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朱买臣:覆水难收

朱买臣,会稽郡吴县人,十二个字可以形容他的一生:年少落寞,中年贫寒,晚年富贵。

朱买臣是一个胸有大志而不在乎贫穷的人,引用《三字经》对他的评价,简单明了:如负薪。他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耻笑,一边砍柴,一边大声朗诵诗书。

朱买臣的妻子很是反感丈夫的所作所为,每次和他一起回娘家的时候,都受到姊妹们的嘲笑和白眼,就极力地劝朱买臣不要再那样。

朱买臣没有听从妻子的话,反而更大声地朗读诗书,并且对妻子说:“我命中注定到了五十岁发迹,现在我已经是不惑之年了,距离成功没有几年了,我知道你跟着我受了苦,等我成功以后,会好好地报答你对我的情义的。”

妻子听了,认为朱买臣又在痴人说梦,冷笑道:“跟了你不饿死就是好事了,我哪里有穿金戴银、荣华富贵的福气?我跟着你受够了邻舍的白眼,耳朵塞满了人家的冷嘲热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自从嫁了你可曾吃过饱饭?可曾穿过华衣?看人家衣食鲜活,我却为你蹉跎了岁月,你别提报答我的事情了,爱情和婚姻是要讲究实际的,是要落实到咱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里,如果你真的爱我,报答我,就给我写封休书休了我吧。”

朱买臣听了,心里很是难受,他知道妻子跟自己受苦了,有怨言是在所难免的,但眼看功名富贵已经在向自己招手,怎么这么着急地要离开呢?他苦苦挽留自己的妻子说:“我曾经发过誓言,要一生一世地爱你,答应我,不要离开我,我们再熬几年吧。”妻子却似早已铁了心,头摇得像拨浪鼓。原来她早已“移情别恋”,和邻村的木匠对上了眼。以她的妇人之见,认为木匠走南闯北,有手艺,衣食无忧。如此这般的丰衣足食对她来说已足矣。

于是,朱买臣越是想挽回,妻子就越是铁了心要离开他。无奈之下,朱买臣只好写了休书,与其说是“休妻”,不如说是被“妻羞”。

“不知羞”的妻子得了休书欢天喜地地走了,并且和一个木匠很快就结合到了一起,过起了优哉游哉的小康生活。

历史上很少有这样“休夫”的记载,尤其是这样无厘头的。根据史书,朱买臣的妻子之所以敢以一介农村妇女的身份,反其道而行之,挑战男人的底线,进行前无古人的“休夫”之举,只缘一个“羞”字。她长得不是羞花闭月,却很怕羞。

我们无从判断在朱买臣生活的时代,一个男人在大街上疯疯癫癫地吟诗或唱歌究竟有多丢人,更无从知晓他的行为举止究竟会让他的结发妻子感到多么耻辱多么丢人。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你丢什么都行,就是不能丢人啊。结果朱买臣的妻子羞愧难当,选择离开他投入别人的怀抱,即使朱买臣搬出富贵就要来临的天意加以诱惑,也不能阻挡其离开的步伐。

然而,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变化无常,无法预料。朱买臣的妻子走时是“无怨无悔”,但等回过头再看来时的路时,很快就“有怨有悔”了。原因是朱买臣的努力没有白费,就在他“知天命”这一年,他“天子的命令”果然到了,他被汉武帝“不拘一格”地召到了朝中去做“中大夫”去了。

当然,朱买臣的命运之所以能改变,是因为得到了一个贵人的相助,这个人的名字叫严助。

严助,会稽郡吴县人,严忌之子,本名庄助,《汉书》为避东汉明帝刘庄的讳,把庄助改称严助。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走上仕途,因才华横溢,被汉武帝直升为中大夫。建元三年(前138),东瓯告急,汉武帝派严助持节发兵会稽,浮海相救。建元六年(前135),闽越王郢兵进南越,武帝再派严助带兵支援,不久便搞定了东南动乱的局势。随即被封为会稽太守(后人称赞他为“会稽贤守”)。后侍于内廷(相当于高级顾问),每逢有异事,武帝命作赋颂。

如果不是得到严助的举荐,恐怕朱买臣“五十当贵”的夙愿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当时的朱买臣是通过上书求官走上仕途的。买臣不治产业,鬻柴以给食,虽然时时保持着负薪讴歌的兴致,进京上书的盘缠仍然缺乏。于是他趁着会稽郡年终上计的机会,以上计吏随卒的身份,吃着公粮乘着“顺风车”进了长安。

为了完成“年五十当富贵”的豪言壮语,朱买臣努力地当临时工,顽强地等待天子垂青。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他终于等到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贵客”。

这位“贵客”便是严助严大人。《酷吏列传》中提到,因为二人是老乡,朱买臣得到严助举荐后,汉武帝马上就召见了他。在面试中,朱买臣放开手脚,以滔滔不绝之势讲解了《春秋》和《楚辞》,汉武帝听后,大手一挥,朱买臣的人生从此就是另一片艳阳天了——他被封为中大夫,从此与严助平起平坐。

正是因为和严助的“他乡遇故知”,朱买臣才被不拘一格的汉武帝来了个“金榜题名”,所以,严助在朱买臣的心里就如同“衣食父母”一般。

一年之后,朱买臣随同横海将军韩说等人击破东越,这一次,他达到了仕途的最高峰——直升为九卿之一的主爵都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站在仕途的最高峰后,朱买臣并没有目空一切。他衣锦还乡的时候,依然不忘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他觉得她付出了很多。即使她后来因忍受不了贫穷而改嫁,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他派手下人把前妻和前妻的现任丈夫接到他的“朱府”里,想让他们过上真正衣食无忧的生活。

朱买臣之所以富贵之后仍然不忘这位前妻,是因为前妻狠心离开他后也并非对他无情无义。史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前妻离开他之后,朱买臣仍然打柴唱歌,苦中作乐,有一次在坟地里砍柴时,遇到了来上坟的前妻和她的现任丈夫。前妻见朱买臣可怜,立即把他招呼过来吃喝一顿。这与南宋陆游沈园遇唐婉的“红酥手,黄縢酒”相比,别是一种滋味。早已饿得奄奄一息的朱买臣没有拒绝这顿“嗟来之食”,他不动声色地吃完饭,对前妻的现任丈夫说了声“谢谢”。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朱买臣发迹后,首先想到的便是报答他们两个。

朱买臣原本想帮前妻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反而害了前妻。当年,前妻眼中的朱买臣是一块废弃电池,无法给自己供电,为了不“腐蚀”自己的生命,她寻找了新的电池——邻村的木匠。那木匠的确是块新的电池,使她光鲜了几年,但她着实没有想到朱买臣是一块可以一直充电的蓄电池。覆水难收,朱买臣越是大度想让她过上好日子,她就越感到“羞”,于是,已知羞的她来了个“悬梁自尽”,成了一代烈女。

后有李白《妾薄诗》,不失为精辟的点评:“雨落不上天,覆水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hRanBgf3AYKceUrLVIsWg/DCIZDtqM356xa38bHxuKNEfL420E4kp4T64k/mYI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