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01课

形象

以貌取人是本能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这真的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走在路上,谁都难免会对容貌出众的人多看一眼;靠近橱窗,谁都难以忽视在阳光下璀璨发亮的钻石;挑选物件,谁都会在同质同价的基础上去选外观最时尚的……选美、赏物的习惯是人的一种本能,无可厚非。

身处在这个万花筒一样的世界,没有人敢去否认“颜值”的力量,即便内有蕴藏黄金的王国,也需要这个华丽的大门,吸引人去挖掘和探索。

至于那些痛心疾呼“沉迷肤浅华丽的外壳,不寻求内涵的价值”的批判者,不能说认知完全错误,只能说太过极端。有谁说过,美丽的外表和优秀的灵魂不能共存吗?

微博上盛行这样一段话:“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理性感性寄于声线,真诚虚伪映在瞳仁;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衣着显审美,发型表个性。职业看手,修养看脚,穷会从全身散发出来。”

这段话无疑道出了四个字——相由心生,你的内在是什么样,你的生活是什么层次,都写在了你的外表上。英国女王曾在给威尔士王子的信中写道:“穿着显示人的外表,人们在判定人的心态,以及形成对这个人的观感时,通常都凭他的外表,而且常常这样判定,因为外表是看得见的,而其他则看不见,基于这一点,穿着特别重要……”

看到这里,我们或许才能真正理解王尔德说过的那句话:“只有浅薄无知的人,才不以貌取人。”因为,浅薄的人缺少充分解读外在信息的能力,无法觉察到事物背后的真相。这就好比,审视一个人内心是否纯善、有无修养,不是去关注那些大是大非的问题,而是透过不起眼的细枝末节,以微见著。

越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女人,越重视自己的颜值和形象管理。因为她们知道,在这个匆忙的时代,没有人有时间、有义务、有耐心透过邋遢的外表,去探究一个女人内在的优秀。事实往往都是,先用优雅得体的外表赢得他人的好感,为自己争取被深入了解和认可的机会。

我们不鼓励女人成为“花瓶”,只是强调外在美与灵魂美的结合。女人不该忽视自己的外在形象,以美好的样子示人,以美好的样子悦己,是对自己的认可与负责,也是在为自己积攒软实力。毕竟,人类是视觉动物,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总是对美的事物产生好感。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也是无法改变的人类脑部皮下组织的自然运作反应。

外表决定第一印象

美国总统林肯曾因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举荐的一位阁员,尽管对方才识过人。朋友愤怒地指责林肯太以貌取人了,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天生的脸蛋负责。然而,林肯却给出了这样的理由:“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是不是觉得这番话似曾相识?曾有人说过,女人25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25岁之后的容貌是自己修炼的,精致美好的形象、举止投足的优雅、运筹帷幄的机敏、谈笑风生的智慧,都是靠后天习得的。岁月会带走青春的容颜,但智慧、优雅却是为女人持续增值的软实力。

在人际交往中,亲近的人之间永远是“近因效应”发挥作用,而陌生人之间却是“首因效应”在发挥作用。比如,在说起家人、孩子、伴侣时,我们谈论的事件和感受多半都是近期发生的,因为近期的信息在短时记忆里更清晰;说起一个不太熟悉的人,我们谈论的往往是最初见到TA时发生的事,以及TA给你留下的印象。

第一印象有多重要呢?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下面的4个人同时在路边搭车:

·A:戴着金边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

·B:打扮洋气、身材出众的年轻女孩

·C:拎着塑料袋、满脸疲惫的中年妇女

·D:染了彩色头发、穿着邋遢的男青年

结果显示,青年学者、年轻女孩搭车的成功率很高,中年妇女稍微困难一些,至于那个男青年,基本上没什么人愿意载他。这也说明,不同的外表象征着不同的人,随之也就有不同的际遇;给人留下什么样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后续的交往顺利与否。

当你出现在一个陌生人的面前时,蓬头垢面、穿着邋遢,你如何让对方相信,你在生活中是一个精致的、体面的、对自己有要求的女人?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全都写在你的外表上了。反之,当你与人初见时,穿着精致、举止优雅、言谈有礼,周身散发出优雅自信的气息,对方感受到的你就是一个爱自己、爱生活的女人。

第一印象往往能够激起我们情感中最强烈的部分,就像照片一样,把我们的情绪定格在那一刻。第一印象是来自本能的,包含的信息也很重要。人们往往透过第一印象去决定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塔夫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纳利尼·阿姆巴迪认为,这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形成的一种快速决定环境危险与否的潜力。

形象是华丽的战袍

当下,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不惜投入时间和金钱,去参加形象管理的培训课程,它们几乎成为高层次女性必不可少的修炼课。某知名机构的一位形象顾问坦言:“美好的形象不一定能保证换来成功,但不得体的形象注定会失败。一个女性的颜值,其实也间接透露着她的能力,我还没有见过一个成功的女性是邋遢的,那些活得很精彩的女性,都有美的本事。”

话说得很直接,也很中肯。一个女人未必要长得美若天仙,但必须有管理形象的能力。她的形象是精致讲究,还是邋遢将就,直接反映着她对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作为职场女性,形象更是一块有力的敲门砖。

美国著名形象设计师莫利,曾经对100家大型企业的总裁进行访问,结果显示:“97%的总裁认为,展示出自己形象魅力的人会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95%的总裁相信,不合适的穿着会使面试者更容易遭到淘汰;93%的总裁表示,绝不会用不懂穿着的人做自己的助手。”

Fiona工作能力很强,与同事的关系也不错,每个月拿着不菲的薪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太忽视自己的形象,向来都是素面朝天,不修边幅,说话也是直来直去。领导对她的能力是很认可的,但唯独有一件事,让她心里很别扭。

每次有行业内的大型交流会议,领导都不让她去,而是让其他同事代表公司出席。她想不明白:我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老板也知道,为什么不派我去?难道我的资历不够作为公司的代表么?那些被派去的同事,也没见得比我更优秀吧?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后帮Fiona揭开谜底的是她的新助理。那女孩刚刚大学毕业,说话有时不太谨慎,但也正因为此,她才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实话:“Fiona姐,你长得也挺好看的,干嘛不多打扮打扮呢?你看阿丽,就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可打扮得跟客户经理似的,好几次都被没有见过面的客户误认为她是你呢!”

Fiona时常提醒女助理要注意言行,很有耐心地引导她。可这一次,她倒是感谢这个年轻女孩的直言,让她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旁观者都看得出来,是自己在外表上输了一截,而非工作能力的问题,可谁会开这个口告知呢?

每次遇到重要的事情,老板都会安排其他人去,包括新助理提到的那位女销售,因为老板也担心客户会“以貌取人”,倘若客户看到不修边幅的自己,极有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家不注意形象、不专业、不敬业的公司。

Fiona沉思了许久。这些年,她一心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根本没有去思考个人形象的问题,况且她认为自己就是凭能力上来的,不愿意把自己打扮成“花瓶”。而今,她豁然开朗,打扮自己不等于不敬业,树立一个好形象才是给自己打造了一块金字招牌。对于职场女性而言,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资本,但形象也是助力成功的资本。 XcAFAu/Wi4vwy9ffj1/n37AOwxph6hCADTxKXolvwb2sxJUhlyKIcqhOGpcvS+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