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我妈胖,我就一定会“肥胖”吗

肥胖,它和其他许多疾病一样,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及个人行为因素。

在遗传方面,许多先天性疾病,比如唐氏综合征、小胖威利综合征、先天性瘦素缺乏等遗传代谢疾病,其表现就是肥胖及其他许多机体功能异常。但是,这些疾病患者数量相当少,只占肥胖总数不到1%,99%以上的肥胖者是单纯性肥胖。

大量研究表明,肥胖是可以遗传的。当然,不是每个肥胖者的子女一定会发胖,但是其可能性较普通人的子女概率要大得多。一般来讲,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32%~33.6%;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概率上升为50%~60%。

大家都知道,遗传是通过遗传基因进行的。那么,肥胖的遗传基因是什么呢?

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已经在动物身上找到了“肥胖基因”,但在人类的肥胖中还没有发现肥胖基因有异常,但是发现绝大部分肥胖者体内瘦素不但不低,反而很高。一些重度肥胖者的瘦素功能还有改变,所以推测肥胖者的瘦素受体(也就是瘦素的作用部位)对瘦素不起反应,就像胰岛素抵抗一样,存在着瘦素抵抗,从而造成进食过多,引起肥胖。

瘦素(Leptin),被称为“饱腹感激素”,是由脂肪细胞产生的。瘦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大脑的下丘脑(Hypothalamus),告诉大脑“我已经有这么多脂肪了,不需要更多了”,从而抑制食欲,调节能量代谢,使脂肪合成减少,体重下降,因此获名“瘦素”。

事实说明,瘦素缺乏并不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者可能是对瘦素不敏感,或者说存在瘦素抵抗。关于瘦素合成、分泌、调控、功能,瘦素与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现代疾病的关系,从及瘦素临床用的可能性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另外,研究还发现共十几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所以目前认为,肥胖的遗传并不仅仅取决于单个基因,而很可能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虽然由于遗传的关系,肥胖者的子女较其他人更容易发胖,但是只要注意合理饮食与运动,肥胖仍然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1+aBqTKsdNdKkj0Lsojy9go6E4gnZBF1lcptUxv2+xX3FN8+EHiDnaC608A/2X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