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商周的中医记载

甲骨文上有故事

甲骨文是中国出土的最早的文字,殷墟出土的16万片甲骨上面,有几百片记录了多种疾病的信息,大都是按生病部位命名的,比如,疾首、疾目、疾齿、疾腹,等等。

有的疾病用部位可能不好命名,则根据它的主要病症特点,起了专门的名字,比如,疥、蛊、龋等。

甲骨文本身是象形字,很有趣,比如,蛊这个字甲骨文是这样:

意思就是肚子里有虫子了。

还有个很形象的甲骨文长这样:

表示牙齿上有洞,就是蛀牙了,这个字就是龋齿的“龋”。

这个发现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关于龋齿最早的记载。

到了周朝,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里也提到过不少疾病。比如,《尚书》《周易》《周礼》《诗经》里面体现了对发热、昏迷、浮肿等病症的认识,这些书里面提到过至少几十种病名。

也正是从周朝的这些典籍开始,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分类越来越具体。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提到了几十种固定命名的疾病,比如,传染病:疫、蛊、疟等;还有精神性疾病:狂、痴;以及其他各种病:痔、风、惑、痹、瘘,等等。

《左传》还记载了驼背和远视眼:“有陈豹者,长而上偻,望视……”意思是陈豹这个人呢,长的个子挺高,但是驼背,而且还是个远视眼。

另外一部史书《左传》,里面也因为记述历史而记录了很多疾病,非常有意思,比如,记载了当时有脱发这个病,得病的是春秋名人、楚国宰相孙叔敖。

这些记载表明,当时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已经远比甲骨文大而化之的归类要更明确具体。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古代天文历法大发展的时期。古人明确意识到天象、气候、四季节气变化,以及特殊地区的自然环境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周礼》提到的“疾医”这个官职:“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春时有痟首疾, 夏时有痒疥疾, 秋时有疟寒疾, 冬时有嗽上气疾……”

疾就是流行性疾病,意思是一年四季都有一些流行性疾病传播,春天流行这种,夏天流行那种,秋冬又分别流行不同的疾病。

认识疾病的下一步就是治疗。商周时期常用的治疗方式有食疗、药疗、酒剂、针刺、火灸,还有用砭石按摩肚子治疗肚子疼,用艾灸治病、止痛。

艾灸就是艾叶制成的艾条艾炷,点燃之后像一个粗大的雪茄烟,然后拿着这个超级大号的“雪茄烟”靠近人体特定部位加热,从而缓解患者病痛。

《周礼》还记载了专门治疗溃疡的外用腐蚀药:“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五毒可以理解为五种有腐蚀性的外用药,用以消毒溃疡创口。这就是比较早的,用文字记载的“以毒攻毒”。 cA2/VIDEENOC40MaogJHmVhmLr1fs6S9DWo33uK2fRKcmCKWSFdDW3yTwbj+fZk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