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夏朝十七世

夏禹王姓姒,字高密,是黄帝的玄孙。禹十七岁的时候,舜听闻他的贤德,便推荐他继续履行他父亲治水的职责。禹在外治水十三年,终于将水患平息。禹为人正直,亲民爱人,并且在平时 以身作则 ,躬身先行,定都安邑,将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始,以一年作为一岁。禹将尧的儿子丹朱封为唐地的诸侯,封舜的儿子商均做了虞地的诸侯。禹向南巡视狩猎的时候,将诸侯聚集在涂山,制定了上贡的方法,并创作出名为《 大夏 》的乐曲,在四周悬挂钟、鼓、磬等乐器来款待远道而来的诸侯。禹将十二州重新划分为 九州 ,搜集天下的铜铸成了九个大鼎,然后在每个鼎上画上每个州的风土人情,花鸟鱼兽。禹在 会稽 召见诸侯时去世,享年一百六十岁。

禹死后,将王位传给了益,可是百姓信服启而不愿意臣服于益,于是启继承了王位。启是禹的大儿子,相传是禹和九尾白狐所生。启继位后,命令益作为辅佐大臣,不过没到一年,益就因病去世了,启将益厚葬。启在位时,有个 有扈氏 部落 为非作歹 ,不服从启的领导,启派兵出征,却不幸战败。大臣们建议启召集各地诸侯讨伐有扈氏,启却说:“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却没有取得胜利,只能说是我的德行太浅薄,教化还不够啊。”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更加励精图治,百姓尊老爱幼,民风淳朴。这样过了几年,有扈氏便自己主动归顺了启,启在位九年。

禹像

启死后,启的儿子太康登上了王位。太康继位后只知道贪图享乐,不理国事,后羿看到了忍无可忍,将太康驱逐到了黄河以外。太康眼见没法回去了,就在夏阳重新建立一座都城,在位二十九年后去世。后羿将太康的弟弟仲康推上了王位,仲康为了限制后羿的权力,收回了后羿的兵权,削减了后羿的势力,以打消他忤逆的念头。仲康在位十三年驾崩,他的儿子相做了王。相势单力薄,后羿便将相驱逐到了商丘,自己做了王。后羿善于骑射,却不善治国,奸臣寒浞从中作梗,贿赂后羿身边的亲信,胡作非为。寒浞将后羿和他的儿子杀死后自己做了王,又掳走了后羿的妻子,生下了浇和豷。寒浞又追杀相,相的妻子逃到娘家有仍氏,生下了遗腹子少康。

少康后来在旧臣靡的协助下,灭了寒浞,回到了故都即位,少康之后,又经历了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几代首领。发死后,他的儿子癸继承了王位,而这个癸,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

桀继位的时候,天下诸侯就已经不来朝拜了。据说桀力大无比,可以徒手就将铁钩掰直,将铁索拉断,如果有诸侯不来朝拜就起兵讨伐。其中有个施国的诸侯,他的女儿妹喜做了桀的宠妃。桀对妹喜宠爱有加, 言听计从 ,还专门为妹喜造了一座非常华丽的宫殿,搜刮百姓的钱财,用肉砌成糟堤,将肉脯挂在林间,往池子里倒满美酒,让船在上面行驶,然后命令三千宫女只要听到鼓声响起,就全部把头埋到酒池里饮酒,桀就与妹喜看着取乐。 太史令 终古实在看不下去了,哭着向桀进谏,桀却对此置之不理,终古失望至极,投奔了商汤。

商汤看到桀如此荒淫奢侈便起兵征伐,沿途受到百姓的一致拥戴,一时间四十几个诸侯国都归顺到商汤旗下,桀顿时陷入了 众叛亲离 的境地,大臣关龙逢向桀进谏:“陛下已经失去人心了,必须赶紧改正,才能挽回民心。”桀听后非常生气,下令将关龙逢处死,这样一来,夏桀更加残暴无道,商汤随后讨伐夏桀,将他放逐到南巢。最终,桀死在了亭山,夏朝就此灭亡,共经历了十七位帝王。要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请看下回。

必考成语背背佳
以身作则

【释义】 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语出】 巴金《家》:“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

【例句】 他们还应当在管理自身竞选团队方面以身作则。

为非作歹

【释义】 做种种坏事。

【语出】 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他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例句】 曹雪芹《红楼梦》:“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

言听计从

【释义】 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语出】 《史记》:“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例句】 郭沫若《北伐途次》:“邓对于他也就和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几乎是言听计从的。”

众叛亲离

【释义】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被孤立。

【语出】 《左传》:“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例句】 他坚持与人民为敌,以致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

文史百科连连看
《大夏》

传说是我国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著名的歌舞。大约四千年前,黄河流域洪水泛滥,良田无法耕种,百姓颠沛流离。当时的部落首领舜任用鲧治水。但鲧筑堤堵水的办法始终不能制服洪水。后来舜又让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用了十年的时间,日夜操劳,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疏通了三江五湖,让洪水通畅地流入大海。洪水平息后,禹又亲自拉犁开荒,发展农业。人民为了欢庆禹治水的胜利,歌颂禹的功绩,举行盛大的歌舞祭祀活动,当时人们表演的乐舞后来就叫做《大夏》。

九州

今用“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古代分中国为九州,但是对于九州的具体分布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九州划分为:兖、冀、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尚书·禹贡》作:兖、冀、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

会稽

古地名,古时属于吴越之地,因绍兴会稽山得名。绍兴的会稽山,原来叫做茅山,因为大禹当初召集了全国的诸侯来此“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禹死后而葬于此,为纪念大禹的功绩,便将茅山更名为会稽。

有扈氏

古代部落名称,姒姓,现在陕西户县附近。启继承禹的权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启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在《史记·夏本纪》记载:“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战争的结果是有扈氏被打败,夏后启灭掉了有扈氏,其族众沦为牧奴。

太史令

中国古代官名。西周﹑春秋时掌管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的官职。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 QtfnTYz1LXZzTd/KEhVGFi8zUv78FLyX4eRoKXHWO2ygI4ZR7vmUpu/xaKjBbm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