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三热情洋溢的介绍,李墨轩和时迁对视一眼。
“老板,请问熊猫棉袄有吗?”李墨轩眉毛一挑道。
“熊……熊猫……我勒个去。”张三惊得下巴掉落一地,头摇得像拨浪鼓般,“没有。”
“那么蟒蛇腰带有没有?”李墨轩又问。
“我……”张三眼珠差点蹦出来,他一脸郁闷地摇摇头道:“没有。”
“那么掌柜的,请问鳄鱼做的皮靴有没有?”时迁又凑过来一通调侃。
“我说两位,你们是当真的吗,不是我的仇人故意玩我的吧?”张三哭丧着脸道:“小店就这么大,怎么可能有这些稀罕物?”
“你刚才不是说南北杂货,什么都有吗?”时迁挤眉弄眼地反问。
张三立刻无语,原来是自己的牛吹过了头,被人成心戏弄。
李墨轩见镇住了这个喜欢耍小聪明的张三,于是缓缓从袖中掏出一枚银锭,用最慢的速度放到柜台上。
同时,他仔细观察张三的表情。
果然,这个见钱眼开的张三,由无比郁闷变得脸色通红,眼珠就差直接蹦跶到银锭上。
“客官,你想要点什么?只要你需要,上刀山下火海去抢也成。”张三又满嘴跑战车。
李墨轩抬起眼皮问道:“你方才说的独眼龙的银锭,是不是这种?”
张三倒抽一口凉气,他拿起银锭翻来覆去看了几眼,顿时惊呆了。
“问你呢,为什么不回答?”时迁质问道。
张三此刻反而不着急,双手抄抱着,不但不发一言,反而一副待价而沽的模样。
小人就是小人。
李墨轩哑然失笑,他说道:“只要你好好回答我的问题,这锭银子就是你的。”
“客官说的话可是当真,我只要回答你的问题,就可以直接得到银锭?”张三兴奋得手舞足蹈。
李墨轩微微点头。
“客官请问,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张三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第一个问题,方才你在茶馆说的话是否属实,那锭银子是否还在你这里?”李墨轩问道。
张三连连点头道:“是的,千真万确。”
他从屋子里跑进跑出,打开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盒子,那块银锭赫然收藏在其中。
李墨轩拿起银锭,果然是自己商队上个月前往锦官城州府营商,带回来的首批朝廷新的官制银,而且编号也没有任何问题。
要知道朝廷会在不固定的时间里制发官制银,然后由各地官府流通市场使用。
这批官制银正好是朝廷刚刚制发,州府第一批流通市场,李家庄的商队有幸第一个使用。
李墨轩和时迁交换了一下眼神,再一次进行确定。
看来贼人是不懂朝廷的金钱流通规矩,因此不曾提防,更没有将银锭拿去熔炼,直接就拿到市上流通,正好被这个杂货店张三瞅见。
真是天助我也。
李墨轩内心澎湃不已。
自己不辞辛苦亲自到大英调查,终于初见成效。
既然是魁山寺的山贼所为,那就不要怪自己不客气。
他留下银锭给张三,千叮万嘱地告诫对方,不可以将事情透露半点,否则后果自负。
张三手中紧紧攒着银锭,简直心花怒放。
这个时候让他干任何事,当然都会答应。
况且这个人也不傻,若是将事情泄露出去,不但银锭要蛋打鸡飞,恐怕自己的性命都要枉送。
所以李墨轩根本不担心。
回程的路上,李墨轩心情特别舒畅,心中一直压着的那块石头也放开。
此来真是收获颇丰,既调查清楚了案件事情,又完成了任务,还可以为枉死的兄弟们报仇,他当然开心至极。
回到客栈,另外两组人也早已在客房中等候。
稍作寒暄后,三组人开始汇总调查结果。
首先张顺在死海周边进行了深度调查,这座死海已经历经上千年历史,的确人掉进去会浮起来,下面根本无法藏人,就算是张顺也不能长久溺水而行。
同时死海中也没有人任何生物,鱼虾进去都是个死字。
因为死海中的盐分极其浓郁,任何生物都受不了,包括海里的生物。
通过走访周边的居民,死海附近的土地都是盐碱地,根本无法种植。
因此这些居民都是凭借着官道,做往来客商和旅人的生意为生。
而且据周边百姓讲,死海周边的天气变幻莫测。
一会儿跌入五里雾,一会儿又是暴雨倾盆。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乌云盖顶。
总之,这座死海就像小孩子的性情,阴晴不定说变就变。
所以就有了各种神鬼传说。
至于神鬼伤人事件,他们听说过很多,这里也经常发生,早就见怪不怪。
所以只要有外地人经过,他们都会善意提醒,以免遭受李家庄商队同样的劫难。
听了张顺的汇报,李墨轩双眉稍稍皱了皱。
紧接着林彩霞又接着汇报整天调查的发现。
首先大英县城是个民生凋敝的地方,穷是最大的特点。
不过这里治安却不错,原因估计也和穷很有关。
至于商队遇害之事,县城的百姓都很惊诧。
因为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听说过商队被劫,这恐怕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李墨轩打断林彩霞的汇报,疑惑地问道:“之前不是有魁山寺山贼盘踞大英吗,难道这些山贼从来不打劫,那他们吃什么?”
林彩霞点点头道:“这一点我也问过,百姓们的答案基本统一。都说山贼都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全部跑到其他地方打劫,从来不抢本地人。当然还有个原因,这里太穷了,抢本地人也抢不到个什么名堂。”
李墨轩默默点头,这个答案基本上说得过去。
毕竟之前魁山寺上的盗匪和官府沆瀣一气。
若是山贼抢本地人,官府肯定要担责任。
因此他们联手起来到外地抢外地人,并且官府提供暗中保护,这是个合理的解释。
“那这里的百姓对商队离奇团灭事件怎么看?”李墨轩问道。
林彩霞道:“百姓们都缄默不言,都说以官府的告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