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小儿手术后需注意什么

手术结束并不等于外科治疗结束,还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大手术和复杂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机会更多,术后需严密监测,确保患儿呼吸、循环稳定。

一、小儿手术后评估

患儿手术结束经过复苏后回到病房,护理人员要全面评估以了解患儿的病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引流情况,以及患儿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心理承受力等。尽量做到预见性观察和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儿的不适感觉,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同时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以取得配合并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二、术后病情监测

小儿的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危重、大手术后的患儿,使病情不稳定的因素多,更加需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的变化。

(1)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一般小手术患儿持续心电监护24h,大手术患儿需监测48~72h至病情平稳。注意患儿心率、心律,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及方式,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情况。

(2)术后体温的监测。①术后由于机体对组织损伤后分解产物、渗血、渗液的吸收,患儿的体温会升高,为术后吸收热,一般38℃左右,多于术后2~3天逐渐恢复正常,属正常反应,不需要特殊的处理。若体温升高幅度过大,时间超过3天,或恢复后又再次升高,应注意严密监测,并采取物理和药物降温的措施,防止高热惊厥。②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全,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加上麻醉可抑制体温中枢的调节,使末梢血管扩张,散热增加,故术后容易出现低体温、体温不升和硬肿症,需要置于温箱(图1-3)或辐射台内保暖,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并按摩硬肿的肢体。

图1-3 新生儿温箱

(3)观察患儿面色、神智、意识状态变化,听患儿的哭声是否响亮及反应情况。

(4)观察腹部体征及排便情况:有无腹胀、腹痛、呕吐及排便、排气等肠功能恢复情况。

(5)观察患儿皮肤弹性,囟门凹陷或饱胀,检查生化指标,记录24h出入量,评估有无水肿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

三、术后体位和活动

1.体位术后应根据麻醉情况、手术方式、疾病情况安置患儿体位。麻醉未清醒前一般采取去枕平卧位6h,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患儿麻醉清醒期容易出现躁动、哭闹等,可给予适当的约束,确保安全。麻醉清醒后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医嘱调整卧位:颈胸部手术、腹部手术多取半坐卧位,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引流,并降低腹壁张力,减轻疼痛等;尾后路肛门成形术、脊膜膨出或骶尾部畸胎瘤术后多取俯卧或侧卧位。

2.活动术后早期活动可增加肺活量,有利于肺的扩张和分泌物的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同时可促进胃肠道蠕动,防止腹胀和肠粘连。

手术当日麻醉作用消失后可根据病情鼓励患儿进行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活动四肢及翻身。根据手术情况术后1~2天可试行离床活动,会走路的患儿,先下床站立,适当走动。以后根据患儿的情况、能力,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时间,避免剧烈活动。

四、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1)术后给予持续吸氧(1~2L/min),纠正全身麻醉术后和术中二氧化碳弥散入血所产生的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

(2)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吸痰时注意动作要轻柔,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 s,负压不可太大。

(3)鼓励患儿深呼吸、咳嗽、咳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给予雾化吸入、翻身拍背。

五、术后伤口和管道的观察和护理

1.伤口的护理术后应注意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现象,若渗血较多,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婴幼儿会阴部的伤口要防止大小便污染伤口敷料,污染后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2.管道的护理术后常见的管道有氧气管、胃管、胸管、腹腔引流管、皮下引流管、T管、导尿管、肛管、静脉置管等,各管道均需贴好明确标识,妥善固定,防止婴幼儿拉扯,保持管道通畅,保证有效引流,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六、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与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及是否涉及胃肠道有关。

非肠道手术后仍需禁饮食6~8h,麻醉清醒后方可饮水,先给患儿喝少量水,如无呕吐即可开始进食,开始进食时最好进食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粥、面条等,再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术后要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

胃肠道手术者需等肠功能恢复后才能进食,一般需要3~5天。禁食期间需要注意口腔卫生。为减少患儿哭闹引起腹胀,可使用安抚奶嘴给予安慰。术后恢复期可适当增加营养,但不宜过多,也不宜多吃油腻食物,否则会增加患儿的消化负担,对康复不利。可选用肠道营养素(小百肽、蔼儿舒等),营养素是要素饮食,对胃及肠道的负担小,产生的大便少,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婴幼儿首次喂服10mL,若无不适,每2~4h一次,每次增加5mL,逐步增加到正常奶量。做肛门手术的患儿,需要适当控制饮食,选择肠道营养素,以减少粪便污染切口,促进伤口愈合。

对危重症、不能经口进食的患儿,采取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七、术后功能锻炼

(1)胸、肺部手术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促进肺部功能恢复。

(2)斜颈手术后进行颈部功能锻炼,防止术后粘连,促进颈部活动功能恢复。

(3)肛肠手术后进行扩肛锻炼,预防肛门狭窄并训练排便。

八、术后皮肤的护理

小儿皮肤娇嫩,大小便不能自理,加上术后活动受限,皮肤易受到不良刺激,需要及时的处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穿着棉质、透气的衣衫。术后常见的几种特殊皮肤的护理:

1.肛肠手术后肛门的护理肛肠手术后大便稀薄、大便失禁,次数多达数十次以上,易导致患儿肛门处皮肤发红,甚至溃烂。需要每次排便后及时清洗,并用低功率吹风机烘干肛周皮肤,再喷洒护肤粉。在患儿的肛周皮肤上,护肤粉可以覆盖创面,吸收渗出物,利于局部组织供血、供氧,促进创面愈合。

2.造口皮肤的护理用棉球清洗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后擦干,用保护膜防止浸渍,进行日常皮肤护理,还可喷洒造口护肤粉。如果皮肤已经发生溃疡,可喷洒溃疡粉保护受损皮肤,促进愈合。还应注意观察造口周围皮肤及肠黏膜的颜色。

九、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观察和护理

1.出血小儿的凝血机制发育不完善,血容量低,若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容易发生渗血甚至休克。应注意严密观察患儿的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引流管的引流量和全身情况。如为少量出血,一般给予更换敷料、使用止血剂即可。如出血量大,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速、烦躁等休克表现,应积极输血、补充液体,通知医生寻找出血原因并积极处理。

2.切口感染或裂开手术无菌技术不严格及患儿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腹胀导致腹压增加等因素容易引起切口感染或裂开。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5天,患儿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快、白细胞计数升高等表现。切口裂开多发生在术后5~10天或拆线后24h内,切口敷料可见淡红色血性渗液,分为全层和部分裂开。预防的关键在于:手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前后加强患儿的营养支持,改善患儿的体质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增强患儿的抗感染能力;术后给予弹力绷带包扎腹部切口,及时处理咳嗽、腹胀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发生切口裂开,应立即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使患儿镇静,防止哭闹加重切口裂开,通知医生进行还纳缝合。

3.腹胀腹胀是胃肠道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儿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受到抑制,会出现肠麻痹、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充气等。腹胀严重时可能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术后有效的持续胃肠减压可以帮助减轻或解除腹胀,预防呕吐、窒息;给予肛管排气或少量温盐水、开塞露保留灌肠能促进肠道功能尽快恢复;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病情允许时,鼓励患儿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如果腹胀无改善,应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行腹部直立位X线检查,判断有无肠梗阻等。

4.肺部并发症由于小儿的气道狭小,气管、支气管黏膜娇嫩,咳痰功能差,抗感染能力差,当呼吸道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时,容易发生肺不张和呼吸道阻塞。手术后床旁应备有吸引器,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呕吐引起窒息,注意调节吸引器的压力,选择粗细合适的吸痰管;加强气道护理,每天给患儿翻身、拍背,进行体位治疗,预防或治疗肺部分泌物的堆积,促进肺部循环;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等药物雾化吸入,促进有效排痰。

5.急性肺水肿手术后输血、输液过多、过快会导致急性肺水肿的发生。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肺水肿的表现。主要预防措施是使用微量泵精确控制小儿的输液量和输液速度。若发生肺水肿,应立即进行给氧、强心、利尿、镇静等处理。

(史雯嘉 方觅晶) 874Nu8joWKszX2qg8bw0XyOwifIU2MCX+i/AQBsnPp7MJ79ugPdTF6Zi7H7+Q0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