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刘、项崛起

这个真命天子就是汉高帝刘邦,他老家在沛县丰乡。刘邦,字季。父亲叫刘执嘉,母亲叫王含始,他父亲被村里人称为太公,母亲被称为刘媪。刘邦是家里的老小,上边有大哥刘伯和二哥刘仲。母亲怀刘邦时十分奇怪。一天,刘媪有事出去,经过一片大泽时十分疲惫,就在附近休息。她在半睡半醒间,突然被从天而降的金甲神人给吓昏过去了。太公见刘媪下雨天出门没回来,他就拿着雨具去找刘媪。到大泽附近,他看到妻子躺在堤上,而天空中像是有蛟龙在盘旋,隐约之间还可以看到那龙的鳞甲。太公见此十分害怕,直到云开雾散后,他才叫醒妻子回家。

这件事后,刘媪怀孕生下刘邦。太公觉得这个孩子非同寻常,就给他取名刘邦。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别的人都老实本分地下地干活,但刘邦却喜欢四处游荡,结交各种朋友,家人也不管他任由他去。转眼之间,两个哥哥已经娶妻,而刘邦也到 弱冠 之年,此时的他仍游手好闲,父亲经常斥骂他。刘邦不敢回家,便到哥哥家里蹭饭。谁知哥哥突然病死,而嫂子也处处刁难他,刘邦从此与嫂子老死不相往来。

从此,刘邦去邻家王媪和武妇开的两个酒店中混饭吃。刘邦每次去店里,都会带很多朋友,这使得两家的生意非常红火,收入颇为丰厚。刘邦的嗜好就是喝酒,有次他喝醉之后就靠在座椅上睡觉,那两位妇人去叫他的时候,看到他头上有金龙盘旋,十分惊异,觉得他日后必定能成 大器 。所以刘邦每次赊酒,她们都欣然答应,并且不问他讨要酒钱。

刘邦长大后想找点事干,几个好友便帮他谋得一份差事。天资聪颖的他,不久就当上泗水亭长。亭长掌判一些大事时就得上报县令,所以他和县令接触比较多。与他关系最好的要数沛县功曹萧何了,萧何与他是老乡,十分精通法律,他作为县吏里的佼佼者,非常关照刘邦。除了萧何,他还有曹参和夏侯婴等好友。有一次,他奉命在咸阳办事,办完事之后他看到巍然挺立的城墙宫殿,还有秦始皇出行坐的豪华富丽的马车,不禁喟然长叹,羡慕不已。

又过了几年,刘邦仍未娶妻,不过他并不介意。一天,萧何对刘邦说县里来了县令的好朋友,名字叫吕父,字叔平,大家都叫他吕公。吕公因躲避仇家追杀而携妻带子逃到这儿,县令听说之后就让他们住在县城,按规矩大家都应该前去祝贺。次日,刘邦前去祝贺,不料被会看相的吕公给看到了,他单独将刘邦留下,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刘邦。刘邦听后连忙行礼,二人约定好迎亲日子之后,刘邦就回去了。迎亲那天,刘邦穿着吉服前来迎亲,看到装束整齐、风姿绰约的吕公女儿吕雉,就兴高采烈地迎回家去了。婚后,两人日子和和美美,过了几年,他们有了一双儿女。

刘邦虽然很爱妻子,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婚后不久他就寻花问柳。他与长得楚楚动人的曹家女子情意缠绵,使得曹女最先怀孕生了个男孩。他在外面的风流韵事除了老婆不知道外,别的人都知道。刘邦因当亭长多半在亭中居住,而老婆吕氏则跟孩子在家里过日子。有一天,一位老人路过吕氏门口时,对吕氏说她及孩子日后都是大富大贵的人。刘邦回家听说后就立即追寻老人问自己的情况,得知自己是帝王之相之后激动万分。闲暇无事的时候,刘邦设计出刘氏冠,后人又称其为鹊尾冠。

秦二世胡亥元年的时候,朝廷下诏让各郡县派遣罪犯去骊山修筑陵墓。沛县县令接到命令,便派刘邦押送罪犯。但刘邦失职,私自放人,犯了秦法,于是趁着酒兴走小路带着跟随他的人逃到芒砀山里边去了。

逃到芒砀山里的刘邦等人到处转移,但即使这样,刘邦还是被老婆给找到了。原来刘邦走后,县令得知刘邦逃跑后就抓了吕氏,幸好吕氏得到任敖和萧何的帮助出了监狱。她一出来就开始寻找夫君,最终在这里找到了他,刘邦与家人团聚后索性就住在山里。

清代袁江所绘《骊山避暑》

陈胜蕲县起义后,沛县因临近蕲县而受到威胁。萧何献计让城中众人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并推举他做沛县县令。刘邦顺势当上了县令,被众人推举为沛公。刘邦上任之后,改旗易帜,封萧何、曹参、樊哙和夏侯婴分别为丞相、中涓、舍人和太仆,任敖等其余主要人员被任命为门客。沛公本想让让萧何和曹参召集沛县人员攻打胡陵和方与,但这时刘媪刚去世,于是军事暂时被搁置。

在刘邦起兵期间,项家叔侄在吴中横行。项梁是下相县人,他们家因为世代为楚将,受封于项地而姓项。项梁本来是楚将项燕的儿子,后因父亲兵败自杀、楚国灭亡而落魄。他还有个早年丧父一直跟他生活的侄子叫项籍。项梁让项籍读书、学剑,项籍都不感兴趣,他的志向是带兵打仗,这恰好也符合自己报仇的志向。于是,项梁就教他兵法,但项籍没过几天就厌倦了兵法书籍,所以对所学的兵法只知道一点皮毛。一来二去,项梁也看透项籍的本质,也不怎么管他了,让他自由成长。

不知道什么原因,项梁被忌恨他的人给告进大牢,他千辛万苦托熟人曹无咎帮忙,总算脱离了大牢那 苦海 。出来之后,满怀仇恨的他把人家杀了,又怕官员捉拿他,于是就带着项籍逃到吴地,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因为他比较有正义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逐渐取得吴人的信任,所以吴人都愿意跟随他办事。

项梁看到陈胜起兵打天下,也想起兵,怎料这时候会稽郡守殷通派人叫他商议起兵之事。这正符合项梁的意思,他极力赞成这件事。但让他不太满意的是,殷通想让勇士桓楚当将领,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桓楚的下落。于是,项梁就设了个圈套假称自己侄儿知道他的下落,不知实情的殷通自然十分高兴。结果第二天,项梁就指使项籍把殷通给杀害了,取下他腰间的官印之后,他们两个就威胁城中所有人归顺他们,当然好言相劝也是必不可少的。

夺得会稽郡后,项梁自封为会稽郡守和将军,封项籍为副将。接下来就是招兵买马的事情了,他们一边在大街小巷四处张贴告示,招募士兵,一边与当地豪杰商讨军事。在当地招来的八千壮丁由年轻的项籍带领,做了首领之后的项籍觉得自己名字不好听,就将自己改名为项羽,这样听起来才足够威风霸气。

就这样,项氏叔侄称霸江东。项氏两人称霸之后,又有几个小霸王崛起。

先要说的是田儋。当陈胜派魏人周市攻打魏地荻城时,荻城县令坚守城池不肯投降。这时齐王的后人田儋私下与堂弟密谋好,设计杀死了县令,便自称为齐王,接着招募了几千人攻打周市。此时,路过魏地的周市看见对方人马汹涌杀过来而毫无准备,于是连连退兵。田儋击败周市之后,名声大震,许多齐人纷纷投奔他。

周市被迫退回魏地,当地的百姓也想推他为王,他却觉得魏王的后人称王才比较合适,于是几经周折,才将已经投奔陈胜的魏王后人魏公子迎回做魏王,自己做了魏王的丞相,辅助魏王处理朝政。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燕王,燕王就是赵将韩广。赵王武臣派韩广攻打燕地,韩广一到那儿,燕人就推韩广为王,韩广便当上燕王。赵王武臣知道后,便与张耳和陈馀商量好让韩广母亲回燕国,然后再攻打燕国。

武臣心里一直想着攻打燕国,他派兵驻扎在燕赵交界处的事情被韩广知道后,韩广就派人增加了燕国的边防力量。张耳和陈馀知道后撤兵南归,但武臣背着张耳和陈馀私自溜进燕国,结果被抓走了。张耳和陈馀知道后商量了好久才想出了一个办法救赵王,他们派人去说赵国愿意用宝物换回赵王,结果燕王提出要赵国一半城池的条件,赵国自然不答应。后来,一个赵营里的伙夫通过巧妙的手段救出了赵王武臣,并将武臣带了回来。

回到赵国之后的武臣决定返回邯郸,恰巧赵将李良也回来报捷,赵王便让他攻打井陉。李良到了井陉突然收到一封假的秦二世的谕旨,他犹豫不决,最终决定回邯郸处理。谁知在邯郸附近遇见喝醉酒的赵王姐姐,赵王姐姐对李良的不尊重使得李良大为恼火,一冲动就杀了她。杀掉王姐之后,李良趁赵王还不知道,索性 一鼓作气 跑回王宫,将赵王武臣及其他亲属都杀掉了,接着,追杀张耳、陈馀等赵国大臣。只有张耳和陈馀两人消息灵通,提前跑掉,这才免遭毒手。

两人虽然逃走,但威望甚高,好多兵民都愿意跟随他们,不过几天,就达到几万人。他们有心替赵王报仇,于是就把这些人集合起来,为报仇做准备。张耳的随从提出建议说让赵国后人为王,然后张耳、陈馀去辅佐新主比较好。两人也都十分赞成,于是找到赵国后人赵歇并立他为王,暂时住在信都。

一切准备好之后,张耳、陈馀准备出兵赵都邯郸的时候,李良前来攻打信都。两军交战不久,李良的士兵就四散逃亡,张耳、陈馀大获全胜。张耳、陈馀两人这次出师胜利原因除了两人平日里善待百姓之外,还拥护赵歇为王,这次出师,纯属为主报仇,所以深得人心。而李良,身为臣子,无端弑君,杀了王的亲族之外,还逼百姓认可自己为王,强征兵民去抵抗张耳、陈馀,自然不得民心,最后 落荒而逃 ,投奔秦朝。

秦将章邯将周文击退到关外,最终逼得周文自杀。章邯获胜后秦二世命章邯攻打荥阳,并派司马欣、董毅两位大将协助章邯。当时吴广的部下田臧和李归等人听到章邯和周文的消息后,就杀掉吴广,并向陈胜诬陷吴广密谋叛乱,陈胜听后将田臧封为上将。田臧受封后去攻打秦兵,两军在敖仓一交战,楚军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楚将田臧成为章邯的刀下鬼。秦兵一路追击到荥阳城下,消灭了李归。

章邯解救了荥阳,又去攻打郯城和许城,两城的守卫邓说和伍徐赶紧逃到陈县告诉陈胜,陈胜认为邓说逃跑失职,将他斩首,然后派蔡赐抵御章邯的进攻。谁知蔡赐也战败被杀,陈胜这才着急起来,急忙调兵去支援镇守边疆的张贺。可是,此时陈胜已经失去民心,最后只带了几千人马去援助张贺。

陈胜为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呢?原来他称王之后小时候的伙计就找他玩,不小心说了有失他面子的话,陈胜一生气,就杀了那些人。许多人觉得他刻薄残忍,渐渐离开他,加上陈胜命朱房、胡武为中正和主司,让他们俩专门找寻每个人的过失,众人因此不愿意再为他好好效力,所以秦军杀过来时,没有人愿意跟随他。

陈胜在半路上听说张贺阵亡之后,自己就先往回逃跑,结果在路上被车夫杀了。车夫杀掉陈胜后写信向秦朝投降,但他没等到回信就被陈胜的大将吕臣给杀了。给陈胜报仇之后,吕臣将陈胜葬在了砀山。陈胜被杀之后,秦嘉就尊楚国后人景驹为楚王。

此时,吕臣在路上结交到江湖豪杰黥布。黥布,曾因避祸而改英姓为黥姓,做了亡命之徒后他得到不少兵力,他俩碰面后志同道合,联合一起北上陈县抗秦。

黥布和吕臣联合打败秦兵后,黥布便投奔了项氏叔侄。

曾被陈胜派去攻打广陵的召平得知陈胜死后,就对外假称陈胜活着,并借陈胜名义封项梁为上柱国,让项梁进攻秦朝。不知真相的项梁接受了命令,带了八千人向西行军。途中通过逃亡的难民了解到为人宽厚的东阳县令陈婴,于是写了一封信号召陈婴抗秦。陈婴接受了项梁的邀请,项梁十分高兴。这时项梁、陈婴和黥布的人合起来一共四五万人,再加上后来投奔的蒲将军的两万人马,共有六七万人。他们驻扎在下邳的时候,此时还不知道陈胜已死的项梁听说秦嘉做了叛徒并在彭城拥景驹为楚王的消息之后,气得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消灭秦嘉。

必考成语背背佳
一鼓作气

【释义】 一鼓:第一次击鼓。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语出】 左丘明《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例句】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

落荒而逃

【释义】 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或离开大路,向荒野逃去。

【语出】 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

【例句】 他们根本不是对手,只好落荒而逃。

文史百科连连看
弱冠

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

大器

大器本意是宝器,借指有大才、能担当大事的人。例如,《管子·小匡》:“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

吉服

泛指礼服。例如,《后汉书·安帝纪》:“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

苦海

佛教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道家也沿用苦海之称。例如,南朝梁武帝《净业赋》:“轮回火宅,沉溺苦海,长夜执固,终不能改。” bf+O8gRE8yNT60uyTVyLPzMmzW/fWgRr7G0EfoQE1siKIIvITBmP8T5fLLogK/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