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产业升级是什么东西

// 消费升级就是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

消费欲望

前段时间去某三线城市出差,一位朋友请我吃小龙虾。餐馆里宴开一百桌,一路排出去直到江边,食客们吃得兴高采烈。看着眼前火爆的就餐景象,我不禁想起一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产业还可以如何升级?”

在我看来,产业是没法升级的。好比这次出游:坐三小时的飞机,下飞机后入住五星级酒店,出入都有朋友开着豪车接送,大家包一个院子吃饭,有四个服务员帮忙服务,餐后大家一起拿出手机刷抖音。

你说这还能怎么升级?所谓的“消费升级”,指的是让人更快乐,或消费更多,但是我现在已经非常快乐、非常满足了。

很多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人,他们白天喝茶,晚上聚餐,每天工作不足五个小时,而且房子超便宜,没有房贷压力,省下来的钱买了豪车……他们已经超级无敌快乐了,你说该怎么升级?经济还能怎么增长,难道要靠把房价炒高吗?可单纯的高房价,并不是幸福。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这位朋友,他听了哈哈大笑,然后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图们的故事。图们是一个县级市,位于中朝边境,与朝鲜隔江相望。这边的人远远望去,能看到对面金黄色的油菜花海,还可以看到20世纪50年代的蒸汽火车头。

朋友有一次去图们,面对这种异国情调,当然是要拍照留念的。于是他调好了光圈,请身边路过的一位穿着风衣,戴着毡帽,温文儒雅的男士拍照,对方接过相机,说了一句让朋友终生难忘的话:“难道,这个就是传说中的照相机吗?”

是的,这句话就是一个看起来明显是知识分子,处于中产阶层的男士说的。然后,他又问了一句让朋友更吃惊的话:“可以直接对着人吗?”接下来,朋友开始耐心地教他如何拍照,这位男士帮朋友拍完照以后,兴高采烈地走了。

说完这个故事,朋友撕了一只虾,又嚼了两个虾球,接着说:“美国参议员可能是全世界权力最大的人,可你知道100名参议员中,没有护照,从没出过国的有多少?大概占90%。这个世界和你想象的不一样,现在你觉得这家店很火爆,吃小龙虾的人很多,但是中国有近14亿人口,又有多少人吃过小龙虾呢?真实的数据是,全中国吃过小龙虾的人不足1%,因为小龙虾产量有限,而且现在涨价这么快,178元/盆,以后这个比例可能不足0.5%。

“吃完这顿小龙虾,你跟我到后巷走走,那里有厨师,有洗碗工,有倒泔水的,还有每天凌晨4点送菜的……你以为我刚才说的那个不认识相机的人是一个笑话?那你就错了。你问问后巷这些人,没见过照相机、没见过智能手机的有多少?而且这还是在城里,不是在乡下,你认为‘习以为常’的生活,其实根本不习以为常。你以为没事四处飞、出入高档酒店、买车不看价格、每天一顿小龙虾算低档消费,其实这些消费对中产阶层来说都已经是‘奢侈性消费’了,而对真正的穷人来说,就是‘传说性消费’了。真正的穷,是父母辛苦打工一年,给孩子带回去的不是贵重的玩具,而是一瓶可口可乐。”

消费升级

人类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高估“新”的东西,而低估“普及”的东西。比如辉瑞公司上市了一款新药,占销售额总量还不到10%,却使得股价暴涨翻倍;马斯克回收火箭就被称为“硅谷钢铁侠”,但特斯拉其实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甚至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对经济增长的认识,绝大多数人犯了同样的错误。拿上海土生土长的90后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小时候“赴酒宴,吃大餐”的记忆,因此当他们评估餐饮业时,很容易低估其成长空间,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就有了,几十年没有变化。”

但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呢?上海一直到1988年,才出现第一家外资五星级酒店——位于静安区的希尔顿酒店。在当时,五星级酒店是极度稀少的,仅属于少数有钱人能去的地方,甚至静安饭店的清炒虾仁,一度还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接头暗语。

到了2017年,上海的五星级酒店已超过70家,豪华酒店的普及人数超过几十万人,普通人也可以轻松负担五星级酒店的住宿费用,这时的酒店在形态和服务功能上虽然没有进化,但酒店业的GDP却翻了几十倍。

有的时候,科学的大规模普及和科学技术进步一样重要。在民用航空领域,波音737面世于1967年,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虽然你完全可以说你小时候就坐过飞机,现在仍然坐飞机,所以消费并没有升级,但是要知道,中国民航业的乘坐人数一直以每年两位数百分比的速度在增长,现在全年已超过5亿客流。

你的消费虽然没有升级,但消费者的渗透度却在不断增加。以前麦肯锡曾流传一个笑话:“每个中国人每周多吃一只鸡,中国的GDP会增长多少?”会增长多少呢,你可以自己算算。

第三次工业革命

我们设想下一个上海白领的生活:每月家庭消费30 000元(含房贷),每年出国旅游一两次,年终犒劳自己买个包包。虽然日子有点紧,但也过得去。这样一种生活,如果换算成美元,这个小白领的消费就变成了30 000×12÷6.29≈57 200美元(此处汇率以本文的写作时间2018年4月14日为准),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70%的美国家庭。也就是说,即使完全不靠任何新科技推动的生产力进步,只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像这个白领一样活着,中国的GDP就会是美国的四倍。

当然,目前不可能每个中国人都能达到这个白领一样的生活水平。但我想说的是,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人类已经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行业以煤炭、纺织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钢铁为主,GDP10 000美元;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子、汽车为主,GDP30 000~50 000美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角是材料、生物。就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而言,中国已处于“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技术能力供大于求”的状态。如果把我国每个省份都看作一个独立经济体,那么每个省仅凭借“吃透工业3.0”这一招,就可以达到人均GDP两三万美元的水准。中国是一个“均一市场”的大国,资源可以在国内自由调度,这意味着中国会更富裕一些,人均只会比上述水平更高:人均10 000元工资,GDP就是20 000元。

做到这一点困难吗?看看每天给你送餐的美团外卖“三星骑士”吧,他们每月都有六七千元的工资。

席卷

工业革命肇始于英国,然后逐渐传递到对岸的法国,再传递到德国,接下来是俄国,再往下是中国,最后传递到了非洲。中国内部发展的情况也差不多,沿海地区最早进行了改革开放,然后传递到中部地区,接下来是西部和内陆山区。我们目前的状态就像是一台推土机,只要把越来越多的人口、地级市捆绑到“现代化”这台推土机上,国力自然会增长,GDP自然会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对中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并没有太多疑虑,甚至我们都不太需要创新,只需要普及科学,就可以实现“超级大国”这一目标。 /aK675TBzoMN8p6L+elA+bCLsoMyGZF3yJtDNOzX72/Vo1na9Bm0BflewAa+tW6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