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问题孩子”的背后有个“问题家长”

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我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心理感受,总是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发,一次又一次地替女儿做出不恰当的选择。

上幼儿园前的林克,非常活泼好动,喜欢和小伙伴玩,也很爱动手。但是,自从上了幼儿园,林克就渐渐变得不爱动手、自卑、不合群,并最终酿成心理问题。

在刚生下林克时,我曾在心里这样描述对女儿未来的期望:如果女儿有朝一日为生活所迫,要以乞讨为生,那也希望她能够快快乐乐地去要饭。

我知道,长大后的林克不可能会去要饭,心里之所以想出这么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因为我们很重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希望林克今后无论碰到什么逆境,都能拥有一颗快乐的心。

可是,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女儿偏偏会不快乐,甚至还出现了心理问题。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问题家长”。林克的心理问题,就是我这个当妈的一手造成的。我在林克 2—7 岁的教育问题上,由于“爱女心切”,无意中一连犯下了四个不可饶恕的大错,让我至今仍在为此付出代价。我要深深地为之忏悔。

第一个错误:过早上幼儿园——拔苗助长

林克从小不好好吃饭,长得很瘦小。当时我们想,不如早送幼儿园呢,也许小伙伴的竞争能让她改掉不好好吃饭的毛病。而且,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林克喜欢和小伙伴玩,在集体中生活一定会更加快乐,有助于日后性格的发展。

当时的林克似乎已经具备了上幼儿园的一些条件,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具备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外向,爱和同龄孩子一起玩……

于是,我们在林克 2 岁零 1 个月时,把她送到了离家几步之遥的一所幼儿园的蒙班。可是,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看似正确的决定,让幼小的林克在幼儿园里备受挫折,为日后的不自信乃至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

林克在幼儿园的蒙班里,年纪最小,班里第二小的是一个 3 岁的孩子,最大的孩子快 6 岁,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对婴幼儿来说,哪怕只差几个月,孩子在学习能力和心理品质等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距。何况林克和其他孩子年龄相差这么大呢!事后我设身处地地替女儿想想,真的难以想象她那颗幼小、脆弱的心每天要承受多少焦虑和失意。

林克从 3 岁时开始不停地眨眼,是那种非常频繁、快速的眨眼。看着女儿像孙悟空似的不停地眨眼,我心里万分着急。医生说,这可能是孩子在幼儿园里感到紧张、焦虑的表现,等适应幼儿园生活后,会渐渐消失的。可是,林克眨眼的习惯一直持续到小学五年级,到现在还偶尔会反复。作为妈妈,我心里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林克从 3 岁开始,老师就不断地向我反映她在幼儿园里的表现:不爱自己动手,老师让她玩教具时,她总是说“我看看就行”“让别人玩吧”;上课思想不集中,经常走神;胆小,不自信,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

林克 3 岁半时,在幼儿园举行的元旦联欢会上,我亲眼看到了她在园里令人焦虑的一幕。

联欢会上有一个节目叫“蒙面击鼓”。前方 3 米处竖着一面大鼓,孩子们蒙上眼睛,原地转上几圈,走上前去敲鼓。

老师说:“想玩的小朋友到这儿来排队!”话音刚落,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排成一队,高喊着:“我要玩!我要玩!”不少孩子还抢着玩了好几遍,场面异常地热烈。

20 多个孩子中,唯有林克,丝毫不为这热烈氛围所动,一声不吭、孤零零地站在队伍的外面。我鼓励林克:“孩子,咱们也去试一试吧。”林克使劲摇头说:“我敲不到鼓上,会丢脸的。”

当轮到家长参与这个游戏时,为了给林克做个榜样,我第一个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样子,响应老师的建议:“我来敲!我来敲!”

没想到,林克突然撇起小嘴轻轻地哭了,小手紧紧地抱住我的大腿不让我参与,苦苦地哀求我:“妈妈,你不要去敲,我求求你了,敲不准很丢脸的,让别的家长敲吧。”

经过这件事,我感觉到林克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一时又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我只有等待,等待林克长到 5 岁,等待班里进来比林克小很多的孩子。那时,林克在班上就是大孩子了,就有能力稍微展示一下自己了!

当时,很多蒙班的孩子到 5 岁时都要转到普通班,据说是因为蒙班不教汉语拼音和算术,难以幼小衔接。我在心中窃喜:大孩子们都转走吧,林克到时就是“孩儿王”啦!

不幸的是,就在林克快满 5 岁那年的 7 月份,幼儿园为了评级,开始装修,据说装修连带通风至少要半年。不得已,我们只能考虑转学。

第二个错误:转学让林克再次成为弱势个体——雪上加霜

由于附近没有其他幼儿园,我和林克爸爸的单位离家又很远,不可能每天接送孩子,我们只能选择寄宿制幼儿园了。

缺乏音乐细胞的我,特别希望林克从小能接受音乐的熏陶,于是,我们在林克的教育问题上,无意中又犯下了第二个不可逆转的大错,让林克原本自卑的心理“雪上加霜”。

我们为林克选择了一所以音乐艺术为特色的寄宿制幼儿园。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要学钢琴,每天都要练钢琴,每周都要上音乐基础知识课。由于大多数孩子 3 岁时就入园,而林克 5 岁才转过来,在钢琴、音乐知识方面没有任何基础,无疑又成了全班倒数第一。

林克一方面要适应离开父母生活的痛苦,另一方面又要面对自己在音乐方面不如其他小朋友的残酷现实。最让林克感到紧张不安的是音乐基础知识课。当时,幼儿园为孩子们集体报名参加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基础知识考级,老师对这门课抓得很紧,白天上课,晚上还要辅导。

林克说:“妈妈,白天音乐课老师提问经常是全班一起回答的,我还能蒙混过关,可是,晚上老师给我们辅导时简直太可怕了,要一个个点名唱谱,我就怕老师点到我,实在受不了了。”

于是,我找到老师,让老师在上这门课时,无论白天上课,还是晚上辅导,都不要提问林克。老师表示同意,同时向我反映了林克在幼儿园不爱动手、上课不举手发言、经常开小差、有自卑倾向等情况。

林克在开始寄宿生活的第二个星期,伴随着精神上的紧张,身体开始出现一些症状:眼睛不眨了,开始耸肩膀和吸肚子,肩膀一耸,肚子往里一吸,再往外面一吐,这样的动作频繁到每 5 秒钟就要重复一次。医生说这是焦虑的又一种表现,等适应了寄宿生活,慢慢就会好的。可是,这个习惯性怪动作,林克至今还没能完全摆脱。

林克非常反对我们把她送去寄宿,寄宿一年,同我们抗争了一年。她曾经哭着对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送我去寄宿,我感觉自己就是去流浪,等你们老了,我要把你们赶出家门,让你们也尝尝流浪的滋味”,“凭什么让我离开家,而你们却可以在家里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死日子,让我怎么过”,“让我去寄宿,不如让我去死”。

吃螃蟹的时候,5 岁的林克竟然用螃蟹钳子割自己手腕上的血管!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及时纠正错误的决定,克服困难,让不愿意、不适宜寄宿的林克回到父母的怀抱?!我们自私,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林克在寄宿幼儿园里所承受的各种心灵上的折磨,以及后来酿成的心理问题,作为妈妈,我难辞其咎!

第三个错误:强制林克上“兴趣班”——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林克结束了一年痛苦万分的幼儿园寄宿生活,我们花了一笔巨额赞助费,为她选择了一所以快乐教育著称的小学,以求心理上的慰藉。

林克不自信、不爱展示自己、不爱动手、上课不发言等弱点,始终是我挥之不去的心病。

林克所在的小学,周二和周五下午没有课程,家长可以给孩子报课外兴趣班。为了帮助林克克服上面的这些弱点,我们又一次在没有征求她同意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给她报了培养动手能力的“清华小小科学家”兴趣班和能锻炼她大胆展示自己的舞蹈兴趣班,利用课外兴趣班继续折磨孩子。

由于上“清华小小科学家”这个兴趣班的孩子很少,老师又特别负责,表示要给每个孩子同等的锻炼机会,所以那些胆小、不爱动手的孩子就成为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林克在这堂课上精神的紧张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林克从一年级开始,就不肯穿裙子,连色彩稍微艳丽一些的衣服也不愿穿,原因是不想让别人关注自己(林克至今还是不肯穿裙子),这是一种多么不自信的表现!而我和所有妈妈一样,希望把女儿打扮得像个美丽可爱的小公主。

我想象着林克每周二下午在学校的课外舞蹈兴趣班上,穿着粉色的芭蕾服和红色的舞鞋,那轻快、优雅的舞姿,一定很美丽。可是林克却这样对我形容自己的感受:“妈妈,你知道我的感受吗?穿那种衣服,感觉跟没穿衣服一样!”

就这样,兴趣班成了林克沉重的心理负担,成了压在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将林克压垮。

第四个错误:轻视成绩,导致成绩不理想——最后的导火索

小学三年级前,我们对孩子的学习很不重视,认为小学阶段应该以体育、音乐、美术等兴趣课程为主。这些兴趣的培养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小学生没有必要学太多知识性的东西。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而我觉得,自己现在工作能力的强弱、生活得是否幸福,和当时的学习成绩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我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心理感受,总是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发,一次又一次地替女儿做出不恰当的选择。

在成绩不重要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林克一、二年级时,课外给林克报了跆拳道、游泳、唱歌、钢琴培训班。游泳报的还是常训班,天天晚上要去训练,要不是后来医生说林克的体质不适宜进行游泳常训,我们还会一直让她坚持下去。

相比之下,对林克的学习情况我们很少过问。二年级时,林克平时测验的试卷上经常出现B、C类成绩,平时的作业本上也经常出现良,甚至是及格,但这些都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就这样,林克二年级时,英语成绩出现不及格,成了全班倒数第一名。随之而来的,还有日益严重的自卑、不合群……

直到这时,我才猛然意识到:为了使孩子在班级里能够得到同学的尊敬,为了孩子的快乐和自信,学习成绩不容忽视。我们虽然不要求孩子每门功课都要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应该努力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并在一门功课上能够出类拔萃。

我终于找到了女儿问题的症结所在:从两岁上幼儿园开始在班级里一直处于弱势,承受着来自能力比她强大很多的同伴的压力,致使性格变得内向、不自信;而作为妈妈的我,非但没有帮助孩子排解压力、舒展个性,反而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导致性格更加压抑。

找到了问题,就等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她自由发展的空间;提高英语成绩,以此为突破口,帮助孩子获得同学的尊敬,建立自信。

林克妈妈提示

1.过早上幼儿园容易使孩子内向、不自信,对性格发展不利;

2.给孩子报课外兴趣班,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3.帮助孩子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 mSbK7ih3d0kQAb3WCwsnNj4Kr9PMvusMAdAVlx2wk1yHfNHFL5PN1Y+5eF0lZPE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