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带着内驱力去演讲,你也能成为高手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有一位生物学家,他患有严重的口吃,在日常交流中,他很难顺利地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但奇怪的是,当他谈起自己在西藏研究藏羚羊的经历时,竟然没有任何表达障碍,不仅语言生动灵活,而且眼睛还会放光,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口吃患者。

为什么在一个人身上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很简单,因为有情感在里面。一个人只有面对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时,才会沉浸其中,忘记一切。这就是我们演讲时应该追求的状态。

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演讲相比,一些历史上经典演讲的最大特点在于:演讲者的语言可能没有多么优美,姿态也没有多么生动,但他们对自己演讲的话题充满了热情。而情感既可以激发出一个人的潜能,又可以感染到身边的听众。当你的内心充满某种情感时,你只需要跟随自己的内心进行演讲就够了,甚至不需要在意你的手势、声音或用词,同样可以感染人。

在《我是演说家》第一季中,演员张卫健做了一番演讲,题目叫“说话改变命运”。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当时我碰到一位香港制作人,他找我拍一部戏,让我开个价,我就给了他一个很合理的价格,然后他是这么跟我说的:‘多少钱?卫健,你不要以为你演完孙悟空,在香港很红。我告诉你,你在内地知名度为零。送你一句话吧,记住:你的脸上没毛呢,你是不值钱的!’听了这句话后,我感觉好像有把刀插入我的心脏一样。……我跟自己说:放下!放下你以前在香港做出的一切成绩。以前——你是个腕儿,现在——不是,将来——不知道。如果你想再次成为一个腕儿,现在要做的事只有八个字,就是:努力,努力,努力,努力!”

张卫健的这次演讲非常成功,原因就在于他对自己演讲话题的热情。他用真情实感讲述了自己在成名前后的经历,这应该是藏在他内心深处、让他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这种感受会激发他强烈的表达欲望,促使他把自己的故事、想法呈现出来,传达给每一位观众。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在舞台上自由畅谈的演讲者,觉得他们的演讲充满魅力,觉得他们在舞台上就像一个发光体。这种充满感染力的演讲并不是“演”出来的,而是演讲者对自己演讲的话题充满了炽热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分享给观众。我把这种内在的情感或欲望称为演讲者的“内因驱动力”,简称“内驱力”。不要小看这个“内驱力”,它可是你学习演讲最核心和最宝贵的东西。

1 演讲不是被动地“讲”,而是主动、源发、内在的情感爆发

印度瑜伽之祖帕坦伽利曾说:“当你被远大的目标、非凡的计划所激励时,你的思维就会打破束缚,意识就会向各个方向扩散,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美妙、神奇的新世界。休眠的力量、才能和天赋都苏醒过来,你将发现自己比梦想中的还要强大。”

同样,一个人当发自内心地想要表达,有满肚子的话不吐不快的时候,是不需要任何技巧的,他可以声情并茂地表达,无论是重音、情绪、音调,无一不真实生动,打动人心。这也是为什么好的演员都需要通过想象来揣摩角色在真实场景下的真实反应来进行表演。

也就是说,优秀的演讲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是源发的,是内在的。说得直白一点,只有当你对一件事充满了热情,你才会有分享的欲望。当演讲者对某个话题充满热情的时候,也就是他表现出最佳状态的时候。

2 演讲就是找到你热爱的事情,把它分享给别人

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在他最后一次公众演讲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让人心潮澎湃的话:“科技和艺术的结合让我们的心灵歌唱。”

这也是乔布斯终其一生创建苹果产品的“内驱力”。追求“科技和艺术的结合”就是他的热情所在,也是他的每一次产品发布会演讲都能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因为每一件新的产品都是乔布斯送给自己的礼物,都能令他的心灵歌唱。当一个人的心灵都在歌唱的时候,他的魅力自然是无法阻挡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演讲,你会发现,演讲其实很简单,你完全不需要把它当成一件神秘的或高不可攀的事情,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出色的演讲潜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件我们热爱的事情,把它分享给别人。

优秀的演讲,感动观众的从来不是演讲者的语言,而是演讲者的情感。所以我常说,真正的舞台就在你的心里,只要你能找到那个“兴趣盎然”的点,找到能让你的心灵为之歌唱的东西,你就找到了那把打开演讲大门的钥匙。 DjMkgLHHBNQHu9cD0z/WTPFxISMcovWPxCPBR6RvHzAnsNtCDgBvtSGD9ZWkD8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