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故事是一种叙述

◆◇

讲述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头脑中的思考展现给他人的过程。故事依靠叙述传播,叙述是故事的生命,一个故事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人的叙述功力。

(1)界定范围

在讲故事前,要先限定故事涉及的范围,看自己在这个范围内是否能全面地阐述故事。 有些人对故事的交代十分简单,听众在听完整个故事后也没能勾画出故事中的那个世界,对其还是一知半解。虽然不能说这是失败的故事,但这一定是个不全面的故事。

即便是我们平时讲述的小故事,虽句子不多,也仍需注意叙述的全面性。通常是在故事的开篇用一两句介绍故事背景,限定故事发生的范围。

(2)时间点的联系

讲故事需要界定范围,但却不需要界定时间。在叙述过程中,故事是从一个时间点出发,按照一定的发展轨迹,将各个时间点串联起来。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对过去的回忆、现实的情况和未来的畅想联系起来,里面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不同的时间点。

时间点实际上引导着故事的前因后果,是原因、过程和结果的隐藏叙述线。

在故事中,应增加对重要事件时间点的叙述,减少对其他时间点的叙述,不能本末倒置。 时间比例可以从侧面证明故事中每一部分的重要性。

不同的时间点的叙事节奏也有所不同,许多人讲故事喜欢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不重要的时间点一笔带过,放缓节奏;相反,重要的事件要加快节奏造成紧张感。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在小说中,对时间的忠诚极为必要,没有任何小说可以摆脱它。”

这表明了时间对于小说的重要作用,而我们讲述普通的故事也是一样。

(3)宏观与微观

在界定时间和范围后,故事的发展和人物行为要符合历史背景的设定,这就是宏观层面上的把握。从细节来讲,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台词都要符合历史背景的设定,不能给人超脱时空的感受。

在非特定情境中,将古人冠以今人的说话方式是极为可笑的事。

(4)主题明确的叙述

故事作为叙述方式的一种,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 故事可以以讲述一个时代为目的,这就是宏观上的主题;故事也可以以讲明一个故事为主,这便是微观主题。

宏观和微观的主题都有各自的好处,要凭借讲述的动因来选取。如果你想用故事表明当今社会问题,宏观层面似乎更有说服力;如果你想向朋友倾诉身边事,微观的角度则更恰当。

主题是一则故事的指导线,在指导线的带领下,故事直达主题,丝毫不拖泥带水。

《华尔街日报》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一家报刊之一,他们对于新闻热点的追求远远超过其他媒体,编辑部内部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任何发生在腰部以下的事情都是没有新闻价值的”。在这样严格的环境下,记者们报道的事件大多是能够引起人深思的故事。

一次,有位记者报道了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输精管切除手术的事,并将文章写得十分通俗易懂,意在让大众全面了解这种手术的危害和好处。而他的编辑却未经他的同意就删掉了其中关于器官的叙述和描写,使文章变得不知所云。这就是记者和编辑两人没有明确主题的结果,一个想解释现象,一个想介绍概况;一个在微观上描述故事,一个则在宏观上强调事件。

不同的主题和目的,使得编辑改后的报道与未改时反差强烈,读起来像两则报道。我们在讲述故事时也会面临这样的选择,不同的主题会引导出不同的故事。

在主题明确后,讲述故事的过程要紧扣主题,一个故事只能有一个主题,多则乱,乱则损。 2hT8ALKJM14GnNX0lc5fswTHLJzuy2IfxkD3tWbUaTGGa4nU2aNsDBdf0i/g/F/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