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鸣橹。 黄陵祠下山无数。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望金雀、觚稜翔舞。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愁为倩,么弦诉。
“凌波”,四卷本乙集“凌”作“清”。《历代诗余》作“凌”。
“又樯”,《历代诗余》“又”作“有”。
“新番”,《历代诗余》“番”作“翻”。
“正江阔”,《历代诗余》无“正”字。
此是湘中送行作。
《读史方舆纪要》:“黄陵山在湘阴县北四十里,上有舜二妃墓。”
暮春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 湘浦岸,南塘驿。恨不尽,愁如织。算年年辜负,对他寒食。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早已非畴昔。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沉空碧。
“如织”,四卷本甲集“织”作“积”。
“早已”,四卷本作“已自”。
“风晴”,《历代诗余》“晴”作“清”。
篇中有“湘浦岸,南塘驿”语,知是湘中作。(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