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自己找一面镜子

一天,森林里发生了一场大战,许多动物四处逃散,流离失所。

一只猫爸爸在竭尽全力带着自己的孩子们逃跑时,突然发现路边有一只很可爱的小动物,它小小的,甚至看不出属于哪个种类。猫爸爸出于怜悯就把它也带上一起逃命。它们逃啊逃,终于逃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当它们坐下来喘气的时候,猫爸爸突然发现那只捡来的小动物和它们长得好像,猫仔们开始变得很兴奋,它们又多了一个玩伴,多了一个可以欺负的对象,因为它看起来是那么的小,它就这样被默认成最小的,大家给它取名“小家伙”。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家伙每天跟着这群猫仔进进出出,一起吃猫粮、睡猫床,到处闲逛。小家伙长得很酷,和其他猫仔不一样的是,它十分喜欢照镜子。尽管它的许多行为和猫仔很像——事实上,它的一切行为都是其他猫仔教导和引导的,它们带着它做各种猫应该做的事情,不过透过镜子,小家伙还是发现了许多自己和其他哥哥姐姐不一样的地方。不仅是相貌,连自己发育的速度也比其他猫仔快许多。它开始长出锋利的爪子,奔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简直太恐怖了!自己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难道自己是生病了吗?它开始害怕照镜子,并把家里的镜子换成了模糊的铜镜,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格格不入”。

它不敢乱动,害怕自己一不小心伤害了家人。它只能独自躲在角落里哭泣,感觉很难受。有一天它实在忍受不了了,就跑出去在一片空旷的地方肆意狂奔,注意到四周没有其他动物,它试着狂吼了一声。吼出来后,它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很兴奋,这正是它想要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它觉得自己原本就应该这样活着。

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比它大一号的动物出现了,它们长得极为相似——就像是照镜子一样:对方长着一头乱乱的金色毛发,四肢健壮有力还带着爪子,眼睛里有一种想把对方吞噬的力量。对方似乎看出了它心里的疑惑,冲着它吼了起来,并将它带到一条小河边。在平静的河面上,一头狮子的样子呈现了出来。小家伙自忖道:“原来这才是我的样子,我是一头狮子。”

后来,森林里又发生战争,已经变成大狮子的小家伙非常勇猛,它不仅保全了自己,还给那些曾经帮助过它的猫仔提供了庇护,它变得既强大又有威严。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个人的自我认识之路都是漫长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仅仅依靠自己是不够的,许多时候还需要找一个旁观者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为自己找一面镜子,不仅是让我们透过镜子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是让我们通过镜子跳出那个阻碍我们看清自己的局,以一种旁观者的意识去清醒地审视自己。

在生活中,担任镜子角色的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曾经提出过一个镜中我的理论,他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自我认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个人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都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个人对自身的自我认识是理想化的、想当然的,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但是相比较而言对他人的认识就会客观一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借助旁人的眼光来观察自己。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还可以掌握许多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如个人潜质——很多人都是在他人的帮助或提醒下注意到自身那些值得挖掘的闪光点的,也因此少走了很多弯路。

借助他人这面镜子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在这个过程中,是他人看自己而不是自己看他人,也就是我们借助的镜子是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非他人本身,搞不清楚这一点很容易主客颠倒,认为自己和自己看到的他人是一样的,陷入一种认识不清的误区;第二,要尽量避免巴纳姆效应的产生,尽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别人口中的那个他,但是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估计自己。这个时候该是我们自身作为镜子出场了。

没有人能够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情商高不仅表现在能够感知自身情绪以及它所带来的变化上,还表现在对自我的观察上。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反复的情感体验也在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理性将那个正在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我”抽离出来,让它以旁观者的身份,作为一面镜子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不仅要及时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更重要的是要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找一面镜子,就像是故事中的小狮子一样。只有通过镜子,我们才能够及时、准确地认清自己,正视自己的力量(包括情绪以及情绪所带来的变化),也只有如此才会更好地适应周围的人和环境。 YEDsLL3v/CAq3664jno+ITgEmKKzHCOehcSOHKdLKr9zsEj5aKkvr0qguDKT8M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