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二

【1】为人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鲜矣。何以言之?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 ,粟麦盈囷仓 ,金帛充箧笥 ,慊慊然 求之犹未足,施施然 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然不知以义方 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自于数十年中勤身苦体以聚之,而子孙于时岁之间奢靡游荡以散之,反笑其祖考之愚,不知自娱,又怨其吝啬,无恩于我,而厉虐之也。始则欺绐攘窃,以充其欲;不足,则立券 举债于人,俟其死而偿之。观其意,惟患其考之寿也。甚者至于有疾不疗,阴行鸩毒,亦有之矣。然则向之所以利后世者,适足以长子孙之恶而为身祸也。顷尝有士大夫,其先亦国朝名臣也,家甚富而尤吝啬,斗升之粟、尺寸之帛,必身自出纳,锁而封之。昼而佩钥于身,夜则置钥于枕下,病甚,困绝不知人,子孙窃其钥,开藏室,发箧笥,取其财。其人后苏,即扪枕下,求钥不得,愤怒遂卒。其子孙不哭,相与争匿其财,遂致斗讼。其处女 蒙首执牒,自讦于府庭,以争嫁资,为乡党笑。盖由子孙自幼及长,惟知有利,不知有义故也。夫生生之资 ,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使其子孙果贤耶,岂蔬粝布褐不能自营,至死于道路乎?若其不贤耶,虽积金满堂,奚益哉?多藏以遗子孙,吾见其愚之甚也。然则贤圣皆不顾子孙之匮乏邪?曰:何为其然也?昔者圣人遗子孙以德以礼,贤人遗子孙以廉以俭。舜自侧微积德至于为帝,子孙保之,享国百世而不绝。周自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积德累功,至于武王而有天下。其《诗》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言丰德泽,明礼法,以遗后世而安固之也。故能子孙承统八百余年,其支庶犹为天下之显,诸侯棋布于海内。其为利岂不大哉!

┃ 今译 ┃

作为祖辈,没有不希望能够造福后代子孙的。但是,能够真正造福子孙后代的,却很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今天那些为后代子孙谋求福利的人,只懂得多积累钱财留给他们。田地阡陌连绵,房产、商铺遍布街巷,粮食堆满了粮仓,金银首饰装满了箱子。即便这样还嫌不够,仍然在苦苦谋求,这样他们心里面才得意地以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享用不尽。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更重要的是用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后代,用礼法来管理家庭。他们自己几十年辛苦积累下来的财富,却被子孙们在短时间内就挥霍殆尽,而且子孙们还反过头来嘲笑他们愚蠢,不知道享受,甚至还埋怨祖辈吝啬小气,对自己不好,就虐待他们。很多子孙都是从欺骗盗窃祖辈财物开始,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够的时候,再向他人立券借债,打算等到祖辈死后再来还债。仔细考察这些子孙们的心思,就发现他们只是害怕长辈长寿。更有甚者,长辈有病不但不给他治疗,反而暗中下毒。这样一来,那些原来想着为后辈谋求利益的长辈们,不但助长了子孙的恶行,也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先前有一个士大夫,他的先人也是本朝名臣,家里非常富有,但却非常吝啬,就连一斗米、一尺一寸的布,都要亲自经手,锁起来封存好。白天把钥匙带在身上,晚上把钥匙放在枕头下边。后来他得了重病,不省人事,他的子孙们趁机偷走他的钥匙,打开密室,找到存放财物的箱子,偷走里面的金银财宝。后来,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马上就去摸枕头底下的钥匙,发现钥匙不见了,就愤怒地死去了。他的子孙们不但没有为他的死感到伤心,反而相互争夺、藏匿财物,甚至打斗、诉讼。就连没有嫁人的女孩子也蒙着头拿着状纸,在公堂上喊冤叫屈,为自己争夺嫁妆。这些事情都沦为乡里的笑柄。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些子孙从小到大,只知道有利益,而不知道有道义的存在。生活中所必需的钱财物资,当然是人所不能没有的,但是不要过分去贪求。过分贪求钱财,很少不成为累赘的。假如子孙们真的有贤能之才,难道他们连粗食布衣都不能求得,而要冻死饿死在路边吗?假如子孙没有贤能之才,即使金银财宝堆满屋子,又有什么用呢?因此,祖父们积累财富留给子孙们,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难道古代的圣贤们都不关心他们的子孙是贫穷还是富有的吗?有人问:“那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以前的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是德性和礼仪,贤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是清廉和俭朴。舜出身卑微,却能够努力修养积德,终于成为帝王,他的子孙们继承了他的高尚品德,统治国家历经百代而不灭亡。周朝从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开始修德积功,到了周武王的时候,终于推翻殷商,夺取了天下。《诗经》里面说:“周文王遗留下伟大的谋略,保护了子子孙孙。”这是说周文王积累了恩德,申明礼法,而且传给了子孙后代,使得国家安定稳固。因此,他的子孙后代能够统治国家八百余年,而那些旁支庶子,也被分封为显赫的诸侯,遍及海内。他们留给后代子孙的利益难道不大吗?

┃ 简注 ┃

①坊曲:市街里巷的通称。

②囷仓:储藏粮食的仓库。

③箧笥:这里指大小箱子。

④慊慊然:不满的样子。

⑤施施然:徐徐而行,得意的样子。

⑥义方:指做人的正道,后来指家教。

⑦券:契据。

⑧处女:未出嫁的女子。

⑨生生之资:生活必需品。

┃ 实践要点 ┃

作为家里的长辈要留给子孙后代什么呢?是丰厚的财富,还是温良敦厚的家风。这一则故事很明显告诉我们是后者。如果家长看重的是钱物,那么子孙也会受到影响,从小耳濡目染,就容易起一颗争利之心,甚至还要为了一点利益去谋害亲情。可是,钱也不是没有用处,特别是今天的商业社会中,财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易经》讲“厚德载物”,没有好的德行,是守不住那些财富的。在这个意义上,留给子孙最好的财富就是优良的家风家教,他只要有好的品德,他就能创造财富,守住财富,用好财富。

【2】孙叔敖 为楚相,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邱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可长有者唯此也。”孙叔敖死,王以美地封其子。其子辞,请寝邱,累世不失。

┃ 今译 ┃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他临终的时候告诫儿子说:“楚王多次要给我封地,但我都不接受。我死了之后,楚王就会赐封土地给你们,你们千万不要接受肥沃的土地。楚越之间有一个地方叫寝邱的,那里的土地贫瘠而且地名也不好听,能够长期拥有的土地,只有它了。”孙叔敖去世后,楚王果然要把一块很好的地赐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坚决不要,而向楚王请求赐封寝邱,结果好几代人都保有这一块封地,而没有被人侵夺。

┃ 简注 ┃

①孙叔敖:春秋时楚国期思人。

┃ 实践要点 ┃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孙叔敖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这世上有时候看起来是一件吃亏的事情,但到最后却能转化为一种福报。所以,有时候我们在处理生活或工作中的事务时,当不涉及大的原则问题,有时候吃一点亏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吃亏是福,不争是一种处世智慧。

【3】汉相国萧何,买田宅必居穷僻处,为家不治垣屋 ,曰:“令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无为势家所夺。”

┃ 今译 ┃

汉代的宰相萧何购买田产房屋,一定会挑选位置偏僻的地方,而且他们家也从来不建造那些高宅大院。萧何说:“假如我的子孙后代贤能,他们就会效仿我俭朴的作风;即便他们不贤能,田产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大家族夺取。”

┃ 简注 ┃

①垣屋:有围墙的房屋,这里指高宅大院。

②令:假如,如果。

【4】太子太傅疏广 乞骸骨归乡里,天子赐金二十斤,太子赠以五十斤。广日令家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相与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何,趣 卖以共具 。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 、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大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 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盖其过而生怨。”

┃ 今译 ┃

太子太傅疏广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皇帝赐给他二十斤黄金,太子又赐给他五十斤黄金。疏广让家里人摆酒设宴,请族人、朋友和宾客一起吃饭娱乐。他好几次询问家里人黄金还剩下多少,让家里人把黄金变卖掉来置办酒席。这样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们偷偷地跟他所敬重和信任的兄弟和家族中的老人说:“子孙们都希望老人还在世的时候,家里面能够置办一些产业的基础。现在每天宴请花费那么多,家里的积累都快要花完了,他应该会听从你们的劝说,你们应该劝说他置办一些田产房宅。”家族中的长者就在闲暇的时候把子孙们的意见告诉疏广。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懂得为子孙们打算吗?只是家里面本来已经有田产和房屋,只要他们能够勤俭持家,就足够他们的吃喝穿戴,生活上能和普通人一样。现在再给他们增添一些家产,好像是有赢余,但是这样就容易让子孙们懒惰懈怠。即便是贤能的人,财产多了也会让他们丧失奋发向上的志向;如果是愚蠢的人,财产多了只会因为放纵而增加他们的过失。况且,有钱的人,更容易招致别人的怨恨。我没什么可以再教化子孙的,只是不愿意再去增加他们的过失,也不愿意让他们成为别人怨恨的对象。”

┃ 简注 ┃

①太子太傅疏广:太子太傅,东宫官职,职掌为以道德教化太子;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人。

②趣:催促。

③共具:摆设酒食用具。

④昆弟:兄与弟,这里泛指同族兄弟一辈。

⑤顾:但是,只是。

┃ 实践要点 ┃

与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是疏广对待金钱的态度,但是它背后是疏广对于金钱容易侵蚀人性的一种警惕,他怕自己的子孙会因为这些财富而变得懒惰懈怠,失去奋发上进的志向。他的用心不可谓不深切良苦呀!

【5】涿郡太守杨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 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 今译 ┃

涿郡太守杨震,秉性公正清廉,子孙们经常是蔬食步行。杨震有些好友和同族长者,想要为他增添家里的产业,杨震始终不肯。他说:“让我的儿孙后代被世人称为清廉官吏的子孙,将这样的美名留给子孙们,这不是更厚重的家产吗?”

┃ 简注 ┃

①故旧:旧友。

【6】南唐德胜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周本,好施。或劝之曰:“公春秋 高,宜少留余赀以遗子孙。”本曰:“吾系草,事吴武王,位至将相,谁遗之乎?”

┃ 今译 ┃

南唐德胜将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周本,乐善好施。有人劝说他:“您年纪已经这么大,应该多少给子孙们留下些财产。”周本回答说:“我当年穿着草鞋跟随吴武王,后来官至将相,当年又有谁留下财产给我呢?”

┃ 简注 ┃

①春秋:这里指年龄。

【7】近故张文节 公为宰相,所居堂室,不蔽风雨;服用饮膳,与始为河阳书记 时无异。其所亲或规之曰:“公月入俸禄几何,而自奉俭薄如此。外人不以公清俭为美,反以为有公孙布被之诈。”文节叹曰:“以吾今日之禄,虽侯服王食,何忧不足?然人情由俭入奢则易,由奢入俭则难。此禄安能常恃,一旦失之,家人既习于奢,不能顿俭,必至失所,曷若无失其常!吾虽违世,家人犹如今日乎!”闻者服其远虑。此皆以德业遗子孙者也,所得顾不多乎?

┃ 今译 ┃

最近去世的张文节公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居住的房屋破旧不堪,无法遮蔽风雨,而穿衣吃饭,和他担任河阳书记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他身边亲近的人就劝他说:“您一个月的薪俸那么多,而自己生活却这么俭朴。外人不但不把您的清廉俭朴视为美德,反而以为你是像公孙弘那样的欺世盗名之徒。”文节感叹说:“以我今天的俸禄,即使是想要王侯贵族一样的享用,又有什么难的呢?但是,我知道人从俭朴变成奢华是很容易的,但从奢华变成俭朴就很难了。我现在这样的俸禄又怎能一直持有呢?如果一旦失去了,家里人已经习惯了奢华的生活,不能习惯俭朴,那么最后必然会流离失所。何不就保持这样的生活习惯,即使我离开人世,家人们还是能够像今天一样生活。”听到他这番议论的人,心里面都非常佩服他的深谋远虑。这些都是将德业留给子孙们的做法,难道他们的子孙得到的财富不多吗?

┃ 简注 ┃

①张文节:张知白,宋代清池人。

②书记:在官府中主管文书的人员。

┃ 实践要点 ┃

居安乐而思困顿,这是张文节的处世智慧。快乐对于人来说是有不同层级的,在饥饿的时候有一餐饱饭会使我们快乐,在伤心失意时亲人的一个拥抱也会使我们欣慰快乐,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也会使我们快乐,等等。享用珍馐美味,当然能够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可是这种快乐是最低级别,当我们的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便不应当一味追求奢华,而是应该保有初心,去考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况且,张文节讲得对,人们的生活从俭朴变成奢华是容易,而从奢华转变为俭朴却是困难的,何不一直保持当下的状态更为简单舒心呢?

【8】晋光禄大夫张澄 ,当葬父,郭璞 为占墓地曰:“葬某处,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某处,年几减半,位裁乡校,而累世贵显。”澄乃葬其劣处,位止光禄,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孙昌炽,公侯将相,至梁陈不绝,虽未必因葬地而然,足见其爱子孙厚于身矣。先公既登侍从,常曰:“吾所得已多,当留以子孙。”处心如此,其顾念后世不亦深乎!

┃ 今译 ┃

晋朝的光禄大夫张澄要安葬自己的父亲。郭璞为他占卜墓地的时候说:“你的父亲如果葬在这里,你可以活过百岁,官可至三司,但是子孙后代却不会兴旺,如果葬在另一个地方,你的寿命将减半,而且也只能担任乡学小官,但子孙后代却会成为显贵。”张澄选择将父亲安葬在第二个地方。果然,他只做到光禄大夫,活到六十四岁就去世了,但是他的子孙却兴旺发达,官至公侯将相的,直到梁朝、陈朝的时候都有。即使这些未必是墓地的原因,但是从中可以见到张澄爱子孙胜过爱自己。先父官至侍从的时候,常常说:“我自己得到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应该留一些福禄给子孙后代。”他考虑得这么长远,顾念后世之情不是很深厚吗!

┃ 简注 ┃

①张澄:张惠绍之子,南朝梁时义阳人。

②郭璞:字景纯,晋河东闻喜人。 WebxA1VvMlV4U4+/vbG3uCVXPw4F8vQtFIXtCAVoLtmVDk2lr8r9vaDlP6asZK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