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2005—2006年,中东和世界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起源于2004年底的伊拉克游击战逐渐成气候,使美国快速稳定伊拉克的愿望落空,开始陷入了困局。

本来美国的伊拉克战争受到全体美国人的支持,但是在兵老无功的情况下,美国国内的反战声浪越来越高。这些反战声音除极少数外,大多是对布什政府无能的抗议,并不反对美国入伊拉克抢油。而在野的民主党因为离政权已久,乘机对当权的共和党清算。在美国,任何政治事件的操作,要看两党中的任何一党是否会在打击对方的过程中得利。有时候利益巨大,两党内斗可以到完全罔顾美国的国家整体利益的地步。而有的时候,如果某件政府的失误不能让在野党自身在选举中获利,这类事件就会在新闻界销声匿迹。伊拉克战争就是前一种例子:由于美国两党的内斗而损害美国国家利益。

在伊拉克战争开打之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曾在美国国会就这场战争的成本和利润进行了推销。按照美国国防部的分析,如果美国可以让伊拉克出油量提高(从每日150万桶到450万—500万桶) ,美国就可以将伊拉克的石油收入三分:一分用来支付美国及盟军的军费开支,一分作为伊拉克新政府的财政开支,一分用来支付伊拉克的重建费用。整个伊拉克的重建当然由美国和英国的工程公司予以实施,如美国副总统切尼掌控、由退休高级将领任职的哈利伯顿公司等等。

臭名昭著的美国靠战争发财的公司:哈利伯顿

套用一句中国的俗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所有的战争,从古到今,都是有利润目的的商业活动。如果无利可图的话,作为选举的敛财高手的美国国会里那一帮议员,怎么会轻易举手赞成呢。所以当美军杀进巴格达时,立即占领的是伊拉克石油部,而放任价值连城的巴格达文物博物馆由世界各地的妙手空空们任拿任偷。

由于美国在联合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推销失败,虽然没有美国人相信萨达姆有核武计划,但美军还是不得不派出大规模的小分队,装模作样到处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连《纽约时报》的著名女记者朱迪丝·米勒都在她的战地报道中“暗示”美军已经发现了证据。

其实,美国人并不在乎这些入侵伊拉克的借口,对他们来说,快速打完仗,不要在报纸上天天读到死人的负面消息就够了,而这正是美国新保守派失策和无能的地方。无知即无畏,新保守派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过低估计了伊拉克人的能力。本来,美国应该在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由中情局栽赃,再让美国收买的伊拉克前高官作假证,就可以“证实”伊拉克确实有未成熟的核计划,让国际社会不得不接受美国事实上已经占领了伊拉克,从而不再在这些无用的出兵理由是非问题上继续争论和纠缠下去。之后,美国再通过游说中国等安理会成员国让联合国授权管理伊拉克事务,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但是,新保守派却傻乎乎地作茧自缚,把本来不在其战争借口中的“建立民主自由的伊拉克”作为了在伊拉克的占领施政的主要目标。而在伊拉克石油分配上,又跟美国的大石油公司集团抬杠。因为有过俄罗斯的经验,这些石油公司集团反对私有化伊拉克石油,认为还不如通过一个傀儡的伊拉克政府更容易办事。而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浓厚,死抱“私有市场万能”的新保守派则坚持主张将伊拉克石油私有化,这一纷争也影响了占领早期的石油政策。

新保守派的另一个失误就是在管理策略上,没有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而是试图在伊拉克的各个宗教和地方派别中去“分清敌我”。如果美军采取挑拨离间和画地为牢的方法,就不需要把有限的军力资源用于对自己利益无关的平乱行动,而可以集中兵力抢占石油资源,保护美国石油公司的员工安全,快速地把伊拉克的石油开出来,抢出去。

美国的政策恰恰相反。美军不断地去逊尼派地区搞“清剿”,又将伊拉克军队解散,把萨达姆的复兴社会党官员从各级政府部门清洗出去,从而把自己变成了为什叶派抢权争利的一个工具。这一方面引起了周边逊尼派国家如沙特和埃及的不满,开始对逊尼派反美武装提供人员、资金和武器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得益的什叶派对美国却并不感激,而是在伊朗的支持下,迅速崛起,为伊朗在未来可能美国发动打击自己的战争中,建立起一个缓冲地带。 icnExy0yh0Z6N8f3JuFwHMWRp06NKvsMhqRND5KCkAlmUNU/1EQS2hp5Yk1XSX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