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百二十四回
“高分子化学之父”,
生物大分子起步

从某种角度说,世界是由信息、物质和能量组成的。其中,信息是魂,物质是魄,而能量则是驱使魂魄独自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力量。若从人类文明角度看,物质的主体又是材料。随着社会的进步,材料已越来越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信息、材料和能量就成了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若从高科技角度看,又可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材料的种类很多,按不同标准可得到不同的分类。若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分类的话,就可分为3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等)和高分子材料。这里“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高分子材料,或曰“构成材料世界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分子化学的核心。而本回主角则是“高分子化学之父”,由此可知他对科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受益于他的成果,仅仅半个多世纪后,高分子材料就与金属材料并驾齐驱,甚至在年产量(这里指体积)上已超过了钢铁,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从科学角度看,他提出的高分子聚合物(简称高聚物)结构理论以及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为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促进了全球塑料工业的迅速成长。至今,他的理论还在不断推动着相关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他的高聚物分子设计思想,仍是研制新结构、新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基础和指南。为表彰他的开拓性贡献,诺贝尔奖委员会1953年授予了他诺贝尔化学奖。

以上文字当然不只是想说明本回主角很厉害,其实还想借机普及一下材料科学特别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一提起材料,许多人可能就会联想起破铜烂铁等“傻大黑粗”的东西。就算提起高分子,也可能有人会不屑道:“塑料拖鞋而已!”伙计,这些印象其实都是过时的偏见。如今的材料大家庭,早已今非昔比了。若按化学组成分类,则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若按物理性质分类,便有高强度材料、耐高温材料、超硬材料、导电材料、绝缘材料、磁性材料、透光材料、半导体材料等;若按凝聚态分类,则有单晶材料、多晶材料、非晶态材料、准晶态材料等;若按物理效应分类,则有压电材料、热电材料、铁电材料、光电材料、磁光材料、激光材料等;若按用途分类,则有建筑材料、研磨材料、耐火材料、耐酸材料、电工材料、光学材料等;若按组成分类,则有单组分材料、复合材料等;此外,还有以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材料。伙计,咋样,单凭这些又酷又炫的名词,材料科学的“高大上”和“白富美”就已跃然纸上了吧。

其实,大千世界,材料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你每天的吃穿住行都会碰到诸如金属、橡胶、磁性、光电等材料,小到一根针、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信、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的身影,甚至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阶段,也是以所使用的典型材料为依据来划分的:300万年前,人类祖先以石头为工具,故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前,人类祖先加工石器,使之成为器皿和工具等,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进入铁器时代;18世纪开始进入钢铁时代;20世纪中叶,进入金属材料时代;随后,便是如今的高分子材料时代。

所谓高分子材料,顾名思义,就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的材料,又称为聚合物材料。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又叫大分子,这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往往是几万甚至几十万,而普通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则只有近千。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都由许多不同的单体聚合而成,即由千百个原子以共价键方式相互连接而成。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虽很大,但其结构很简单,即各单元以线型或体型结构方式重复连接而成。具体地说,若普通分子像小球,那高分子就是由这些球连成的链条,就像一根50米长的麻绳,有些高分子长链之间又有短链相连接,从而形成网状。由于高分子间存在引力,这些长链不但各自卷曲还相互缠绕,所以就形成了既有一定强度又有适当弹性的固体。此外,因为分子很大,其长链一头受热时,另一头还未被加热,故在熔化前高分子有一个软化过程,这就使得高分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正是这种内在结构,使得高分子材料具有包括绝缘性等在内的优良特性。

高分子化合物的种类繁多,若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两类;若按性能分类,则可分为塑料、橡胶和纤维三类。从性能上看,高分子化合物通常都处于固体或凝胶状态,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较好的绝缘性和耐腐蚀性、较好的可塑性和高弹性,并且几乎无挥发性。此外,高分子化合物与普通分子化合物的区别,还体现在溶解性、熔融性、溶液的行为和结晶性等方面。如今,常用的高分子化合物,都是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先制得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再经聚合反应而得。聚合反应主要有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两类,简称加聚和缩聚。

高分子化学又称高分子科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应用、物理化学、加工成型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高分子化学”听起来虽很唬人,但它一直就与人类密不可分。比如,自然界的动植物包括人体本身,其实都是高分子材料。但另一方面,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高分子材料的科学本性几乎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棉、麻、丝、木材、淀粉等都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直到20世纪初,经过本回主角等的共同努力才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实际上,1930年左右,主角发现了高分子稀溶液的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引发了定量测定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高潮;1932年,他出版了首部高分子巨著,从而诞生了高分子化学,特别是他发现了“高分子具有重复链节结构”,找到了高分子合成的简便方法,从而使得高分子理论、应用和产业都获得了飞跃发展。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刺激了高分子化学的迅速发展,德国首先合成了橡胶等;战后,由于消费品需求的大增,高分子化学更走上了快车道。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天然高分子的利用与加工、天然高分子的改性、人工合成高分子的生产和高分子科学的建立4个阶段;而本回主角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3阶段和第4阶段。

至此,本回不但科普了高分子化学,还借机说清了主角的代表性贡献。下面开始介绍他。可是,不知何故,也许是因为过于低调吧,作为一位著名的材料科学家,主角留下的材料却相当稀少,甚至其生平材料都不够完整。此外,他在科研之外,还做了许多事情,但都不太成功,可见,他只是块科研材料。实际上,他最终能取得如此成功,确实相当不易:一方面,他不得不孤军奋战10多年,长期面对当时主流学术界的否定和质疑;另一方面,其祖国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也从多方面严重破坏了他的科研工作。

好了,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就在毕加索和鲁迅诞生那年,准确地说是1881年3月23日,本回主角赫尔曼·施陶丁格诞生在了德国莱茵河畔沃尔姆斯的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家里。所以,主角从小就受到各种哲学思想的熏陶,对新生事物感觉很敏锐;在科学推理和逻辑思维方面不易被传统观念束缚;善于从复杂事物中找出头绪,发现要点,提出新观点等。

中学期间,施陶丁格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植物和花卉方面,故17岁中学毕业后,他就考入了达姆施塔特大学植物学专业。不过,他好像与植物专业无缘,因为他后来竟莫名其妙地离开了该专业。原来,有一位“颇有科学见地”的朋友向他父母进言,建议让主角先打好化学基础然后再进入植物学领域,于是,父亲便将朋友的建议从哲学高度提升为“学好化学,可为植物学打基础”。严格说来,这个建议确实不太靠谱,因为在当时化学与植物学几乎不搭杠。但幸好,施陶丁格信以为真,于是便歪打正着地转入了化学专业,从此便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看来,这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吧。更奇妙的是,主角与植物学还真有更深层次的缘分:一方面,他后来娶了一位植物学家太太;另一方面,他还与太太合作打通了化学与植物学间的壁垒,证实了“植物分子是典型的天然高分子”,这也算阴差阳错地验证了父亲的观点吧。

离开植物学专业后,施陶丁格先后转入了慕尼黑大学和哈勒-维腾贝格大学,一门心思地学习化学。其间,其思想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化学教授弗兰德的深刻影响,他的学习从此变得非常刻苦。22岁时,在弗兰德教授的指导下,他获得了学士学位。接着,他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学,拜师于著名有机化学家梯尔,并于26岁时获得博士学位。其间,其学问和为人处事也深受梯尔教授的影响。施陶丁格获得过很多博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曾授予他博士学位的大学有卡尔斯鲁厄大学、美因茨大学、萨拉曼卡大学、都灵大学、苏黎世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等。

也是在26岁那年,施陶丁格被聘为卡尔斯鲁厄大学副教授。他在这里遇到了多位著名化学家,并有幸与他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小分子有机化学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比如,29岁时,他与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鲁日奇卡合作,成功分离出了某种杀虫剂的有效成分,从而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故在31岁时,他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学校聘为教授兼化学系主任,以接替刚退休的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维尔施泰特教授。从此,他在这里执教14年,开始研究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还出版了首部学术著作。其间,他借助教学的机会熟悉了有机化学各领域的新理论,为随后顺利开展大分子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作为同盟国,当然遭到了协约国的海上封锁,致使国内供应紧张。于是,施陶丁格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了人造用品的研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果,特别是他成功合成了人造胡椒,甚至因此而改变了德国人的口味。此外,他还研制出了可靠的人造芳香品等。这使他成了有机化学的佼佼者,其学术声望也空前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施陶丁格突然放弃了已经硕果累累的小分子研究领域,转而进行颇具挑战的聚合物研究,并以罕见的开拓精神突破了传统有机化学思维的局限,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特别是在1920年,他发表了一篇爆炸性论文,列举了几类新的化学反应(称为“聚合反应”),它们竟能通过大量小分子的链接,形成具有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分子。该文一经发表,就立即在平静的化学江湖引起了轩然大波。1922年,他又进一步指出“高分子是由长链大分子构成的”,并通过实验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的传统权威理论,即胶体理论。比如,根据胶体理论将推出这样的结果:若橡胶加氢,则会得到一种低沸点的低分子烷烃。但是,施陶丁格的实验结果竟是,天然橡胶加氢后,得到了一种新的橡胶,它不但不是低分子烷烃,还在性质上与天然橡胶几乎没区别。随后,他又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了多种其他化合物,指出它们的结构同样是“由共价键结合形成的长链大分子”。

施陶丁格的大分子观点,在当时的化学江湖绝对荒谬至极。“江湖大佬”们根本就不相信他的理论,更否定存在着相对分子质量超过5000的极大化合物。反正,施陶丁格几乎是一个人在与整个化学江湖作对,不但受尽了恶意对手的冷嘲热讽,甚至许多朋友也劝他“扔掉大分子概念吧!根本没有这种东西”。但是,这位孤胆英雄不但没退却,反而更加精益求精,因为他坚信自己的理论。为此,他连续3年(1924年、1925年及1926年)在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上,与传统化学江湖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辩论。他坚定地捍卫着自己的理论,声称“我已站在科学道路上,已别无选择”。果然,凭借自己的智慧、坚持和热情,他有力驳回了各方质疑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其实,当时双方长达10年的辩论,主要聚焦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施陶丁格认为,通过测定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便可以换算出相对分子质量,由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少就可确定它是不是大分子;而胶体论者则认为,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没有直接的联系。由于当时缺乏必要的实验证明,刚开始时,施陶丁格显得很被动,处于劣势,但他通过反复研究,终于在1930年发现了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即如今著名的“施陶丁格黏度方程”。

辩论的另一焦点是,在高分子结构中,晶胞与其分子之间到底是啥关系。虽然双方都使用X射线衍射法来观测纤维素,双方都发现单体与晶胞的大小很接近,但是,双方对此的解释截然不同。胶体论者认为,一个晶胞就是一个分子,晶胞通过晶格力相互缔合形成高分子;而施陶丁格却认为,晶胞的大小与高分子本身的大小无关,一个高分子可以穿过许多晶胞。正当双方争执不休时,瑞典化学家斯韦德贝里等却在1926年设计出了一种超级离心机,并用它测出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证明: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确是从几万到几百万。这显然就为施陶丁格的大分子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

事实上,参加这场持久论战的许多科学家都是严肃认真和热情友好的,他们都是为了追求科学真理,都投入了严密的实验研究,都尊重客观事实。所以,当许多实验结果都符合施陶丁格的理论时,大分子的概念便越来越得到公认。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昔日的两位主要反对者也都在1928年公开认错,同时高度赞扬了施陶丁格的出色工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还帮他完善和发展了大分子理论。于是,1932年,51岁的施陶丁格出版了划时代巨著《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全面总结了大分子理论,此书被同行视为“圣经”。从此,高分子科学诞生了,人类也认清了高分子的面目,更使得高分子的人工合成有了指路明灯。终于,施陶丁格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此时,距他创立高分子聚合理论已过去整整20年,他已是72岁的古稀老人了。

好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下面介绍主角如何实现他儿时的“植物梦”。原来,在45岁那年,施陶丁格被聘为弗赖堡大学教授兼化学实验室主任,并于次年娶回了满意的媳妇、植物生理学家伏尔黛。从此,他全身心投入大分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并在此度过了余生。他也开始与媳妇合作,研究生物高分子。实际上,早在他俩恋爱期间,他就将大分子概念引入了生物化学,并大胆预言 “在生命的有机体中,存在着高分子化合物”。婚后,夫妻一起研究了大分子与植物生理学,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利用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证明了在生物体内确实存在着高分子(其实,从今天的结果来看,生物体内不仅是存在着,而且干脆压根儿就几乎全是高分子)。可惜,由于希特勒的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如此重要的科研工作被迫中断,甚至连研究所都毁于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这对夫妇便立即总结了有关研究成果,于1947年出版了《大分子化学及生物学》,为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施陶丁格晚年的科研兴趣,主要聚焦于分子生物学,但由于年事已高,成果不多,不过,他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并启动了生物大分子学研究。

1965年9月8日,施陶丁格安然去世,享年84岁。作为一位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科学家,特别是作为本来有潜力制造毒气弹的化学家,施陶丁格在正确处理祖国和科研的关系方面也许是一个好榜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公开批评化学战,甚至在1917年还发表了反战文章:此次战争将失去德国,应立刻停战,因为任何的流血杀戮都是愚蠢的。由于施陶丁格极力追求和平,他的爱国情怀也曾遭质疑。比如,在纳粹执政的1934年,弗赖堡大学校长就试图开除他,盖世太保也对他进行过审讯,并强迫他辞职,1937年以后,他还被禁止出境参加国际会议。但事实证明,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施陶丁格的科研成果都大大缓解了祖国的物资紧缺问题,挽救了无数德国同胞的生命。 V11nRHBvPB8i6ipOKMF0h3TTXotYw7Z+AX4sSHJax3h0iyFg3kkHKKHuLiOvvWB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