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多吃全谷类食物对所有肿瘤病人都有益处吗?

何为全谷类食物?是否就是以前我们认识的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呢?不一定,这些粗杂粮如果经过精细加工,也不能叫作全谷类食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全谷类食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或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谷皮和糊粉层组分的谷物。对于我们平时经常吃的稻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黑米、高粱、青稞、黄米、小米、粟米、荞麦、薏米等谷物,如果加工得当,都是全谷类食物的良好来源。但是,目前我们大多数人食用的谷类都是经过脱壳、碾磨、抛光等精细加工的,这一加工过程使谷类丢失了大量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所以我们常吃的精米精面不能称为全谷类食物。

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全谷类食物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学者对既往关于全谷类和癌症发病关系的40项研究(涵盖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全谷类最高摄入量人群中总体癌症发病率比最低摄入量人群降低了31%。但全谷类对不同癌症的健康效应是有差异的。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AICR/WCRF)的人口研究分析表明全谷类食物和高膳食纤维食品的高消费和结直肠癌的低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具体来说,膳食纤维每增加1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10%。全谷类食物的保护作用已经超出了膳食纤维的预期作用。每天约170g全谷类食物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21%。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谷类食物可能降低上呼吸道、消化道癌症的发病风险。一项曾在美国卫生研究院退休人员协会膳食和健康研究中,被报告的相关研究观察了约30万名男性和20万名女性,随访近11年,研究发现全谷类食物与女性头颈癌(共401例)的发病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最高组的发病风险是最低组的0.71倍,而在男性中并未发现这种联系,而且分析结果校正了年龄、吸烟、饮酒和能量等因素的混杂影响。在对约8000名夏威夷的日本裔男性19年的随访中也未发现全谷物在上呼吸道、消化道癌症中的预防作用。

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与激素相关的癌症(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关系尚不明确。尽管有研究提示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可降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但也有研究结果提示二者没有联系,甚至是正向联系。在丹麦的饮食、癌症和健康的研究中,每增加50g全谷类食物,人群发生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分别是原来的1.00倍和1.01倍。同样,另一项研究随访了6435名英国女性17年,也没有发现每天食用全麦面包和麦片的习惯可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甚至美国的爱荷华州妇女健康研究(约3万名研究对象,近1000例病例,观察了9年)发现了乳腺癌发病率有随全谷类食物摄入量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最高摄入量组是最低组的1.21倍,而前列腺癌与全谷类食物的关系也在美国的健康职业人员随访研究中呈正向联系,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探索。上述研究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结果,一方面目前国际上对全谷类的定义尚未统一,研究中所涉及的全谷类加工程度并非一致,不同的加工程度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抗癌效应;另一方面不同的研究对其他膳食混杂因素校正不一样,也会造成对结果的影响。

小结:全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糖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含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可预防结直肠癌和女性上呼吸道、消化道癌症的发生。 /onlvoZA16Q3WC5vEgmaDAU8z1suxH1CyGwLzcvr8OTMK8Gk/fgrWFd4QnkDHk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