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平定河北

马邑的刘武周起兵造反,自立为帝,改元天兴。刘武周举兵进犯并州,齐王李元吉竟然抵挡不住。于是,高祖命裴寂带兵平叛。不料,此次出征裴寂竟然 一败涂地 ,晋阳以北全部沦陷。李元吉吓得逃回长安,太原失守。刘武周继续进犯,裴寂节节败退。此时又有吕崇茂等人乘机起兵造反,裴寂破敌不成,最终逃回求救。

高祖见刘武周如此厉害,晋阳等地接连失守,当即命令放弃太原、河东一带,防御据守关中。

李世民得知高祖之意,上书请旨:“太原、河东不可弃。先不说那是我们的故地,河东一带农业发达,供给着京城的开销,河东一弃,长安必不可守。儿臣愿请旨出战,必定解晋阳之困。”高祖同意了。

武德二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兵平剿刘武周。他先来到的是由宋金刚镇守的龙门。李世民命小股部队不断骚扰宋金刚。宋金刚万般无奈,只能后退。李世民命令大军继续前进。此时,传来夏州失守、永安王李孝基等人全部被俘的消息。李世民当即命兵部尚书殷开山和行军总管秦叔宝二人前去拦截救人。负责押送李孝基等人的是刘武周的大将尉迟恭。尉迟恭骁勇,部下却无能。因此,在殷开山、秦叔宝的两面夹击下,尉迟恭很快战败,但尉迟恭带领小股部队以及李孝基等人逃脱。殷开山、秦叔宝救人无果,返回大营。

李世民继续与宋金刚周旋,一年的时光耗尽了宋金刚粮草。宋金刚率军逃跑,李世民一路追击,宋金刚一路逃亡。这时,李世民对尉迟恭招降,最终喜得良将。李世民带领大军继续前进,攻打刘武周所在的齐州。到达齐州时,刘武周弃城逃亡突厥。李世民接着进军晋阳,接连收复失地。不幸的是李孝基被刘武周杀害。李世民安葬了逝者,然后班师回朝。宋金刚获悉刘武周北逃后,也逃到突厥,最终他们被突厥抓住杀害。

太原收复后,只剩下窦建德、王世充还在 负隅顽抗 。窦建德进攻沧州时,将李神通、同安公主和魏征等人掳走,同时还掳走了徐世绩的父亲徐盖,借以威胁徐世绩投降。徐世绩无奈,只得投降窦建德,但他仍驻守黎阳。后来,徐世绩眼见救父亲无望,又担心自己被窦建德所杀,于是投靠了大唐。高祖非常高兴,赐他姓李,因此徐世绩更名李世绩。

高祖召集群臣,商议剿贼。李世民建议先与窦建德和解,要求释放李神通等人,之后再去进攻王世充。高祖同意了李世民的提议,便派使臣去与窦建德议和。此时,窦建德不久前因听信谗言杀了一名大将,与罗艺的战争中也没有得到好处,于是 顺水推舟 ,放了李神通等人,与大唐议和。

秦叔宝像

接着,高祖命李世民统兵征讨王世充,王世充为人阴狠狡诈,生性多疑,因此容易听信谗言,但他的手下也有好些大将。与大唐的对战多次,王世充都没能占到便宜,反倒先后失去了程咬金、秦叔宝以及罗士信等大将,而后李君羡、田留安等人投了大唐。为此,王世充便制定一套残酷的法令:一人失踪,全家斩首。

李世民率领轻骑前去刺探敌情,不料在路上碰见王世充前往慈溪城攻击罗士信的部队。双方当即开战。李世民带领的人马骁勇善战,不仅没有败仗,反倒占得上风。最终,王世充的军队只能撤退。随后,李世民率兵接应罗士信,路上收复了很多州县。

不久,王世充派兵刺杀李世民,李世民被尉迟恭所救。从此,李世民更加信任尉迟恭。

武德四年,李世民继续与王世充作战。李世民移军青城宫,王世充带领两万大军, 孤注一掷 ,前来进攻。李世民 身先士卒 ,亲自上场作战,士气大振。王世充终于抵挡不住,退守洛阳。与此同时,罗士信、王君廓分别按照李世民的命令夺取了千金堡和武牢城。王世充两大险关失守,无奈之下,只得严密守卫洛阳城。

李世民久攻洛阳城不下。此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窦建德带领十万大军援助洛阳,攻打唐军。窦建德不是已经与大唐议和,怎么会援助洛阳呢?还是因王世充而起。王世充与李世民的战争,损兵折将,被困洛阳。在这种 岌岌可危 的形势下,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本来不同意,他的臣子劝道:“唐兵强壮,只有我们与王世充能与之抵抗,如若王世充一灭,唐军下一个攻打的对象便该是我们了。”窦建德一想也对,就派兵援助。

听到窦建德来援的消息,李世民提前布置,带领精锐之师据守 武牢 。窦建德到达武牢时,李世民早已布置周全,他设好埋伏,亲自带人去诱敌,敌军果然中计,窦建德 落荒而逃

后面的几次交战中,窦建德都没能占到便宜。正想要退兵之际,王世充又派使臣前来请求援助,并且暗地里贿赂窦建德的臣子,求他们帮忙。窦建德最终决定继续救援洛阳。他亲自带领军队进攻李世民,怎料李世民看出他的部队人虽多,却懒散混乱。于是,李世民命令士兵暂时按兵不动,以消磨敌军的锐气。果然不一会儿,敌军就变得懈怠。李世民见状,当即命令李世绩、秦叔宝等人率军进攻。

一番厮杀后,窦建德大败。窦建德连同五万多人被俘。李世民押着窦建德以及王世充派往窦建德部队求援的使臣到洛阳城下,王世充一见此景,惊吓不已。他向李世民提出饶他不死的请求,李世民答应了。王世充投降。李世民将朱桀等 罪大恶极 之人斩首示众,押着窦建德、王世充进京复命。

由于李世民保王世充不死,高祖将他贬为 庶人 ,流放到四川。不料,在路上王世充被仇家杀掉,而窦建德被斩首于市。自此,窦建德起兵六年,王世充起兵三年,都灭亡了。

窦建德的几个贼心不死的部下不愿投降大唐,便聚在一起,密谋起兵。这些人卜卦得出,需要推选出一位刘姓的主帅,于是想到了刘黑闼,此人先后投靠了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最终都没有成气候。窦建德兵败之后,他便回家务农,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人找到他后,他答应做首领,于是造起反来。

刘黑闼一反,另外几个有不臣之心的趁机造反,如投降大唐的徐圆朗、高开道等人。面对这种情况,高祖一方面命李孝恭率大军南下,一方面命淮安王李神通和秦武通等人去河北剿匪。

刘黑闼的势力日渐猖獗。先是攻陷瀛洲,接着攻陷定州、冀州、洺州。定州总管李玄通兵败自杀,李世绩抵挡不住,只身逃走。后半年,刘黑闼重新夺回了窦建德当初的势力范围。李神通等人纷纷逃回长安。

此时已是武德五年。高祖见李神通等人都失败而回,就命令李世民出征讨伐刘黑闼。李世民有勇有谋,先后夺回了相州、肥乡,并与前来援助的罗艺在洺水汇合。在这里,李世民与刘黑闼进行多次对战,李世民并没有占到便宜。王君廓和罗士信守洺水城,最终没有守住。罗士信与城共亡,年仅二十几岁。

李世民与刘黑闼打得难舍难分。一次,李世民探听到刘黑闼的悍将高雅贤嗜酒,于是趁高雅贤醉酒之际偷袭敌营,将高雅贤斩杀。李世民又命令士兵暗中毁掉刘黑闼运送粮草的船只,等待刘黑闼粮草殆尽便开战。期间,李世民命令士兵在洺水建水坝。果然,刘黑闼城中粮草不足,便出城作战,李世民率部将与之交战,就在敌军疲劳不堪时,李世民命令士兵放开水闸。刘黑闼的人马躲避不及,淹死的淹死,战死的战死,溃不成军。刘黑闼大败而逃,去了突厥。

必考成语背背佳
一败涂地

【释义】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语出】 《史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例句】 官渡之战,袁绍一败涂地。

负隅顽抗

【释义】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语出】 《孟子》:“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

【例句】 徐海东《奠基礼》:“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指挥着一个多营负隅顽抗,死不投降。”

顺水推舟

【释义】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语出】 关汉卿《窦娥冤》:“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例句】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他若留我,乐得顺水推舟。”

孤注一掷

【释义】 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语出】 《宋史》:“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

【例句】 曾朴《孽海花》:“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掷了。”

身先士卒

【释义】 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语出】 《资治通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例句】 罗贯中《三国演义》:“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

岌岌可危

【释义】 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语出】 《孟子》:“于斯是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例句】 李宝嘉《文明小史》:“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冬冬的响,其势岌岌可危。”

落荒而逃

【释义】 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语出】 无名氏《马陵道》:“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荒而走。”

【例句】 曹操大败于赤壁,落荒而逃。

罪大恶极

【释义】 罪恶大到了极点。

【语出】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例句】 鲁迅《新时代的放债法》:“倘不如命地‘帮忙’,当然罪大恶极了。先将忘恩负义之罪,布告于天下。”

文史百科连连看
武牢

武牢,通常叫作虎牢,唐时避李渊的爷爷李虎的讳,称武牢。虎牢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相传周穆王获得一只猛虎,装在笼子里,养在这里,故称虎牢。城筑在大伾山上,形势险要,为军事重镇。

庶人

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耕种贵族分给的土地,享有贵族给予的政治军事权利。 hBOS0RZ2obpVI5gRVbFFbRpICjEhXhLgp/GMwEJG7DUcdMyAD4Fh9vMwDCvjwO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