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重视自己的第六感

A公司的会议室中,以董事长为首的集团领导和公司中层正在向前来视察的王副市长一行汇报工作。会议是以座谈会的形式召开的,副市长很亲切,因此大家都像往常一样,一坐下来就开始吞云吐雾。董事长自己也是老烟民,对此状况早已习以为常,所以大家一开始抽烟他就打开了窗户。不过董事长很快发现了问题:今天外面下雪了,天气很冷,而且冷空气进来的同时外面嘈杂的声音也传了进来。如果关上窗户呢?也不行,他担心这种呛人的空气会让副市长不满,影响他们的情绪。究竟关还是不关呢?董事长左右为难。他当然不能去请示王副市长。因为他知道即使问了也是白问,王副市长一定会说:“随便,都可以。”

正在董事长为难之际,原本坐在他旁边做会议记录的秘书小张站了起来,只见她走到窗户边上,做出欲关窗户的样子。她的举动马上引起了王副市长的注意,他对小张说道:“不要关,就让它开着吧。”小张也心领神会地回答道:“好的,开着透透气。”听到王副市长和秘书小张的对话,董事长的眉头舒展开了,其他正在抽烟的人也不好意思地掐灭了手上的烟头,董事长在心里默默地对秘书小张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秘书小张在做会议记录的时候注意到了董事长的心不在焉,“第六感”告诉她董事长一定遇到了一件现在必须去做但是又很为难的事情。看看亲切温和的王副市长,再看看这烟雾弥漫的会议室,小张很快明白了董事长的为难之处,她决定自己去做一回“恶人”,于是就有了关窗户的举动。

事后,董事长不断地在其他领导面前夸赞秘书小张情商高,而秘书小张也顺理成章地被升了职。小张除了情商高,更重要的是她拥有敏锐的第六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地加以解决。

第六感是一个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生活中,我们常常将一些无法解释清楚的事情,尤其是感觉统归于第六感。比如,在某件事情发生之前的一种强烈预感、梦境后来又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别人还未开口说话就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了等,以上事件发生的普遍性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第六感”的存在和神奇。

为了证实第六感的存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好处,心理学家做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加拿大心理学家罗纳德·任辛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发现有些人在所看到的景象没有发生变化之前就已经察觉到了它即将发生变化,虽然他们并不能确定这种变化是什么,但是直觉告诉他们这些景象马上(甚至是已经,这取决于他们感受能力的高低)要发生变化。任辛科将这种直觉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第六感”)命名为“心智直观”,并且认为它并非单独工作,而是和其他感觉共同发挥作用,有时候还发挥预警系统的作用;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戈尔曼也认为第六感是存在的,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直觉,存在于潜意识当中,具有多种情绪的综合特征,一旦遇到和相应情绪对照的不合理场景,它就会立刻做出反应,驱动着人们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有了第六感的存在,人们才有机会提前一步感受到未来的情绪,在真正激发这种情绪产生的场景出现时,能够更加迅速、及时、合理地做出适当反应并采取行动。

第六感的出现,不仅使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感受更加深刻,更有利于认识自己,同时也因为情绪感受力的不断增强,使我们对处于同样场景下的他人更容易感同身受,无形中提高了察觉和领会他人情绪变化的能力。久而久之,这种原本只存在于潜意识层面的直觉能力便慢慢地浮现到了意识层面,进入我们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这正是提高情商的目的所在,而我们则培养了一种有益于自己的情商能力,即摆脱坏情绪影响的能力。

因此当第六感产生时,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它,也不要忽略它,它可能正是我们心情的精确表现。重视它,你会发现我们的情商也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7nqMsgJzthPHNddGqXt0So+o56YBVTIZKFRFdmF5LGnywFHkYePchiRENoblEgQ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