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惩内除外

常遇春正准备到庆阳攻打张良臣,谁知竟然身患重病,从前的箭伤也都裂开了。常遇春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便把军务一概交代给李文忠,再与诸将诀别,嘱咐他们听从李文忠指挥,很快病逝,年仅四十。常遇春刚毅决断,勇猛无畏,善于安定军心,往往能 出奇制胜 。大将军徐达比他年轻两岁,但常遇春身为副将,却虚心恭谨,非常难得。太祖接到噩耗,悲痛万分,亲自祭奠,赐葬钟山原,赠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为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随后下诏命李文忠继任常遇春职位,协助徐达攻打庆阳。

李文忠到达太原,这时元将脱列伯围攻大同。李文忠于是对左丞相赵庸说道,如今大同形势严峻,为保国家社稷,我们不妨专断前去援救大同,若要等到禀报后再来行动,怕会错失良机。赵庸等人点头。于是一行人从代郡出 雁门关 ,到达马邑,迎头碰到元平章刘铁木儿的骑兵,明军当即痛击一番,擒获刘铁木儿。

当晚,雨雪纷飞,李文忠决定驻扎营地,但是发觉大山前后似有行人踪迹,于是断定此地有敌军伏兵,便易地驻营,且交代士兵们如果没有军令,不得轻举妄动。果然,半夜时分,敌军来袭,李文忠早有准备,只听“梆”声一发,箭如流矢,射向敌军,敌兵主帅脱列伯只好麾兵退下。

第二天一早,晨光熹微,李文忠令将士们饱餐一顿,然后前去袭击敌营。当时脱列伯的军队正在做早饭,见明军突袭,都慌忙应战。两军对垒多时,不分胜负。及至巳时,冰雪融化,李文忠这才从容上马,驰入敌营声援。元军本来就空着肚子勉强支撑,现见明军又杀来一支生力军,顿时个个想要四散逃开。脱列伯本想杀出一条血路,哪知被李文忠一枪刺中,跌落马下,脱列伯被捉。元军无首,士兵们无心恋战,纷纷投降。明军缴获无数物资,大胜回营。脱列伯被送到京城后,太祖并未为难他,反赐以冠带、衣服,让他在南京安居至寿终。孔兴本和脱列伯约好攻打大同,见他被擒,只好逃走,没想到被自己的部将杀死,这个部将提着他的首级归降大明。

李文忠平定大同之后,正要前往庆阳,途中听说庆阳已经拿下,张良臣及其七个养子均被斩首。太祖得到捷报后,随即下令北征,仍令徐达为大将军,李文忠和邓愈为左副将军,冯胜和汤和为右副将军,于洪武三年正月出发。一干将领兵分两路,徐达从潼关出西安,攻打扩廓铁木儿,另一路由左副将军出 居庸关 ,追击元主。

徐达兵至安定,扩廓铁木儿驻营沈儿峪。第二日,徐达率军出战,全军个个奋勇,来势汹汹。扩廓铁木儿大军不及摆阵,士兵们就被杀得纷纷落马。扩廓携着妻儿落荒而逃,投奔和林去了。明军转而进攻淝州,攻下连云栈、兴元。李文忠出了居庸关,攻下兴和、察罕诺尔和开平,又听说元顺帝病逝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便发兵征讨。元主爱猷识理达腊接到警报,立刻携众逃走,应昌沦陷,元将百家奴、胡天雄等人拼命护主北逃。

过了几个月,徐达、李文忠等人凯旋归朝,太祖亲自远迎来接。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日,太祖大封功臣。王公以下文武大臣分列两阶,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汤和以下共二十八人全部封侯。后又封中书右丞汪广洋为忠勤伯,刘基因坚辞不受高官高爵,被封为诚意伯。

太祖考虑宋、元弊端,决定仿照古制,给王子王孙们封藩。当时封了九个皇子和一个侄孙,其冕服、车、旗、府第仅次于天子,后来尾大不掉,成为燕王靖难的肇端。

洪武四年正月,太祖下诏伐蜀,命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德庆侯廖永忠、江夏侯周德兴为副将,领水兵从瞿塘进发;颍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副将,率陆兵从秦、陇出发,浩浩荡荡一行,前往征伐明昇。明昇是徐寿辉部下明玉珍的儿子,徐寿辉死后,明玉珍自称陇蜀王,再后来称帝,国号夏,死后由明昇继位。太祖命人招降明昇,他却不肯答应。于是明军水陆并举,前来进攻。

蜀丞相戴寿和平章吴友仁,定计横断瞿塘峡口,果然将汤和水兵阻挡下来。明副将军廖永忠待瞿峡口守卫松懈下来,偷派几百名精兵翻过山度关,越过关卡,逆江而上,大破瞿峡口,杀死守将邹兴。蜀帅邹兴一死,蜀兵溃散,廖永忠乘势进攻夔州,城中竟然无人,不费一兵当即占领。汤和与廖永忠随即会师攻打重庆,明昇年幼,一听明军杀来,吓得魂不附体。明昇母亲为保百姓性命,提议投降,明昇于是奉表投降。汤和随即进城安定百姓,又派人押送明昇及其母亲到往南京,太祖后来将明昇同陈理一起流放到了高丽国,随后傅友德平定蜀地。

元朝大将扩廓铁木儿逃回和林,仍得元主爱猷识理达腊重用,屡屡发兵侵扰明朝边疆。太祖于是命徐达为征北大将军,出雁门关,攻打和林;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居庸关,攻打应昌;冯胜为右副将军,出金兰关,攻打甘肃。徐达任都督蓝玉为先锋,对战扩廓铁木儿,扩廓铁木儿大败。没想到,两军一逃一追中,元军带兵杀回,扩廓铁木儿将明军冲断成数截,前后军不能相顾,明军急不择路,不是坠下悬崖,就是掉进沟壑。正在这十万火急之时,徐达带兵前来支援,这才将敌兵杀退。

太祖接到捷报后,慰劳三军,命徐达、李文忠镇守山西、北平。扩廓铁木儿此后不敢再来侵扰,随同元主迁往金山。太祖先后写信招降扩廓铁木儿七次,都杳无音讯。洪武八年八月,扩廓铁木儿于哈拉那海病殁。

江山初定后,太祖有意轻武重文,决定修明文治。洪武二年,所有郡县都设立学堂,每三年一次科举,有 乡试、会试 名目。每次考三场,第一场 四书 经义,第二场论判章表,第三场考经史之策。后来,四书经义被改为 八股文 ,越来越趋于迂腐,流害学子,一直延续五六百年,才得以终结。太祖 求贤若渴 ,甚至有时微服出访,遍寻天下贤士。

太祖立国后,武将战功赫赫,首推徐达、常遇春;文臣也功不可没,要推李善长和刘基。刘基深知太祖禀性,每每推辞高官不受。李善长做了右丞相,被封为韩国公,不免颐指气使。太祖想要换下他,召刘基担任,刘基仍是推辞不肯。太祖又问及汪广洋和胡惟庸等人是否能担大任,刘基急忙摇头声称万万不可,否则怕会招来祸端。只是后来,杨宪犯罪伏法,李善长辞去相职,太祖还是任用汪广洋为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任职相位两年, 碌碌无为 ;胡惟庸狡黠多端,且善拍马,很快为太祖宠信。后来太祖罢免了汪广洋,胡惟庸独大,做了右丞相。刘基感叹胡惟庸 小人得志 ,百姓必将遭殃。胡惟庸知道后怀恨于心,唆使人诬陷刘基,说他图谋不轨,太祖将信将疑间扣了刘基的俸禄。后来,胡惟庸设计毒死刘基,太祖知道后非常心痛,怎奈 木已成舟 。汪广洋也因此事扣上知情不报的罪名,被下诏赐死。

胡惟庸与徐达不和,自忖不是好事,于是将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以此与李善长攀为亲戚,引为靠山。胡惟庸除掉刘基,又有李善长作为靠山,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后来甚至在外招兵买马,勾结御史中丞陈宁,说服李善长,伺机谋逆。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谎称自家宅井涌出甘泉,请太祖移驾观赏。太祖深信不疑,到达西华门时,内使云奇拦住御驾,手指胡惟庸府第方向,说不出话来。太祖返驾回朝,登上城楼方才看到胡惟庸府上兵马林立,知是谋逆,立刻命 羽林军 前去捉拿。胡惟庸被捉后,太祖下诏凌迟,又将所涉之众一律正法,加上连坐之人,共有一万多人被杀。只有李善长、陆忠亨和费聚三人因是太祖患难之交,太祖不忍加罪而赦免。瀚林学士承旨宋濂,其侄子宋璲和长孙宋慎都被判为胡惟庸党人,而遭连坐,处以死刑。宋濂兢兢业业教导太子十一年,马皇后痛哭进谏,力保宋濂,宋濂才得保命。宋濂声名远扬,当时海外使节前来拜访,必问候宋濂。他七十二岁病逝,当时朝中上下,无不痛惜。

洪武十四年秋,太祖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领兵三十万,征讨云南。元朝梁王把匝刺瓦尔派遣司徒平章达里麻,驻扎在曲靖,拥兵十余万,抵御明军。沐英献计,趁敌军不备,出其不意,领兵突击,必能取胜。傅友德于是依计率兵冲杀,达里麻果然被惊,明军此时又兵分两路,前攻后击。达里麻腹背受敌,抵挡不住,落马被擒,这一战明军共俘两万士兵。傅友德又派蓝玉、沐英赶往云南声援。此时,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听到达里麻被擒的消息,已经无心恋战,自刎而死。明军接着攻下板桥、临安等地,随即又攻下乌撤一带,接着攻克七星关,直通毕节。远近的蛮夷都望风归降。随后又攻下各地,云南平定。太祖念沐英有功,命他世代镇守云南。

洪武十一年,元主爱猷识理达腊谢世,其子脱古思铁木儿即位,免不了侵扰边境。大将军徐达和副将军汤和等人奉命讨伐,元兵败退。没多久,徐达和李文忠先后病逝,太祖悲痛万分,追封徐达为中山王,李文忠为岐阳王,亲自为他们立碑祭祀。太祖曾说:“领命即出,成功即归,不卑不亢,不恋美色,不贪珠宝,忠正刚毅,与日月同辉,只有大将军徐达一人。”

洪武二十年,元太尉纳哈出屡屡侵犯辽东。蓝玉奉命前去抵抗,不久凯旋。太祖非常高兴,封他为凉国公。蓝玉屡有建功,深受太祖赏识,又是常遇春妻弟,不免骄纵,胡作非为,先是勾搭太子标的元妃,后又霸占东昌民田。当时宫中事变迭起,太祖懊恼不已,连那韩国公李善长都被赐死,这专横跋扈的蓝玉,自然生存无望。

必考成语背背佳
出奇制胜

【释义】 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语出】 《孙子》:“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例句】 高阳《清宫外史》:“统率所部,出奇制胜,将法人所占越南各城,迅图恢复。”

求贤若渴

【释义】 像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语出】 《后汉书》:“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例句】 《宋史》:“求贤若渴,从谏如流。”

碌碌无为

【释义】 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语出】 《史记》:“九卿碌碌奉其官,救过不瞻,何暇论绳墨之外乎?”

【例句】 年轻的时候就碌碌无为,年老的时候方知悔恨。

小人得志

【释义】 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了权势。

【语出】 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例句】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至于内里这位宝小姐,真正是小人得志,弄得个气焰熏天。”

木已成舟

【释义】 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语出】 李汝珍《镜花缘》:“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例句】 如今木已成舟,再来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文史百科连连看
雁门关

又名西陉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以“险”著称,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其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险要。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

乡试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考期在八月。中试称为“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会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可参加考试。录取者则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于古代的汉族教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两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羽林军

古代著名、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的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d+UW9PHicGqkbS+3JwXRqO1CbP3iv5n6orUQO4cggUPLk4tXQnFnAnT8yHujXJ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