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露地栽培是花卉最基本的栽培方式。露地栽培花卉种类繁多。本节主要指用于花坛、花境及园林绿地的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以及一些地被植物等。各类花卉分别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各异,完全依赖自然环境条件难以满足各类花卉的生长要求。因此,通过一些人为的栽培管理措施,使栽培环境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花卉的生态要求,对于露地花卉栽培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一)整地做畦

整地的目的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使其具有良好的通气和透水条件,便于根系伸展。整地还能清理土壤中的杂物,促进土壤风化,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从而加速有机肥分解和转化,便于花卉的吸收利用。同时,还可将土壤中的病菌及害虫等翻于地表,经日晒及严寒而杀灭,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1)整地深度 整地深度决定于花卉种类和土壤状况。一二年生花卉的生长期短,根系分布较浅,一般翻耕20~30厘米;球根类花卉由于地下部分肥大,对土壤的要求较严格,需翻耕30~40厘米;宿根花卉根系分布较深,需翻耕40~50厘米。另外,整地深度也因土壤质地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沙土宜浅耕,黏土宜深耕。

(2)整地方法 整地时应先清除杂草、残根、断株、砖块、石头等杂物,再翻耕土壤,细碎土块。若不立即栽种,翻耕后不必急于将土块细碎整平,待种植前再整平。整地时要求翻地全面,深度适宜,表土在下,心土在上。

(3)整地时间 一般春季使用的土地应于前一年秋季翻耕。翻耕时应注意土壤湿度,一般含水量40%~50%时进行最宜。因为土壤过干时翻耕困难,土块难以破碎,而土壤过湿时翻耕又易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黏重土壤应先掺沙或有机肥后再进行翻耕,以改良土壤的物理结构。

耙地应于栽种之前进行,土壤含水量约为60%时耙地最适宜。若土壤过干,土块硬不易破碎,应预先灌水湿润土块。土壤过湿时也不宜耙地,易造成土壤板结。

(4)做畦 花卉在圃地栽培时多采用畦栽方式,各地区由于花卉种类及降水量、地势、土壤性质等不同,又有高畦与低畦之分。南方多雨地区及低湿地带均采用高畦,而北方干旱地区多采用低畦。

高畦的畦面高出地面20~30厘米,以便排水,并可扩大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一般畦面宽100~120厘米,畦两侧排水沟兼做步道,宽40厘米左右。低畦的畦面低于畦埂10~20厘米,畦面宽100~120厘米,畦埂宽30~40厘米,低畦有利于灌水保湿。畦的走向根据地势而定,一般为南北走向。畦的长短则根据地块情况或栽植需要而定。

(二)间苗和移植

(1)间苗 间苗主要对播种苗而言。播种后由于出苗稠密,影响幼苗健壮生长,应进行间苗,以扩大株距,保证花卉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土壤营养面积,利于通风透光,防止幼苗徒长,减少病虫害发生。间苗原则为选优去劣,选纯去杂,去小留大,间密留稀。间苗应在小苗具有1~2枚真叶时进行,也可分几次进行。间苗应仔细,避免影响留床苗,应在雨后或灌水后进行。间苗之后应再浇一次水,使留床苗的根系与土壤密接。最后一次间苗称定苗。如果用杂交第一代种子进行育苗,为降低育苗成本也可采用芽苗移栽代替间苗。

(2)移植 移植是指将幼苗由育苗床移栽到栽植地。通过移植可使花卉苗株在花坛、花境或园林绿地中得到合理的定位,并增大株行距,扩大营养面积,增加光照,使空气流通;通过移植,切断主根,促使侧根发生,形成发达的根系;还可抑制苗期徒长,增加分蘖,扩大着花部位。地栽苗在4~5枚真叶时进行第一次移植,盆栽苗出现1~2枚真叶时开始移植。

移植包括起苗和栽植两个步骤,而起苗又分裸根苗和带土苗两种情况。裸根苗多用于小苗或易于成活的花卉的大苗,带土苗则多用于移植不易成活的花卉。移植的株行距视苗的大小、生长速度和移植后留床期而定。

移植最好在无风的阴天或降雨之前进行,一天之中,傍晚移植最好,经过一夜缓苗,根系能较快地恢复吸水能力,避免凋谢。早晨和上午均不适合移植,因为中午高温、干燥,对幼苗的成活影响很大。

移植之前,苗床及栽植地均应浇足水,待表土略干后再起苗。移植穴要较移植苗根系稍大,保证根系舒展。栽植深度应与原种植深度一致或稍深1~2厘米。栽植时要分清品种并按规格大小进行分级,避免混杂。栽植后要将苗根周围的土壤按实,并及时浇透水,小苗宜用细喷壶浇水,大苗可漫灌,幼嫩小苗还应适当遮阳。

(三)灌溉

水是花卉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花卉的各项生理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合理灌溉对于花卉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1)灌水量及灌溉次数 花卉的灌溉用水量因花卉种类、生长阶段、季节及土壤质地而异。

就花卉种类而言,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根系浅,灌水量宜少,灌水次数可多些,灌水渗入土层的深度30~35厘米为宜;宿根花卉、木本花卉根系分布深,灌水量宜多,灌水次数宜少,灌水渗入土层45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切忌“拦腰水”。花卉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一般种子发芽期需要水分较多,幼苗期应保持床土湿润,开花结实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较小。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一般春、秋两季干旱,空气干燥,水分蒸发量也大,灌水宜勤些,灌水量可大些。雨季应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以防苗株徒长。

就土壤质地而言,黏土灌水次数宜少,沙土灌水次数宜多。

(2)灌溉方法 露地花卉灌溉的常用方法有漫灌、沟灌、喷灌及滴灌四种。栽培面积较大时宜采用漫灌,如大面积的花圃。沟灌即干旱季节在高畦的步道中灌水,当行距较大时,也可行间开沟灌水,沟灌法可使水完全到达根系区。喷灌是利用喷灌系统,在高压下使水通过喷嘴喷向空中,然后呈雨滴状落在花卉植株体上。滴灌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水缓慢而不断地呈滴状浸润根系附近的土壤,能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滴灌可节省用水,但滴头易阻塞,设备成本较高。

(3)灌溉时间 每天灌水时间因季节而异,一般选择水温与土温最接近的时间进行。夏季高温宜在清晨或傍晚灌水,对花卉根系有保护作用,冬季宜中午前后灌水。

(4)灌溉用水 灌溉用水应选用软水,避免使用硬水,最理想的是雨水、河水、湖水或塘水。种植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使用自来水。使用地下水需经软化后储存于水池,在水温与气温接近后使用。

(四)施肥

(1)施肥的原则 施肥的原则是适时、适量、适当,薄肥勤施,少量多次。

(2)施肥的方式及方法 施肥的方式分为基肥和追肥。

①基肥。在翻耕土地之前,将肥料均匀地撒施于地表,通过翻耕整地使之与土壤混合,或栽植之前将肥料施于穴底,使之与坑土混合,这时施入的肥料统称为基肥。基肥多以堆肥、厩肥、人粪尿、饼肥、鸡鸭粪、腐殖酸肥等有机肥或颗粒状的无机复合肥为主。有机肥一般施用量为3.5~4.5千克/米 2 ,应充分腐熟后施用。

②追肥。为补充基肥中某些营养成分的不足,满足花卉不同生育阶段对营养成分的需求而追施的肥料,称为追肥。在花卉的生长期内需分数次进行追肥,一般花卉发芽后进行第一次追肥,以促进营养生长,使植株枝叶繁茂;开花之前进行第二次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多年生花卉在花后进行第三次追肥,以补偿花期养分的消耗。追肥常用无机肥或人粪尿、饼肥等经腐熟后的稀薄液肥。追肥的方法常用沟施、穴施、环状施或结合灌水施,以及根外追肥等。

沟施:是在花卉植株的行间挖浅沟,将肥料施放其内,覆土浇水。

穴施:是在植株旁侧、根系分布区内挖穴,施放肥料,覆土浇水。

环状施:是在植株周围挖环状沟,施入肥料,覆土浇水。

采用沟施或穴施时,施肥深度根据花卉种类不同而不同,一二年生花卉宜浅施,多年生花卉、木本花卉宜深施。

根外追肥:是追肥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将液态肥喷洒于叶面及叶背,营养成分通过气孔被吸收到体内的施肥方式。根外追肥宜使用易溶于水的无机肥,所用肥液浓度不可过高,应控制在0.3%~0.5%。尿素、磷酸二氢钾、微肥等常被用于根外追肥。

由于各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不同,不同肥料在土壤中施用的深度也不同。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区内。

(3)施肥量 施肥量因花卉种类、土壤质地及肥料种类不同而异。一般一二年生花卉、球根类花卉比宿根花卉的施肥量少,球根类花卉需磷、钾肥较多。据报道,施用5-10-5的完全复合肥时,每10米 2 的施肥量为:球根类花卉0.5~1.5千克,花坛、花境花卉1.5~2.5千克,花灌木1.5~3千克。

(4)施肥时间 一年之中,春季是多数花卉及花木类发芽时期,宜追肥促生长;春末夏初花卉生长迅速,有些花卉进入花芽分化孕蕾期,是追肥的重要时期;秋季开花的花卉,多从立秋之后开始进入花芽分化,因此9月上旬开始追肥促进花芽分化和发育。夏季和冬季多数花卉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应停止追肥。

(五)中耕除草

(1)中耕 是在花卉生长期间疏松植株根际土壤的工作。在阵雨或大量灌水后以及土壤板结时,应进行中耕。中耕可切断土壤表面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使表土中孔隙增加,增加空气含量,并可促进土壤中养分分解,有利于根对水分、养分的利用。在苗株基部应浅耕,株行间可略深耕。

(2)除草 是除去畦面及畦间杂草,不使其与种苗争夺水分、养分和阳光。杂草往往还是病虫害的寄主,因此一定要彻底清除,以保证花卉的健康。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除草方式有多种,可用手锄和机械耕等,近年多使用化学除草剂,使用得当可省工、省时,但要注意安全,避免产生药害。

(六)整形修剪

(1)整形 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对植株实行修剪措施,使之形成美观的株形或冠形,以提高观赏性的栽培措施。整形是通过修剪等手段达到所需要的效果,而修剪是在整形基础上进行的。露地花卉的整形主要有单干式、多干式、丛生式、悬崖式、攀缘式等形式。

①单干式。保留主干,不留侧枝,使枝端只开一朵花。多见于菊花的独本菊。

②多干式。保留3~7个主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使其开多朵花。菊花的三本菊、五本菊、七本菊等造型属于此类,大丽花也常见多干式整形。

③丛生式。通过多次摘心,促其发生多数侧枝,全株呈低矮丛生状,开多朵花。大部分一二年生花卉均属这种造型,如矮牵牛、一串红、美女樱、藿香蓟等。

④悬崖式。全株枝条向下方的同一方向伸展,多用于小菊造型。

⑤攀缘式。多用于蔓性花卉,将花卉引缚在具有一定造型的支架上,如牵牛花、铁线莲、茑萝等常用这种整形方式。

(2)修剪 修剪是指去除植株体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摘心、除芽、去蕾、折梢、曲枝、修枝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使花卉的植株形成或保持理想的株形或冠形。摘心即摘除枝梢的顶芽,促发侧枝。一二年生花卉及宿根花卉常用摘心法使其增加分枝,使株丛低矮紧凑。但要注意,对顶生花卉及自然分枝能力很强的花卉可不必摘心,如鸡冠花、观赏向日葵、凤仙花、三色堇等。除芽、去蕾指除去过多的侧芽、侧蕾,以保证养分集中供给留下的花朵,如菊花及大丽花常用此法。折梢、曲枝、修枝等方法常用于木本花卉的整形修剪。

(七)越冬越夏

(1)越冬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耐寒性差的花卉,不能忍耐冬季的低温,北方地区栽培时,在冬季到来之前必须及时做好防寒工作,以保证其安全越冬。露地花卉常用的防寒措施有如下几种。

①灌水法。冬季封冻前灌足防冻水有防寒效果。灌水后可提高空气湿度,空气中的蒸汽凝结成水滴时放出潜热,可提高空气温度。

②包草埋土法。冬季到来之前,对于不耐寒的木本花卉,清除枯枝烂叶后,用草绳将枝条捆拢,其外再包5~8厘米厚的草帘并捆紧,最后在草帘基部堆20厘米高的土堆并压实。

③设风障。栽培面积大、数量多的草本花卉,常在种植畦的北侧设1.8米高的风障,具有防风保温的效果。

④设席圈。植株高大且不耐寒的木本花卉,可在其西面和北面设立支柱、柱外围席,防风御寒效果突出。

⑤地面覆盖。露地宿根花卉常于入冬前在株间的地面上覆盖一层3~10厘米厚的覆盖物。覆盖物最好采用有利于花卉生长发育,且资源丰富、价格低、使用方便的材料,如堆肥、秸秆、腐叶、松针、锯末、泥炭藓、树皮、甘蔗渣、花生壳等。地面覆盖不仅可防止水土流失、水分蒸发、地表板结及杂草产生,而且冬季对土壤有保温作用,覆盖物分解后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物理性质。此外,用地膜覆盖地表也有较好的保温保湿效果。

(2)越夏 夏季温度过高,高温对部分花卉产生危害,可通过向叶面或畦间喷水、架设遮阳网和草帘等措施进行降温。

(八)连作与轮作

(1)连作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重复栽培同一种花卉称为连作。花卉连作易造成病虫害的蔓延危害,使产量逐年下降。不同花卉耐连作的程度不同,应区别对待。

(2)轮作 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的时间轮换栽种几种不同的花卉称为轮作。轮作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和防除病虫害。不同种类的花卉对于营养成分的吸收不同,浅根系与深根系花卉发生病虫危害的程度也不同。例如,前作花卉需氮量较多,对磷和钾需要量较少,土壤中氮肥多被消耗,而磷、钾消耗少;后作花卉应栽培需氮少,磷、钾需要量较多的花卉。

合理轮作能有效避免或减轻病、虫、草害,保持地力,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轮作周期主要根据危害各类花卉的主要病原菌在栽培环境中存活和侵染的情况而定。 c5L50MFcpUpHC8M3JLIa9ToAwKmUCTUge5KywTZm/5S6+3Ch/CnZPVcYRC7xSUd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