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哪些保险一定要买?

现代保险业从大类上划分,主要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我们分别了解一下,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需要配置的险种,看看它们的保障功能是什么,看看它们对我们的财务及生活有什么样的意义。

1.人身保险

(1)寿险

力哥第一个想分享的是寿险,因为它对一个家庭来说意义重大。

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寿险是什么?如何确定寿险的保额?哪一种寿险更适合大家?

寿险,是人寿保险的简称,这是一种以人的“生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简单来说,就是去世了就赔钱,一般包括疾病身故、意外身故和自然身故。

力哥之所以先给大家讲解寿险,是因为它是家庭责任的体现,对家庭经济支柱而言尤其重要。

家庭的经济支柱万一在还需要偿还房贷、抚养孩子的壮年时不幸撒手人寰,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但活着的配偶、孩子和父母还能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大笔保险赔偿金。

有了这笔钱,家人今后还房贷和孩子上学的钱就有了,一家人的生活还能正常进行下去,不至于在情感上遭受重创后,在物质生活上受到二次打击。

所以寿险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哪怕你现在收入不高,只要身上背负了这些家庭责任,就一定要趁早配置。

那我们在给自己购买寿险的时候,应该选择多少保额最合适呢?

这里先介绍一下“保额”的概念,简单来说,保额就是当风险发生时,我们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的金额。比如寿险的保额是100万元,如果被保险人不幸去世,保单的受益人可以向保险公司理赔100万元。

一般寿险的保额需要覆盖4个缺口。

缺口1:家庭负债,包括还没偿还的房贷、车贷、民间借贷和信用卡等其他个人欠款。

缺口2: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一般建议预留100倍的家庭月开支,如果你们家平时一个月开支4000元,那么这部分缺口至少是40万元。

缺口3: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孩子年龄越小,你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高,这部分缺口就会越大。所以,这个缺口不同家庭的差异会比较大,最少可能需要20万元,最多可能需要200万~400万元,上不封顶。

缺口4:父母的赡养费,有的人父母生活在农村,没有固定的养老金收入,需要以自己的收入来补贴,那么就要在规划自己寿险的时候重点考虑。这部分同样按照每个家庭的实际需要预留。

这4个缺口金额加起来,再扣除家庭所有的流动资金,就是家庭的寿险保障缺口了。

比如4个缺口金额合计200万元,家里的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合计50万元,那么家庭寿险的保障缺口就是150万元。

搞清楚应该配置多少保额的寿险后,我们再来看看应该具体选择哪一种寿险。

寿险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和生死两全寿险。

定期寿险,顾名思义就是只保一个固定期限的寿险,比如保到60岁,如果60岁之前去世保险公司就赔钱,60岁之后去世就不赔钱。

终身寿险是从投保之日起,不管未来被保人活到多少岁去世,保险公司都赔钱。

生死两全寿险则是被保险人在青壮年阶段不幸去世,保险公司就赔偿寿险保额,等被保险人年龄大了,身上没有那么多家庭责任了,该保险就变成了养老储蓄保险,或者在某个年龄段返还全额保费,作为养老金使用。

三种寿险,哪一种更适合大多数人呢?

一般情况下,更建议大家选择定期寿险,虽然保险期间不能覆盖一生,但它胜在价格低,可以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高的保额,而且保障期限灵活,刚好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作为家庭经济支柱,最需要寿险保驾护航的年龄段是30~60岁,一般人在这30年会有房贷、车贷、结婚、子女教育、给父母养老等方面的责任带来的支出,这一阶段可以是说最“压力山大”的人生阶段。

但大多数人在60岁之后,一般房贷都还清了,孩子毕业工作了,自己的父母可能已经离世了,这时候身上的家庭责任轻了很多,养活自己就行了,就算此时不幸撒手人寰,也不会对家庭财务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有没有寿险就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买寿险的关键不是保险期间要多长,而是保障的这段时间是不是我们最要紧的阶段。一般保到我们60岁左右就够了,关键是配置的保额一定要充足。

至于终身寿险和生死两全险,人总有一死,这类产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理赔概率是100%,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也不是吃闲饭的,所以咱们就别想着能占保险公司的便宜了,除非去世得早,否则买这类保险一定是亏的。

寿险只跟生或死相关,只要投保的时候符合保险公司的健康要求,基本不会存在什么纠纷,这种相对比较简单的保险,我们在挑选时直接比较价格就行了。

说实话,在这么多保险品种中,寿险是最令人感到窒息的一种。因为它是唯一铁定和你本人无关的保险,当你赢了这场保险“赌局”的时候,也就是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换句话说,买寿险不是因为爱自己,而是因为爱他人,爱你最爱的那些人。

所以,强烈建议以下四类人群,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有条件的一定要尽快为自己购买寿险。

第一类是已婚,但另一半没有工作收入或收入比较低的人。

第二类是已经离婚,并且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的人。

第三类是名下有高额房贷没有还清的人。

第四类是未婚未育,名下没有大额负债,但父母在农村没有城镇社保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人。

(2)重疾险

如果说寿险是一个成年人对家庭负责的重要标志,那么重疾险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负责的标志。

那么,重疾险到底是什么?

重疾险是重大疾病保险的简称,是指由保险公司以特定重大疾病为保障项目,当疾病确诊或达到某种状况的时候,保险公司就一次性赔付一笔钱。所谓特定重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等等。

比如,有人买了5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不幸确诊得了癌症,就可以找保险公司一次性理赔50万元。

重疾险最大的优势是,所得的理赔款可以由我们自行支配,既可以用于治疗,也可以挪作他用,比如覆盖家庭的生活开支。

重疾险的保险理赔款主要能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看病花费。看病就得花钱,治疗重大疾病的花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这笔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二是病后误工费。重大疾病可不像感冒发烧,打个针吃个药在家里睡一天觉,第二天就能元气满满地复工。一旦确诊了重疾,这个人十有八九就得躺在病床上接受漫长的治疗,就算没有一年半载,也得治疗好几个月,肯定要长期请病假,甚至会面临失业的问题。

这么一来,平日里的工作收入将会大幅下降甚至中断。如果生病的人过去没有足够多的积蓄,日常开支、孩子的教育费、每月的房贷就都成问题了。

由于重疾险的理赔款并没有限制使用范围,因此这笔赔款也可以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三是重大疾病的康复费用。得过重疾的人,一般身体会非常虚弱,不仅要做康复训练,而且往往需要食用大量的营养品,这些都需要金钱支撑,因此同样需要重疾险的理赔款作为后援。

那这几项开支大概要花多少钱呢?

说实话,没有上限。

以目前中国的物价水平和医疗花费情况看,至少得50万元的重疾险保额,再低的话,就很难完全覆盖这些风险敞口了。如果有条件,建议大家多配置一些,毕竟未来还要面对通货膨胀以及医疗通胀的风险。

和寿险不同,重疾险种类繁多,有只保癌症的防癌险,也有保100种重大疾病的重疾险,相对比较复杂。

普通人在挑选重疾险时面临的第一个困惑就是:我到底该选择保多少种病的重疾险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太操心,200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一起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其中规定重大疾病险必须包含6种必保重疾以及19种建议保障的重疾。

1.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2.急性心肌梗死

3.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

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7.多个肢体缺失——完全性断离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脑肿瘤——须开颅手术或放射治疗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12.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13.双耳失聪——永久不可逆

14.双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15.瘫痪——永久完全

16.心脏瓣膜手术——须开胸手术

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18.严重脑损伤——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19.严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20.严重Ⅲ度烧伤——至少达体表面积的20%

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有心力衰竭表现

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23.语言能力丧失——完全丧失且积极治疗至少12个月

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5.主动脉手术——须开胸或开腹手术

到了2021年,监管又针对以上25种必保重疾做了补充、修订,不仅更新了一些疾病的定义确诊标准,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3种重疾和3种轻症。

新增的3种重疾分别是:

1.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

2.严重克罗恩病

3.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新增的3种轻症分别是:

1.轻度恶性肿瘤

2.较轻急性心肌梗死

3.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自2021年1月之后上市销售的重疾险产品,保险公司基本都会乖乖地把这28种重大疾病+3种轻症包含进去,并且使用最新的疾病确诊要求。

所以,只要是2021年1月以后推出的重疾险,我们去翻看条款就会发现,前28种重疾和前3种轻症的定义是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这些疾病?

因为这28种重疾和3种轻症的发病率特别高,以28种重疾为例,10个患重疾的人里面,大概有9个人得的就是这28种重大疾病中的一种。尤其是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这一重大疾病,就占了所有理赔的近七成。

因此,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在选择重疾险的时候不用过于看重产品包含的疾病数量。

如果担心患上这28种常见重大疾病之外的重疾,那么你选择承保大于50种疾病的重疾险也够了。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重疾险剑走偏锋,号称包含了100种甚至更多的重疾,其实那些罕见疾病的发病概率极低,却给保险公司大幅提高保费提供了借口,我们不要上当。

建议大家在比较市场上的重疾险时,承保同样多的疾病,保费越便宜越好;付同样多的保费,承保的疾病越多越好。但如果仅仅是因为多几十种罕见疾病就要比其他竞品贵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那么我们完全没必要买。

另外,重疾险发展到现在,早已不是只保病情比较严重、治愈率比较低的重大疾病了,很多产品都可以选择附加轻症和中症保障。

轻症、中症和重疾的划分标准是在当前医疗技术发展的水平下,判断该疾病是否危及生命。如果危及生命就是重疾,反之就是轻症或中症。

它们的保额低于重疾险主险,但保险期间相同。

虽然轻疾和中症的发生概率高于重疾,但治疗费用和对家庭造成的冲击远小于重疾,所以到底要不要买附带轻症和中症保障功能的重疾险,并没有标准答案。如果附带轻、中症的产品价格可以接受,选上也无妨。

除此之外,有些重疾险还设置了轻症及中症的豁免条款,这就是说,发生轻症或中症不但会额外得到一笔理赔款,而且考虑到许多病症今后有恶化成重疾的可能,会影响被保险人以后的工作收入,所以确诊轻症或中症后,投保人后续便不需要再缴纳保费,该保险合同继续保障到保障期满,比如70岁或终身。

这也是力哥建议大家选择最长缴费期限的原因之一,如果在长达30年的缴费周期中被保险人不幸罹患轻症或中症,只要附加了豁免条款,后续保费就不用交了。

缴费的期限越长,被豁免的概率越高。

这点对消费者来说是很好的,大部分良心产品都是默认自带被保险人轻症及中症豁免的,就算单独附加也多不了多少钱,建议附加上。

还有,重疾险和寿险一样,作为重要的长期保障险种,也存在到底要保障到多大年纪的问题。

年纪越大患病概率越高,年纪越大收入水平越低越需要重疾险雪中送炭,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保终身的重疾险,预算有压力可以考虑保到70岁。

缴费方式尽量不要选择“趸缴”,而是要像还房贷一样,缴保费的时间能拖多长就拖多长!

力哥每次在公众号上一说到保险,就会有粉丝留言:“力哥,什么保险是性价比最高的?什么保险是最迫切需要买的?什么保险是对我们来说最有意义的?”

其实,答案都一样。那就是用你能承受的小钱,去防范发生概率虽然不大但也不算非常小,同时一旦发生又危害特别大的风险的保险。

什么保险能同时满足这三个要素,并且是最重要的呢?

那就是重疾险,它完全符合这三条标准。

首先,买重疾险花的钱不多;其次,哪天突然被诊断出癌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年龄越大,概率越高;最后,重疾一旦发生,整个家庭就会陷入无法扭转的悲剧中。

所以对个人来说,重疾险是所有保险中最重要的。

(3)住院医疗险

重疾险是一旦达到重疾的理赔标准,保险公司就会赔给我们一笔钱,这笔钱主要用来承担我们的医疗花费、误工费以及其他额外损失。

接下来我们讲另一个跟疾病相关的保险——医疗险。

我们一般说医疗险,特指住院医疗险,也就是近几年大家常听到的百万医疗险,它的保障功能其实和重疾险非常相似,主要也是保障疾病风险。

医疗险与重疾险相比,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报销额度非常高,现在市场上的医疗险大多都能报销上百万元的住院花费,而且不像重疾险那样有疾病限制,不管是什么疾病,只要是合理且必要的住院医疗花费它都管,所以乍一看它是一种很“万能”的保险。

不仅如此,对于成年人而言,最便宜的长期重疾险一年也要几千元,而医疗险一年只要几百元,对比下来医疗险简直太便宜了。于是经常有人问,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性价比“更高”的医疗险代替重疾险呢?

慢着,且听力哥给大家深度分析一下。

重疾险是给付型的,意思是合同约定赔多少钱就赔多少钱。而且大多都是提前给付型的,比如小明买了一个保额为50万元的重疾险,只要医院出具报告证明小明的确得了胃癌,保险公司会立马打50万元到小明的银行账户。

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选择权,比如,明知这病治不好,但还是想用这50万元去搏一搏。或者知道这病真的很难治好,但也不想就此放弃,所以先拿这笔钱治病,等到病情越来越严重,不想浪费更多钱了,就将剩下的二三十万元留给家人做未来生活之用。

又或者,知道这病肯定治不好,索性听天由命,也不用花冤枉钱天天躺在医院里受罪了,趁人生最后还有几个月的寿命,拿着这笔钱环游世界,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享受人生最后的时光。

但医疗保险的理赔方式不一样,是报销型的。

对手头紧张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你得先东拼西凑把巨额医药费垫上,病看完了才能拿着发票找保险公司理赔。

不仅如此,医疗险还有3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首先,百万医疗险一般都有免赔额,比如免赔额为1万元,这意味着每次看病的花费经过社保报销后少于1万元不赔,普通的门诊看病和小病小灾就别想理赔了。

其次,别看医疗险的保费当下比重疾险低很多,但它的保费是随着年龄上涨的,年龄越大保费越高,等到60多岁的时候,每年都要缴纳大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累计的总保费远远大于重疾险的总保费。

最后,医疗险的续保受制于未来不确定的医疗通胀情况,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长期保证续保的普通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大多是缴1年保1年,最好的情况也就是缴20年保20年,未来产品停售就不能续保了。这会导致一个致命的问题,万一在四五十岁,身体小毛病比较多的时候,你长期投保的医疗险突然停售了,这时候想换别的医疗险接续,那可就难了。

由此可见,医疗险是万万不能代替重疾险的。

不过反过来说也一样,医疗险虽然限制多,但对比重疾险优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短期看相当便宜。

另外,医疗险是你只要住院接受治疗保险公司就赔钱。但去医院并不一定都是因为生病,也可能是被车撞了或者被人打了,情况严重需要住院,并且花费达到一定标准,医疗险也是能赔付的。

也就是说,医疗险还包含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实际上它起到了一部分意外险的作用,保障范围更大。所以,重疾险也不能完全替代医疗险。

既然它们各有特色,相互不能替代,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该买重疾险,在什么情况下该买医疗险呢?

很简单,就看我们手里的钱够不够多。

眼下收入微薄的人,想省钱就买一年几百元的医疗险,但要知道医疗险的局限性,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尽早补充重疾险。

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最好是重疾险和医疗险一起配置,大病小病都有保障,千万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说,医疗险和重疾险是一对王牌搭档,千万别拆散它们,两个都配置,保障才更稳妥!

(4)意外险

前文我们分别讲了人身保险中的寿险、重疾险以及医疗险,现在我们再来说一说人身保险的最后一个险种——意外险。

有句老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个“万一”指的就是意外。

人人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不同于寿险和重疾险,消费型意外险的价格非常便宜,一年几百元的保费就能获得几十万保额的意外险,杠杆很高,老少皆宜。

力哥建议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买了基础的社保之后,可以先给自己配置上意外险。

接下来我们就从意外险的概念、如何确定保额、怎样挑选意外险这三方面,说一说我们如何花小钱办大事。

意外险,全名叫意外伤害保险,是指以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或残疾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

意外伤害按情况轻重分三种,意外身故、意外伤残以及意外医疗。

意外身故直接赔付合同规定的保额;意外伤残则根据残疾等级鉴定结果,按比例赔付保额;意外医疗最为常见,简单说就是因为意外事故导致的伤害,不管严重与否,需要去医院看病治疗的情况统统算作意外医疗,可以凭医院的票据报销。

其实说白了,意外险就是因意外事故去世进行赔付,因意外事故致残进行赔付,因意外受伤看病给予报销,有些意外保险甚至还给付住院津贴。

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意外险的保额呢?

力哥建议一般以年收入的5到10倍来计算意外险的保额。消费型意外险的性价比很高,一份50万元保额的综合意外险一年不到200元,就算是预算比较紧张的家庭,也不会觉得负担特别重。

另外,建议大家选择消费型意外险,一年一买就可以。至于那种缴10年保30年最后还会返还本金的意外险就不要碰了,其中的套路我们后面会专门进行讲解。

总而言之,购买意外险相对比较简单,在确认基本信息没有问题、符合自己的需求后,在同样的保障条件下哪个便宜就买哪个。

具体来说,在挑选意外险时需要重点考察以下几点。

一是致使意外身故和伤残的条件范围够不够广。

有的产品只限定了交通意外,也就是在乘坐的交通工具上发生意外才能获得理赔,甚至有些产品还限定了公共交通意外险,如果是自己开车或者骑自行车被撞了,是不赔的。而有的是综合意外,无论在哪里发生的意外伤害都可以获得理赔。所以大家一定要看清楚了,要选择保障范围更大的。

二是意外医疗猫腻比较多。

我们在挑选意外医疗险的时候,除了要留意它的赔付额度和免赔额,还要注意它的赔付比例。力哥建议大家最好选择赔付比例为95%到100%的意外医疗险,同时还要关注意外医疗费用的报销,是否包含社保外的用药,如果包含的话就更好了。

三是我们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职业,是否符合意外险的投保要求。

意外险只保意外,所以一般对健康没有什么要求,即便已经得了重大疾病,也有很多产品可以直接投保,获得保障。

但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意外险对被保人的职业是有限制的,职业风险等级越高越不好买。

原因很简单,办公室文员发生意外的概率跟我们平时见到的在大厦外用绳索吊着清洗外墙的“蜘蛛人”相比,要低得多。

因此,一般从事1~3类职业的人买意外险是轻而易举的,而从事4~6类职业的人,则要好好挑选才行。

具体属于哪类职业,要根据保险公司的“职业分类表”确定,各家公司的标准不统一。

记住,一定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符合意外险的保障要求再投保,避免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总结一下这四种人身保险的保障内容。

寿险是只要人去世了就赔,不管是因为意外、疾病还是自然死亡。

重疾险是只要达到规定的理赔标准,就一次性赔付保额,可以是罹患重大疾病,也可以是因为意外事故导致肢体缺失、深度昏迷等。

医疗险是只要住院花费达标,就可以凭医院的票据报销,没有具体疾病的限制,无论是阑尾炎还是癌症,只要花费符合要求就能申请报销。

意外险最简单,只看是否是意外导致的事故,保障内容包括意外身故、伤残和医疗费用报销。

整体来看,一个人只要配置好以上四大险种,就足以应对一生中90%以上的疾病和意外风险。

2.财产保险

现代保险业从大类上划分,主要是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上面我们将主要的人身保险讲完了,接下来我们讲解财产保险中和老百姓关系最大的家财险和车险。

(1)家财险

家财险,全称家庭财产保险,是以有形财产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说白了,就是针对你房子以及屋内有形财产的意外险。

许多人会忽视家财险,觉得没用,其实保费才一百多元的家财险性价比非常高,建议大家趁早配置。

不管你名下有自住房还是出租房,建议都买一下家财险。尤其是出租房,租客不会像你那么爱惜房子,所以房子容易出各种问题,比如私拉乱接电线,就有可能造成火灾,火一烧起来,损失就大了。

我们该怎样挑选家财险呢?

有三点建议。

第一,家财险的保障范围并不都是一样的,保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保障范围越大的保费越高。但并不是说保障范围越大、价格越高的家财险就一定好,建议大家仔细查看每种家财险的保障范围和免责条款,在符合自家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那个。

第二,保险公司一般不保金银首饰、古董收藏这些不好鉴定实际价值的物品,如果需要对这些财物进行特别的保障,还要去买专门的财产险。

第三,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家财险会排除“地震”和“海啸”这两种自然灾害。所以如果你家那边发生地震或海啸的风险特别高,就不要买这种家财险了。

简单来说,家财险就是保障家庭房屋财产的一种意外险,根据自己想保障的内容进行挑选就好,价格不会太贵,保障我们动辄几百万的房子一年的保费也就一两百元。

(2)车险

说完家财险,我们再聊一聊车险,有车的朋友在购买车险时要注意,过去车险的坑非常多,直到2020年做了改革才变得简单了起来。

车险,全称“机动车辆保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险种,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很多险种,包括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险、司机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玻璃险、盗抢险、涉水险、自燃险、划痕险等等。

其中,交强险是必须交的,不交违法,如果交警在路上查到你的车没交交强险,可以当场扣车。

而车损险没什么好说的,也是基本配置,要注意的是,车损险的保额就是你这辆车的实际价值,而车子每年是会不断折旧贬值的,所以车损险的最高保额每年都会下降,相应的车损险保费每年也会略微降一点儿。

三责险是你的车万一撞了人,保险公司理赔给你的你需要赔给被撞人的钱。按中国法律,只要开车撞人,不管是不是对方全责,涉事车辆多少都要赔点儿钱。

总结一下,交强险是车险中的标配,不可或缺,此外,商业车险套餐中最重要的就是车损险和三责险。

现在人命很值钱,强烈建议大家一线城市三责险保额选择150万~200万元,二线城市选择100万元,三四五六线城市最少选择50万元。

那目前我们在哪里买车险更划算呢?

除了传统的保险公司,我们还可以在一些国家许可的代销保险的第三方平台上购买车险,比如支付宝和微信。

支付宝和微信都有卖车险的小程序,只不过入口隐藏得比较深,大家需要找一下。这两个平台卖的车险,总体上非常便宜,而且都是经过挑选的大品牌保险公司。这些大公司因为资源丰富,除了发生重大事故后提供定损和救援的速度相对比较快,还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互联网的发展为保险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以上就是本章的内容,内容比较多,但比较重要,希望大家能反复阅读,尽量把各个险种的保障功能和作用都记到自己的大脑中,这对我们后续章节的学习至关重要! Soh4WF0h/D9jUE8EolBgskg2W9G3ysIy2FR6sRoWV1m3ova/49KcfTlees1PUC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