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祸福难料

吕后一手打造的“吕氏春秋”被彻底铲除后,废立皇帝成了当务之急。要知道此时的少帝刘恭名义上是刘盈的儿子,但实际上却是“借种”的吕氏血统的人,因此陈平和周勃商量改立谁为新皇帝。

其实新皇帝的正式候选人共有三个人。

候选人一:刘章。

提名原因:第一个吹响反吕号角的人。

优秀事迹:诛吕行动可以说是刘章最先拉开序幕的。他先是在吕后在世时的年会上借用“军法敬酒”计谋斩了一个吕氏家族的小字辈,给了吕氏家族一点颜色看。吕后归西后,吕产和吕禄联合吕氏家族准备诛灭朝中全部大臣,来个宫廷政变,但终因“条件”不成熟而宣告流产。刘章从他夫人吕氏那里知道这件事后,意识到再这样等下去,一旦吕氏真的付诸行动,只怕这天下真的要变成吕氏了。于是他和弟弟刘兴居联手给兄长齐王刘襄写了一封里应外合的密信,并许以事成之后“皇帝之位”侍之。齐王本来就是一个抱负极高之人,再加上“皇帝”这样的职务太诱人了,所以他不顾一切,然后又利用刘氏宗亲的关系,把叔叔刘泽手下的兵马也夺了过去,最终声势浩大地打出了造反的旗帜。

优势:年少有为,敢打敢拼,富有年轻人特有的朝气。

劣势:辈分太小,威望不足,在刘邦的孙子辈中都排到中下游去了。

结论:自古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也。说白了,就是这皇位再怎么轮也轮不到你刘章的身上来。因此,第一热门候选人因“先天条件不足”被排除在外,较为可惜。

候选人二:刘襄。

提名原因:第一个“拉大旗作虎皮”公开反吕的人。

优秀事迹:刘襄被刘章拉下水后,高举“反吕大旗”直接向吕氏“动武”。吕氏家族的两根顶梁柱吕禄和吕产面对刘襄的“兴风作浪”,倒是显得很人道主义,他们也许是知道刘襄虽然联合了刘泽的人马,但毕竟还是有限的,于是派灌婴去“支援”。灌婴也不客气,两军接上头后,就真的来了个大联盟,从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使吕氏家族的人不敢轻举妄动。最终陈平和周勃在宫内给了吕氏家族的人上了最后一堂军事课。就这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把吕氏利益集团彻底给毁灭了。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刘襄功不可没。

优势:刘襄作为刘邦的长孙,又有“牵敌之功”,是入选呼声最高的一位。

劣势:刘襄的“外戚”太强,其舅舅驷钧为人暴恶,和吕后有的一拼。

结论:吕氏因为外戚强大,才横行一时。假若立刘襄为帝,驷钧会不会仗着“国舅”这块金牌打造出第二个“吕氏春秋”来呢?因此,皇帝的又一大热门人选因“家庭作风问题”落选了。

候选人三:刘恒。

提名原因:两大热门人选刘章和刘襄相继落选后,代王刘恒捡了个便宜。

优秀事迹:代王刘恒是当年刘邦后宫第三人薄姬的儿子。这个薄姬当年见戚姬和吕后两人在后宫争得不可开交,她知道这场后宫的战役无论谁胜谁败,她都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当年刘邦立刘恒为代王时,她便以儿子年幼为由,亲自陪儿子去上任了,从而巧妙地避开了后宫之争。到了代地后,他们母子从不张扬,诚诚恳恳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轻易得罪某一个人,也不去主动结交某些人。事实证明,他们这种淡泊名利的做法是很成功的,因为无论朝中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都能确保一方平安。

优势:刘邦众儿子中,现仅存两个硕果,刘恒年龄较长,又有仁孝之名,不愧为君。另外,刘恒的母亲薄姬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从不曾参与政事,没有后患之忧。

劣势:暂无。

结论:刘恒在诛吕行动中虽然寸功未立,却拥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刘邦众子孙中无人能望其项背。因此,“老好人”刘恒一经提名,众人齐刷刷举手,全票通过。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接到一张被录取为“皇帝”的通知书,刘恒也是既惊又喜,于是马上召集僚属进行了一次内部会议。

郎中令张武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大王,现如今朝中重臣都是高祖的旧将,他们身经百战,精通兵法,擅长使用雕虫小技。高祖和吕后相继驾崩,现在他们已诛灭了吕氏一族,正是人生得意之时。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大王不应轻信来使,不可贸然前去京城,要静观其变。”

“先生此言差矣!”中尉宋昌马上站出来反驳。反驳的理由如下:

1.秦朝失政后,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哪一个不想称帝?但最终帝位归刘家,天下人也不敢再存奢望之心。

2.高帝分封子弟为诸侯王,五湖四海都有刘氏封王的踪影,刘氏江山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天下莫不畏惧也。

3.汉朝建立后,废除秦朝苛政,施以仁德,百姓安居乐业,莫不服也。

4.吕后专政,吕家封王何其多,“吕氏春秋”何等威风,然太尉周勃仅凭一人之力,振臂一挥,士兵们皆袒露左臂助刘诛吕,天意归刘,并非人力所能动也。

5.朝中内有朱虚侯、东牟侯这样的宗室大臣,外有吴、楚、淮南、齐、代等强大无比的宗室诸国,朝中大臣想必不敢再生邪念。

6.高祖皇帝子嗣中,只存淮南王与大王健在,大王又年长,且以贤圣仁孝之名如雷贯耳,大臣们顺应民心,迎大王为帝,此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也。

最后宋昌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大王放心地去吧!切莫再多疑了。

好精辟的论述,众人听了皆拍手叫好。刘恒在两种相左的意见之下,也没了主意,于是宣布散会,然后直奔后宫去找其母薄姬商议这件事。知子莫若母,薄姬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他说了一句禅语:“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刘恒不傻,自然明白母后的意思。是啊!人的命运冥冥中自有天意,那么我是不是有当皇帝的命呢?刘恒于是召来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占了一卦之后,说道:“吉,大吉,吉上加吉。王,大王,王上加王。”

刘恒问:“王上加王是何意?”

算命先生答:“王上加王乃皇帝也。”

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刘恒心中稍安,但他天生谨慎,心里还是感到不踏实。于是他决定来一次“投石问路”,派舅舅薄昭去朝中看个究竟,办事之稳可谓是年轻后辈学习的楷模。

薄昭到了京城,得到了周勃的热情招待。周勃的话很简单:诚心诚意迎代王,一心一意为大汉,全心全意为人民。薄昭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又见朝中其他大臣对立刘恒为帝的态度也非常坚决,这才回去如实报告。刘恒吃了一颗定心丸,起程去长安。

长安城外的渭桥边。文武百官齐刷刷地跪了一地,异口同声道:“臣等恭迎代王为帝。”这一刻刘恒感动得热泪盈眶,忙下车答拜。周勃当即献上天子印玺,刘恒推让道:“等到了宫中再议吧!”

到了宫中,当众人拥立刘恒为帝时,他推托了好一阵这才极为“痛苦”地接过了印玺。顿时“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声不绝于耳,响彻云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刘恒入住皇宫的同时,少帝早已被赶下皇帝的宝座。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考虑到少帝年纪太小,一个人去极乐世界未免太孤独、太寂寞了,非刘氏血统的梁王刘泰、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主动”相陪,可谓“仁至义尽”。

当晚,刘恒入住未央宫,正式宣布登基。刘恒便是汉文帝。 ocMKym+ZlTM0hloqHPkunfALVIwOgriqnaFRd7tHK/fYaw2edh7kOhff++Jf6V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