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权力的文化网络

在《晚清之叛乱及其敌人》一书中,孔飞力(Philip Kuhn)将清朝的衰亡与中华文明的衰落区别开来。 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帝国行政机构在分崩瓦解,但旧秩序的重要基础——地方绅士的权威并未动摇。此论在当时是一个新颖而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因为他从社会深层来分析政治变迁。我引入“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概念,试图进一步拓宽理解一种文明中政治体系的视野,即将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因素包括在内,从而超越十分重要但并不完全的“乡绅社会”和“儒家思想”等概念。

“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模式可以使我们在同一框架中理解晚清社会中帝国政权、绅士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相互关系,并以将这种对文化及合法性的分析置于权力赖以生存的组织为基础,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组织结构方面,文化网络是地方社会中获取权威和其他利益的源泉,也正是在文化网络之中,各种政治因素相互竞争,领导体系得以形成。由于其他职能有赖于这一组织基础,故我首先考虑这一基础。

文化网络由乡村社会中多种组织体系以及塑造权力运作的各种规范构成,它包括在宗族、市场等方面形成的等级组织或巢状组织类型。

这些组织既有以地域为基础的有强制义务的团体(如某些庙会),又有自愿组成的联合体(如水会和商会)。文化网络还包括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如血缘关系、庇护人与被庇护人、传教者与信徒等关系。这些组织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既可以是单一目的的,也可以是功能复杂的,总之,其包容十分广泛。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规范不能用市场体系或其他体系来概括或取代,它是由各种集团和组织交织而成的天衣无缝的一个网络。从外观来看,这一网络似乎并无什么用处,但它是权威存在和施展的基础。任何追求公共目标的个人和集团都必须在这一网络中活动,正是文化网络,而不是地理区域或其他特别的等级组织构成了乡村社会及其政治的参照坐标和活动范围。

华北各组织关系很少是同晶型(isomorphic)的,即很难找出中心及范围完全相同的组织。它们以各种形式相互交叉,其中包括非正式联系中的人际关系等,并在各组织之间起着横向联结的作用。乡村社会中的权力趋向于坐落于较为密集的交叉点上,即文化网络中的中心结。

从历史观点来看,这些中心结在不停地移动,如从村内移到村外,其合作范围亦时大时小。我相信20世纪的变化也引起了中心结的变动,其变动的重要后果之一是村落作为一个结点单位的兴起和衰落。下面我将讨论国家政权在财政和政治上的深入是如何引起这些变化的。 90v90cm6F8/Fvhr42r1aicpt4ATP0IzYKtWJlpbucbHHCaLcU0FE4neyOIINOY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