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启母石

大禹也有在治水时化为熊的故事。另外羌人的洪水神共工之臣—浮游,被颛顼打败沉入深渊,其状像熊,是经常作祟的神祇。熊当是洪水神活动时变化成的样子。禹的妻子涂山氏之女,看到化为熊的禹时,因为害怕变成了石头。这块石头裂开,即生出禹之子启。于是这块石头遂叫作启母石。《天问》中亦歌咏到禹娶涂山氏之事:

禹之力献功 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涂)山女 而通之于台桑

闵妃匹(妻)合 厥身是继 胡维嗜不同味 而快鼌饱

禹把治水的状况报告给上帝,又去省视下土诸国。他得到涂山女,和她在台桑之野结合。台桑也是洪水传说中的神祇伊尹出生的地方,颇能让人联想到空桑。在此得到涂山女,或指洪水之后存活下来的男女之间的结婚,还保留着创世传说的面貌。味是指男女之情,鼌饱是指一朝快乐。

在《书·益稷》中亦提及与涂山女结婚的事,也曾纳入经书之中。《益稷》古时乃在《皋陶谟》的后半,此后才独成一篇。这一部分为禹和皋陶在帝前讨论,禹详细叙述了治水的劳苦和之后的经营,接着转换话题讲到了涂山氏。其文为:

予娶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依距离设定的五个地域),至于五千(里)。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长官)。

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下文中述及苗人不肯服从的事,皋陶为此制定了象刑(刑法)。乐神夔赞颂了禹的成功并起舞,鸟兽也合而载歌载舞,最后夔和皋陶一起歌咏赞颂帝德。其歌颇有古风:

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 百工熙哉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

从其构成来看,这是《尧典》之后、战国时期后半的作品。至于五服,此后在《禹贡》篇发展为如地理书一般完整形式的一篇。

关于涂山女,即有上述启母石的传说。《汉书·武帝纪》中有武帝登中岳见到启母石的记载,唐颜师古的注引用下面的故事:

启,夏禹子也。其母涂山氏女也。禹治鸿水(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吃饭),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化熊。(女)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事见《淮南子》。

后代的研究者认为,因为现在的《淮南子》中没有这篇内容,颜师古仅仅是妄说而已。然而中国基本上未将神话作为神祇的言行而叙述,故而需要把这篇当作珍贵的资料。由此,则禹的神话的发展过程便能被了解,亦能成为极其精彩的故事。

启母石的信仰,应该是夏系民族从古就有的。因之类似禹出生的故事也早有传承。《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便有这样的故事:鲧娶了有莘氏的女儿,这个叫女嬉的少女到了年纪还未萌春心。她在砥山发现一颗薏苡,吞了之后有感怀孕,遂从胸膛里生出了高密。后来住在西羌的石纽,据说就在现在蜀地的西川。《孟子》(《史记集解》引)中说,禹生于石纽,乃是西夷人;汉扬雄的《蜀王本纪》中也说,禹生于石纽,其地称为刳儿畔。禹的母亲吞珠子而孕禹,剖腹后在涂山生出他来;这个故事里的石纽,和启母石乃是相同的东西。汉代的《易林》是由许多古老的传说以《周易》形式编纂的,据其中既济之第六十三(卷十六),则称之为“石夷之野”。

至于禹的母亲吞了薏苡还是珠子,古代传说当是薏苡。薏苡便是所谓“数珠”,果实颇像明珠。后汉时马援南征交趾,吃薏苡而驱除了当地恶疬,回京时装在车上带回,被说成私占明珠文犀而遭受非议,这故事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古时有用薏苡的果实求子的习俗,求子仪式或在被称为石纽、石夷的高禖(结缘之神)之地举行。有莘氏之女所生的高密,也就是禹。根据闻一多所说,高密是高禖的音转来的(《神话与诗》99页)。这样的话,关于禹的出生以及禹的儿子启的出生,这些故事的流传皆是来自在高禖—石纽之社—求子的习俗。殷的玄鸟传说,也来自燕子飞来时举行的高禖仪式。禹和启母石信仰的结合,乃是古代祭祀展示丰饶和性之交感咒仪的一般形式。

颜师古说到的启母石故事,现在的《淮南子》中已经不传。但如果《淮南子》的原本尚存的话,那就还是古老的故事。故事的结构颇有戏剧性的部分,即便把石纽的祭仪像日本的所作事 那样表演出来,也并不觉得奇怪。中国的神话基本都没有对话和歌咏,这里却罕有地出现了对话。或许这时候,也已经开始唱歌。《吕氏春秋·音初》篇用故事的形式讲到四方歌谣的起源,在南音的开头就提到涂山女的故事:

禹行窃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女仆)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在北音的开头则提到殷朝玄鸟的故事:

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九层)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谥。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饮食以鼓作为信号,这与启母石的故事一样。玄鸟的故事,在春秋中期宋所作《诗·商颂·玄鸟》一篇中出现,并在同期鲁所作《鲁颂· 宫》里,亦有举行求子仪礼。在春秋中期,这种高禖的习俗仍与初生的故事一并流行。由此看来,启母石的信仰亦应在各地流行。但在这些故事的流传中,启母石的故事最为具体。当时应该是扮演禹的人披着熊皮,表演创造天地的样子,涂山氏之女则要唱歌。

《天问》中提到,大禹和涂山氏之女在台桑之野结合。台桑是类似空桑的地名,可以推测其背景有洪水传说。既然男女交合是为求继嗣,但为何舍此大欲,只享一朝之乐便离开女方?但若这描述的是于高禖举行的求子习俗,那便相当具体了。这属于非常有限的、只有在祝祭期间才被允许的行为。

《书·益稷》中大禹和涂山氏之女的故事,曾被认为难以理解。其内容就是上面引用的:“予娶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禹离开啼哭的孩子,立刻踏上治水之途。辛壬癸甲为以十干之名所称的日期,但不明确指的是哪一天。《史记》中说,在辛壬日娶了涂山之女,癸甲日生了启;前汉末刘向的《列女传·母仪》篇则说,禹在启诞生的四天之后离家。但两者都是极不自然的理解。

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卷九下)中有把涂山当作会稽山或者九江当涂的说法,说是“民以辛壬癸甲之日嫁娶”。在许慎的时代,以启母石信仰举行祝祭的日子是否实际传下,这一点颇为可疑,但这个解释倒是正确的。如果当时进行的是像日本嬥歌 这样的习俗,禹之“予弗子”或是当作了神祇的孩子。至于这样生下的启,《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条有云:

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九成之误,舞乐名)。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羽饰),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

这便是此神的神像。《楚辞·离骚》有“启九辩与九歌”一句,《天问》中也有“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九辩和九歌既是禹启之乐,也是舜禹之乐,不过或许即是韶舞。九为表示神事舞乐的称呼;根据《山海经》的记述,古时曾被认为是禹和启的祝祭。

把禹当作龙形神的想法,在殷代已经出现。偏枯的洪水神鱼妇后来被称为禹,但是汉字显示的则是二龙组合而成的形状。羌族的洪水神共工及其子后土、其臣浮游,以及南方苗族的洪水神伏羲-女娲,皆为龙形之神;这些神祇之间,有一种折中的关系。传说中禹曾遭共工-后土攻击,这是用神话的形式表现夏羌二系的斗争,结果是禹获得了胜利。如此,禹超越自己本源的地域性,造就了中原水土。汉武帝发现启母石的嵩高山曾经是羌族的圣地,羌姓诸族被视为嵩高岳神伯夷的子孙。在殷攻入此地之前,夏系势力早已经涉足于此。 9J4JijJ5m6sTr1whOlcPnBHZiSA5rKzNw0wRKzY4SH+YhBRtuiXEPgPV4wk0G2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