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极其抽象、宽泛、宏观的概念,从任何角度解释它都将是一个庞杂的指涉,很难将其含义阐述清楚。不少学者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定义,但却众说纷纭。有人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文化”的定义竟多达250多个!但国内外众多辞书或百科全书中有个较为统一的解释: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该定义较为简明扼要,但其概念太过抽象、笼统,其后需附加较详细的注解,方可稍为理解、明了其主要内容。
“文化”二字,就字的释义来说,“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的特点是: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姚文放等在较详细地解释“文”和“化”的字义之后认为:“‘文’、‘化’二字合在一起,铸成‘文化’一词,其意是指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使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发生合乎规律、合乎需要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及历史成果即为文化。”他认为,“文化”的概念大致包括人化、教化和美化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揭示了文化的动态性、过程性和整体性,接近中国文化的本质。
依上所述,我们可将“荷花文化”引申定义为:人们对荷花的记录、表达和评述,以及分析、理解和包容,即人们对荷花物质功用、精神内涵的全面认识理解,对荷花的应用过程及历史成果。
荷花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物种之一,是30余万种高等植物、4000多种观赏植物之一,在30多年前被确立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它的“文化”光辉,似乎在植物文化、中国花文化中显得格外璀璨!
有学者从精神、伦理的角度理解、分析自然生物,认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有感情、有精神的物质。“览百卉之英茂,无斯花之独灵”、“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消陨到花里边去;花看人,花消陨到人里边来”。荷花被认为是具有灵性的,它在给予人们以物质功用的同时,给予人们精神慰藉,道德及智慧以感悟。荷花“物化”了中国人,同时中国人也“人化”了荷花。其中,后者的历史甚为久远,内容广博而深邃。在长期的“物化”、“人化”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也不断地将自己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心境、意志、愿望等,深深地渗透进了荷花,使荷花由原始之“朴”,渐渐演变成人化之“器”。荷花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植物”。并形成了光辉灿烂的荷花文化!
笔者是一名长期从事园林植物应用研究的“城市农民”,近20年主要在荷花的栽培、育种方面做了些许事情。因与荷花接触较多,所以对荷花有种不易言表的情愫。但这“情愫”只是一种表面的感性。因作者是“泥腿子”,不是文化人,不敢妄谈“文化”、“荷文化”,故只能在相关书报杂志、网络上努力搜寻相关知识。经过遴选、抄录,偶尔添上浅陋的只言片语,历时近5年才完成拙作,名曰“荷莲文化漫步”,实则“慢步”了!
不揣浅陋,望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