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缩短距离的灵丹妙药

◆◇

(1)控制物理距离

讲故事时,除了要注意故事本身,也要注意讲述者与听者的距离。一个合适的距离能够帮助你将故事演绎得更到位;而不适的距离则会给听者不良的心理感受,从而忽略你的故事。

讲述者与听众不同的关系适合用不同的距离。

①亲密距离:可以保持稍近的距离,一般距离为15~44厘米,甚至在讲故事时可以挽着手臂、拉手,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帮助演绎故事。

②个人距离:朋友间的一般距离为76~122厘米,这是礼仪的距离,泛泛之交通常保持在这个距离,陌生人一般处于76厘米的位置。熟人之间的交谈距离,通常保持在46~76厘米。如果陌生人出现在这个距离内,会给人极度的不安感。在这种场合中讲故事,要注意故事的内容,不能太随便以免引起不适,通常缓和气氛的故事能够帮你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③社交距离:一般在社交场合与工作中的安全距离为1.2~2.1米,更加正式的场合会保持更远的距离,为2.1~3.7米。一般领导的办公室内都会有一张大的办公桌,宽度通常在1.2米以上,将领导与来访者隔开,也是为了保持双方的距离,不造成心理压力,保持正常且正式的交谈范围。

④公众距离:通常指演讲、讲课等的距离,通常保持在3.7米以上,此时所讲故事要注意情节是否能够吸引听众,讲述者的动作也要注意,任何一个小动作都可能被听众放大,影响你的故事。

(2)拉近心理距离

合适的物理距离能够帮助听众专注故事,而讲述者与听者的心理距离则应该尽量缩短,要让他们走进你的故事,认同你的观点。吸引听众的故事有很多技巧,其中的两种方法简单又有效。

①多用良好的面部表情

物理位置并不代表心理距离,表面上物理距离只有几米,但心理距离可能远远超过物理距离。人们经常将故事用于交谈中,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交流感情。 在各类场合中,交流观点容易,交流情感却不容易。

良好的面部表情能够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让人心理产生舒适感,帮助他们理解你的意思。如果不善于调动面部表情,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面部表情的变化,容易给人死板和严肃的印象。即便你讲出的故事精彩有趣,也不会引起他人的兴趣。

②利用精神优势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改变自己与听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可以体现精神优势。当谈话双方的精神优势相当,双方沟通和心理压力为最小;而当有一方具有精神优势,两者差距越大,心理压力也会越大。

讲故事时,讲述者可以利用精神优势改变心理距离。如果讲述者本身具有较大的心理优势,再继续扩大讲述者的心理优势,扩大与听者之间的差距,会给听者带来心理压力,结果往往令人失望,一段时间后,听者的注意力也会随之分散;适当地降低自己的精神优势,让自己与对方相当,就会缩短心理距离,效果大大增强加。

(3)顺势而为

此外,讲故事时难免会不自觉地做一些小动作,咳嗽、打喷嚏或是挠头等等,会分散听者的注意,甚至让人反感。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顺势而为,跟从听众的反应做出引导,帮助他们进入故事,产生情感共鸣。顺应听众,才能够将故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顺势而为并非以听众为主导,跟着对方的思路走,而是利用听众的心理和动作引导他们回到自己的故事上。 讲故事虽然是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但要时刻观察对方的反应,根据反应做出判断和引导。

1956年,前印尼总统苏加诺来到清华大学演讲,刚进校门就引起了轰动。苏加诺走到台上,没有马上开始演讲,而是对学生们说:“我请各位向前移动几步,我愿更靠近你们。”站着的学生向前移动了几步。随后苏加诺又说:“我请诸君笑一笑,因为我们面对着光辉的未来。”学生们笑了起来,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一直保持愉悦的气氛直至演讲结束。

苏加诺的头两句话就是顺势而为,调整同学情绪,将他们从陌生的情绪中带出,以兴奋的状态迎接他的演讲。同时,他也树立了自己机智的形象,化解了尴尬的气氛。 4GXm5+Ei2xvJuvCwTgyXHaT5cwkUfo6H0AEyzYpcO+Wg0laytzn7qaHROz2rDmD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