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秘密后屋”里绽放的生命之花

安妮是个犹太小姑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写了两年多的日记,从十三岁写到十五岁。这些日记于1947年正式出版后便引起世界的瞩目。虽然安妮的初衷是想在日记中记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记录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她没想到的是这些日记却震撼了世界的良知,成了纳粹灭绝人性行为的罪证。迄今,安妮的日记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共印刷了三千多万册,同时被改编为话剧、电影、电视剧,向世界展示了在纳粹的铁蹄下善良的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与残害,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期盼与渴望。小小年纪的安妮,其思考之深刻、观察之细致、文笔之流畅、描写之生动确实让人感到可惊可叹。

安妮于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市,父亲经商,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大她三岁的姐姐玛格特。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全面推行独裁统治,猖狂迫害犹太人。于是安妮一家于1933年夏天逃往荷兰避难,落脚于阿姆斯特丹。1940年,德国军队侵入荷兰,将纳粹那套暴政搬了过来。希特勒视犹太人为劣等民族,他要采取“最终的解决办法”,将犹太人赶尽杀绝。1942年7月,安妮一家不得不藏身避难。他们的藏身地点即是父亲奥托掌管的那家公司楼上的“秘密后屋”。在“秘密后屋”里避难的共有八人,除了安妮一家四口,还有父亲奥托的同事范达恩及其妻子和儿子,此外还有牙科医生迪塞尔。

这八个人组成的“避难大家庭”在“秘密后屋”里度过了两年难熬的岁月。虽然有忠诚的朋友们的帮助,但是在纳粹的统治下,他们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小心翼翼地活动在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足够食物的几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时刻担心被人发现,被纳粹抓走。到后来,他们不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时常受到窃贼的惊扰、空袭警报的惊吓、飞机轰炸的威胁。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环境扭曲了人们的心灵,“秘密后屋”里本来温良恭俭让的人也变得敏感、自私,你争我吵,而外面原本忠厚善良的人也被逼得去偷去抢。

“秘密后屋”里的生活并没有使安妮绝望,她坚持读书学习,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盼着有一天能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施展自己的才能,能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她在日记中不但记录下“秘密后屋”里的日常生活,还写下了对时事、对战争、对种族等问题的思考,写下了少女青春期对异性、对友谊、对爱情等问题的看法。在这两年中,安妮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少女。她经过反思学会了宽容与自我批判。可以说,苦难、屈辱、恐惧并没有把这位弱小的女孩压垮,她顽强地要活下去,并且希望将来有所作为。

然而由于有人告密,“秘密后屋”里的八位避难者于1944年8月4日落入纳粹的魔爪。在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安妮的母亲绝食而亡,范达恩先生在毒气室中丧命,范达恩夫妇的儿子彼得在俄国军队逼近时,被逃窜的德国党卫军带走不知死于何处。牙科医生迪塞尔被转送到德国,死在诺恩加梅集中营。被剃光了头发、手臂上烙上号码的安妮、玛格特、范达恩太太被送往德国的贝尔森集中营,三个人均在这里被夺去了生命。1945年4月15日,英国军队解放了这座集中营,可是在这不久之前的二三月份,姐姐玛格特和安妮先后染上了斑疹伤寒,两位花季少女香消玉殒,死后被抛进“万人坑”,以致尸骨难寻。他们八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奥托活了下来。纳粹残忍地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其中有一百多万是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和孩子。

安妮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即便自己死后仍然继续活着!”她的日记让她实现了这一愿望。安妮的日记成了全世界阅读人数最多的十本书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安妮本人也入选荷兰十大伟人之列。她的日记既是对那场战争的控诉,又是让人们对那场战争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历史教材,同时也为当今的青少年朋友认识历史、给自己定位、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提供了可参考的实录读物。正因为安妮的日记是在那样的背景下一个少女的生活和心理历程的实录,所以它的影响和作用超过了同类题材的小说或电影。一个过去的纳粹党员看过依据安妮日记改编的话剧后说:“我曾经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党员,但是在看这出话剧之前,我一直不知道纳粹意味着什么。”“秘密后屋”所在的那栋楼已被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每年有上百万人前去参观,去那个人间悲剧的发生现场缅怀当年的主人公。2007年12月,北京国家图书馆承办了“安妮·弗兰克日记:历史的见证”展览,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了纳粹给欧洲人民带来的苦难与伤害,而对自己的祖国和父老乡亲曾经受过日本侵略者蹂躏的中国参观者来说,展览所引发的思考肯定远远超过了展览本身的内容。显然,全世界人民都应该感谢安妮。

译完安妮的最后一篇日记,看了看时间,日历上是2010年11月29日,座钟上的指针指向上午11点15分。初冬的阳光明媚地照耀在窗前,窗外的小叶梧桐枝叶摇曳,几只喜鹊在树枝间飞来飞去。可是想到这是安妮的最后一篇日记,“秘密后屋”里的人们再过两三天即将被纳粹抓走,不由得泪眼模糊、悲伤万分。我想在当前的和平环境里,我们衣食无忧、备受呵护的孩子确实应该珍惜这种幸福,并且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强盛、为人类的持久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未来的希望在今天的孩子们身上。

史津海 RAwtGPGnrxBYYxo3AvABO867ny5pt6TbnE4ukD6uqJTCUJHN0HF+sQzLVXVrxz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