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三皇治世

说远古的时候,有一座荒山吸收了天地的灵气,逐渐有了灵性,在山中孕育了一个人胎,盘古就此诞生。这盘古生来就十分奇特,长着龙的脑袋人的身体,身长约百尺,浑身长满毛发。一次偶然的机会,盘古得到了一把斧头和一把凿子,都是金石精华所成,每把足有一千斤重。盘古右手拿着斧头,左手拿着凿子,一边劈一边凿,只听轰隆一声,天地分成了两半。轻盈清澈的部分上升变成了天,笨重浑浊的部分下沉变成了地,就此天地才得以分开。这盘古开天地,开启了泱泱华夏 源远流长 的历史。

继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就是天皇氏。天皇氏兄弟共十三人,他们做了部落首领后,率领众人定居在了西北昆仑山下。天皇氏制定天干地支历法用来记录时间。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从此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天皇氏兄弟共活了一万八千岁。

天皇氏之后地皇氏继任部落首领。地皇氏兄弟十一人,生活在河南熊耳龙门一带。地皇氏定下日月星三辰来辨别昼夜,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周而复始。兄弟十一人 齐心协力 ,共同治理天下,共活一万八千岁。

随后人皇氏、五龙氏、巨灵氏等相继担任部落首领,但他们都没有划定疆土和制定法制。后来到了伏羲氏的时候,才开始定国安邦,将都城定在了河南宛邱(今河南淮阳县)。传说伏羲的母亲 华胥 居住在岸边,有一次她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出于好奇便踩了一脚,随后就有了身孕,足足怀孕十六个月才生下伏羲。伏羲又称为 太昊 ,他首次创立了姓氏,自姓风,又制定了官职,封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伏羲又结绳为网,教百姓捕鱼打猎,圈养牛羊,用作祭祀和食用。当时民间没有男女性别的观念,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荒淫无度,因此伏羲制定婚嫁聘娶制度,以正民风,开启了中华古国文明的开端。话说有一天孟津河中忽然出现一只神兽,长着马的身体,龙的鳞片,高八尺五寸,形状像只骆驼,两侧长有翅膀,可以在水面自如行走,背部长有圆点似的图文。百姓见到,都以为这是个怪物,只有伏羲看到后感悟道:“这是文明的象征啊!”因此,用炭将神兽背上的图文画在了石头上,再取来木板,画在板上,在百姓之间推广,称其为八卦,用来预测吉凶,又以龙记官,各个官职都以龙命名。伏羲氏在闲时喜爱音乐,用 斫桐 做琴,绳丝为弦,为民取乐,音乐就此兴起。伏羲在位一百一十五年,活到一百九十四岁,死后葬在了陈国。

伏羲像

女娲与伏羲为一母所生,相传女娲具有人的脑袋蛇的身体,体态优美,婀娜多姿。女娲曾经奉劝兄长伏羲制定婚嫁制度,伏羲去世后,众人推举女娲为首领,号娲皇,以云为姓氏,定都于中皇之山。传说当时镇守在冀方的 诸侯 共工听说伏羲去世,便自封为王,私立百官。女娲知道后派祝融征讨共工,二人打得 不可开交 ,后来共工战败,流窜至 不周山 ,一头撞去,山崩地裂,支撑天宇的大柱子折断了,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是否真有此事,不值得推敲,不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凭借女性的力量来治理国家, 拨乱反正 的,首先就是娲皇。为了治国安民,女娲还创造了瑟、笙、簧等传统乐器,使居民 安居乐业 ,国家一片安泰祥和。娲皇在位一百三十年,女娲死后,一时间群龙无首,各个地方的诸侯各自为政几百年,直到神农氏的出现,各个诸侯才又统一起来,具体详情,请看下回。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其中女娲持规,伏羲持矩。

必考成语背背佳
源远流长

【释义】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语出】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例句】 秦牧《一个黑人战士的豪迈声音》:“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是源远流长,影响仍然是相当深广的。”

万象更新

【释义】 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语出】 曹雪芹《红楼梦》:“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例句】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农民又开始耕种了。

齐心协力

【释义】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语出】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例句】 冯德英《迎春花》:“往后咱们齐心协力,一块打反动派!”

不可开交

【释义】 开:打开,解开;交:相错,纠缠。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语出】 姬文《市声》:“两口子正吵得不可开交。”

【例句】 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倘一加人为,一‘办’,那就舆论沸腾,不可开交了。”

拨乱反正

【释义】 拨:治理;乱: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语出】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例句】 冯梦龙《古今小说》:“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

安居乐业

【释义】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语出】 《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例句】 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家正安居乐业,不想安禄山兵乱,潼关失守,天子西幸。”

文史百科连连看
华胥

华胥,是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一,也称华胥氏。其为风姓,伏羲之母。《三坟》记载:燧人氏与华胥氏生伏羲。因此相传风华胥踩雷神脚印,有感受孕而生伏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多位朴素主义学者相信华胥氏的历史比黄帝还要久远。华胥国位于西安蓝田华胥镇,华胥国的传统服饰为长袍,即国服、华服,汉服即由此发展而来。

太昊

太昊即为伏羲,风姓,又称为牺皇、皇羲、伏牺。亦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在古代传说中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但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文字、琴瑟,并教会人们渔猎的方法。

斫桐

《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斫即为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桐即为桐竹。

诸侯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中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而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不周山

不周山,山的名称,出现在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途径,但是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不是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的地方。 YB3yKsXNSDpAyxw54D3ACZPwd8t07FUr/7Cd3+qXGBMOFujzVXCzAsuXa/sptg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