麈》云:“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秦皇亦然。”(《天下郡国利病书》三六)此一类批评殊有纠正之必要。在炀帝以前,如曹操、邓艾、桓温、刘裕,对河、淮交通,均尝施力,炀帝以后,如唐如宋,亦须时常浚汴,始能利用,充其量,炀帝不过加工较完满之一员,其过度推崇之者,一方面由昧于水利之历史,别方面则根于事经创作便可享成之倚赖心理。秦始皇因旧有基础而筑长城,限戎马之足者垂千余年,隋炀不可相提并论也

大业六年,又自京口(今丹徒县)至余杭穿江南河,长八百余里,广十余丈,可以通龙舟。江南河与山阳渎之联合线,即清代所谓江南运河及淮南运河。从现时苏南水道观之,想亦加工沟接而已。

图二 通济、永济二渠(附古汴水)

说明:图中所注,除通济渠加用括弧者为今地名外,皆隋、唐、宋之县名或地名。炀帝巡幸所至,确知者惟通济、永济二渠,其他皆无详细历程,故不复绘。

(丙)永济渠 大业四年,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今名卫河。关于此一次工程,《隋书》三只云“引沁水 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涿郡今北京西南),考沁水于武陟县入河,见《水经注》,原是黄河一支流,无待乎引。其实,炀帝是将沁水分流入渠,凿通沁水上流,东北与清、淇二水相接,又东北入白沟,其经过之地,即今内黄、大名、临清、清河、武城、恩、德、吴桥、东光、沧、青等县,自青县以南至临清,即今北运河之一截。大业七年二月,炀帝“自江都御龙舟入通济渠,遂幸于涿郡” ,想必是出汴口后顺流而下,转入沁水,北至涿郡,故隋人又称永济渠为御河。考元世祖中统三年郭守敬称,怀孟沁河有漏堰余水,东与丹河余水相合,引东流至武陟县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二千余顷(《元史》一六四),又顺帝至元三年,卫辉淫雨,丹、沁二河泛涨,与城西御河通流(同上五一),下迄明代,沁与卫仍时通时塞,度即隋时引河入沁之遗迹。

[1] 隋前之汴水,自金以后,渐变为咸丰五年前之黄河正道。通济渠则青山定男以为到雍丘(今 县东)后即东南流至泗州,不提商丘,与唐李翱《来南录》不符。从前余据光绪廿九修《永城县志》二,认定通济渠系在商丘附近将汴水接入涣水(今称浍河或会河,亦称随堤沟),惟武同举《淮系年表水道编》言,“自商丘引汴入睢,又别睢东南流,行蕲水故道”,余则仍信渠之中段行涣水,末段或兼行蕲水,孰是孰非,尚待研考。 uBBZNQ91TqlRlnd6hR1RtKNWUL4X8JcBCBtVUggDrLay5/IBVmG8fbYPjEqGNe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