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写说明

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Franch.)Hand.-Mazz.的干燥根茎,来源于百合科(Trilliaceae)重楼属(Pari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在每轮叶片之上还有一轮叶片状花萼,拟为两层绿叶之故,故名重楼。重楼药用历史悠久,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已有记载,书中下品药有“蚤休,味苦微寒,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一名蚤休”。其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谓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等症。近代重楼成为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宫血宁等多种名贵中成药的重要组方药物。

重楼品种来源较为复杂,《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重楼药用品种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 (Franch.)Hara的干燥根茎。其他尚有窄叶重楼 Paris polyphylla Sm.var. stenophylla Franch.及长药隔重楼(黑籽重楼) Paris thibetica Franch.、球药隔重楼 Paris fargesii Franch.等多个植物来源在民间作为重楼药用。重楼是武当山地区最具特色道地药材“四个一”(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之首,鄂西北武当山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适于重楼等珍稀药用植物生长;是华中地区野生重楼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也是重楼最主要的道地产区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气候条件使得武当山地区成为发展重楼人工栽培,推广重楼规范化种植的理想环境。十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重楼野生资源调查与保护、质量控制、优良品种选育和林下仿野生生态种植模式研究,分别在武当山(伏龙山龙王寨)、神农架(木鱼镇千家坪)选取野生重楼植株分布密集的生长环境作为种植试验基地,对重楼种植生态环境、良种培育、有效成分动态累计等关键技术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一定突破。

重楼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出苗到药用一般需要5~8年。种子具有二次休眠、胚后熟的特性,种苗繁殖率低,资源再生缓慢,是限制人工种植发展的瓶颈环节;药用主要依靠野生资源,逐年掠夺式采挖使野生重楼资源濒临枯竭,导致野生重楼资源显著减少,尤以湖北省鄂西北地区野生重楼资源减少较为明显;同时在重楼实际用药中,并未严格区分品种,这是导致重楼药品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道地产区实行重楼的优良品种选育和规范化种植,是推进重楼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预见,随着重楼药用价值进一步开发和市场需求的放大,其药材消耗量将会进一步增长,因此进行重楼的品种选育与原生态规模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迫在眉睫。虽然我国相关科研人员对重楼的人工种植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均不能解决重楼生长周期长的问题。如何缩短重楼生长周期,在较短的周期内使其品质达到药用标准,加快重楼栽培技术研究是缓解供需矛盾的关键。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采集到武当山、神农架地区重楼样本25个,结合形态鉴别、化学指纹图谱鉴别、基于ITS2的种内鉴别等鉴定技术鉴定为9个品种,补充完善重楼彩色鉴别图谱;掌握了重楼林下仿野生生态种植的根茎快速繁殖、高低温交替组合打破种子“二次休眠”的生理特性等多个关键技术;分别在武当山(伏龙山龙王寨)和神农架(木鱼镇千家坪村)建立了重楼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初步探索出“七叶树(或银杏)林下套种重楼”的种植模式;攻克了种苗繁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申请专利,选育出云南重楼和华重楼两个优良品种;建立了全面的重楼质量评价体系与质量控制标准;优化了重楼皂苷提取工艺,并对9种重楼皂苷在体内代谢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重楼药材生产标准化操作规程,建立“产学研”发展模式,优良品种推广,进行重楼林下仿野生生态种植基地示范建设与推广。通过上述重楼关键技术研究,有利于解决重楼药材的供需矛盾,培育武当山地区特色的中药种植产业,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化调整山区产业结构,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实现武当山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整理发表重楼资源调查、品种鉴定、质量控制、栽培相关专利10项;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文章9篇。2016年12月1日负责申报的本地产重楼成功获批“伏龙山七叶一枝花”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牌。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收集到的历史和现代应用与研究资料汇集成了这本《重楼的研究与应用》。本书全面挖掘和整理了古代医药学家和本草医籍在重楼研究和应用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了现代医药工作者对重楼进行研究和应用所取得的成果,也融入了作者团队对重楼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全面系统阐述总结重楼的药用历史、本草学概述和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临床药理作用研究、临床应用研究、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等,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未来重楼的研究、应用与开发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的编写出版得到了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湖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道地药材重楼品种选育与林下仿野生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7ACA176,主持人杨光义)”、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项目“重楼(七叶一枝花)产业化种植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编号2017SNJ001,主持人杨光义)”、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华重楼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编号B20102117,主持人杨光义)”、湖北医药学院、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药用植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湖北济世药业有限公司、十堰市龙王寨珍稀中草药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助与支持,编写中还参考引用了许多同道的研究资料(参考文献附后),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书中若出现遗漏和差错,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重楼的研究与应用》编委会
2020年6月 by+mPb6cu2Fw33SWQjaanH2PwotbFSkaJhFam52snzVwe6jmhlbK2r9Q1W2jEP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