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二首

【原文】

其一

胡人以鞍马为家
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
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
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
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
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
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
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
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
岂知此声能断肠

【注释】

①明妃:王嫱,字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名讳,改称“明君”。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这组诗是为唱和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而作。

②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③推手为琵(pí)却手琶(pá):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奏,琶是右手向后弹奏。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

④亦:也。咨嗟(zī jiē):表叹息。

⑤纤纤(xiān):纤细的样子。洞房:犹指深闺。

⑥下堂:此指宫女被遗弃。

⑦黄云:沙漠上空的云,因黄沙弥漫,连云色也变黄了。此指北方风沙之大。

⑧岂知:哪里知道。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译文】

北方少数民族喜欢骑射,常以鞍马为家,以打猎为生,所以北方精通射猎之人很常见。

那里的泉水甘甜,野草丰美,游牧人时常没有固定居住的地点,鸟儿受惊而飞,野兽害怕被射杀争相追逐而逃。

是谁将汉女昭君嫁给胡人,风沙是无情的,可怜那昭君如玉般娇美的容颜。

从此后孤身一人久居北方,出门很难看到中原人,只能在马背上弹一曲自己创作的《思归曲》,暗自思念故乡。

昭君怀抱琵琶,在右手前后推送的弹拨声中,就算是同行的胡人听了也会感到凄婉叹息。

如此美丽的女子却要流落天涯,最终老死在他乡,而她曾弹奏的琵琶曲,早已流传到了汉宫家。

汉宫里的宫人争着弹奏那支琵琶新曲,只因心中的遗憾怨恨早已深深浸入其中,琵琶所弹奏出来的声音显得更加凄苦。

深宫女子纤细的玉手依赖弹拨琴曲活跃在闺房之中,她们只知道学会了弹拨琵琶,就轻易不会被遗弃。

可她们不明白黄沙漫天出塞路的痛苦,哪里知道这琵琶声的悲伤,竟能令人痛断肝肠!

【赏析】

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组诗作品,共两首,也是欧阳修唱和作品之中的得意之作。

开篇描写了胡地之人游牧生活的居无定所、骁骑善射的凶悍粗野,以及漫天飞沙的恶劣环境,很显然这一切与汉宫的优渥环境大不相同。接下来引出昭君远嫁出塞匈奴的流落之苦,又描写了明妃当时弹作《思归曲》的缘由,以及后来传到汉宫,被众多宫人模仿弹奏那一首琵琶新曲,希望能够得到皇帝恩宠。诗中用“推手为琵却手琶”句,生动刻画了明妃满腔哀思,信手成曲的感人画面,就连胡人听了“亦咨嗟”不已。

全篇通过宫女“不识琵琶曲中意”,来暗寓朝臣居安不思危的现象,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

【原文】

其二

汉宫有佳人
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
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
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
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
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
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
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
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释】

①佳人:此指王昭君。

②单(chán)于国:指匈奴。单于:匈奴的首领。

③画工:指毛延寿等。据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传说汉元帝后宫佳丽太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名籍已定。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等皆同日弃市。

④夷狄(yí dí):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这里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各民族。

⑤莫怨:不要怨恨。东风:春风。

【译文】

汉宫里有一位美貌又有才情的佳丽,起初皇上并不认识她。

直到有一天,她奉命随着汉使出塞,远嫁给匈奴国君。

汉元帝此时才发现她的美貌天下无比,然而一旦失去,想再得到实属不易。

虽然天子发怒可以把画工杀死,可是这对于失去美人之事又有什么补益?

原本眼睛耳朵所能触及的美丑,尚且不能分辨清晰,又怎么能够制服万里之外的夷狄?

以往汉代的“和亲”实在是笨拙之计,女子千万不要再用容貌炫耀自己。

犹记得明妃离去时泪眼婆娑,那无比伤心的泪水洒向枝头的花蕊。

就像日暮黄昏之时狂风四起,风起花落,不知自己将要飘向哪里,落入谁的家中去。

容颜高于她人的女子,多有不幸的命运,不要怨恨春风无情,只能是自己独自叹息。

【赏析】

本诗中描写了昭君从被选入宫,到远嫁胡人的过程,以及汉元帝痛失美人后,随即不容分说,怒杀画工毛延寿等人的行为,抨击了汉元帝有眼不识金镶玉、美丑不辨的愚拙。由此达到了“借汉言宋”的目的,讥讽当朝统治者不能知人善用,致使贤才憾恨流失的社会现象。以小见大,理喻其中。

这是组诗作品,两首诗叙事、抒情、议论交错而出,转折跌宕,而又能自然流畅,形象鲜明。虽流传至今,但依然不失其诗味,不愧是“昭君”题材作品中的传世佳作。 1Hd5rSOB1fAXyPPA3OdWeKYwPVZMgOYoTbl7t3TDVjVBWHE3IYo+ukT9klYmpn1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