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登帝位四海归心

攻下平江之前,朱元璋曾派廖永忠前往滁州迎接韩林儿到应天府,受刘基密嘱,又交代廖永忠翻船溺死韩林儿,再替他办好葬礼。韩林儿死后,朱元璋除去龙凤年号,改为吴元年,构建宫室,设立宗庙社稷,规定 。待太平攻下,江东已定,又分道出师,一路进攻 中原 ,征伐南方。

因元相脱脱被赐死云南,河北一带大多沦陷。幸亏 察罕铁木儿 力挽狂澜,又收复大半土地,扫荡盗匪。察罕铁木儿被降将田丰杀死后,其养子王保保,即扩廓铁木儿率兵复仇,擒杀田丰,劝降朱元璋,朱元璋不肯。

扩廓铁木儿 智勇双全 不逊于他的父亲,只因想囊括关中,得罪顺帝,又拒绝太子拉拢内禅一事,遭太子忌恨。因此被消去官职,夺去兵权。扩廓铁木儿年轻气盛,不堪屈辱,于是倒兵反戈,顺帝正想派兵讨伐,那边应天又命徐达和常遇春率师二十五万,北向而来。

朱元璋与诸将筹划北伐一事,计划先取山东,再攻河南,进军潼关,攻打元都,接着转西攻打云中、太原,逼进关、陇,如此统一中原。诸将领命,随即徐达和常遇春领重兵进发山东;汤和、吴珍率常州、长兴和宜兴等地的兵马,讨伐方国珍;胡廷美、何文辉率兵攻打福建;杨璟、周德兴、张彬等人从湖广进军广西。

方国珍与应天交好,但又常乘战乱抢占郡县,态度反复无常,吴王决定进兵温州。方国珍于是派人谢罪纳粮,待吴王向他征粮时,他又置之不理。汤和、吴桢等人于是奉命围攻庆元,方国珍还想扭转乾坤,怎奈部下徐善竟已开城投降,只好逃到海上避难。汤和与廖永忠会师夹攻方国珍,方国珍 走投无路 ,只好投降,并让儿子方明完奉表称臣。朱元璋本想赐死方国珍,后来见那降表凄凉婉转,心中不忍,就不再追究。朱元璋即位后,也一直厚待方国珍,不仅赐了他府第,还封了他两个儿子为官。

汤和收降方国珍后,马不停蹄直达福建,和胡廷美军队相接应招降陈友定。陈友定是福清人,是元廷福建行省的平章政事,接到招降消息,将前来的信使杀死,誓死不降。胡廷美督军猛攻,先后攻下光泽、邵武等地,直逼建宁。陈友定部下袁仁见此阵势,不禁心惊胆战,立刻开城投降。吴兵一拥而入,曲出、赖正孙等人逃走,邓益战死,参军尹克投水自尽,金院伯铁木儿拔剑自刎。之后,兴化及莆田等十三个郡县平定。

陈友定此时坐立不安,派兵出城,刚好遇到汤和军队,临军大败。汤和兵临城下,陈友定见敌军士气正锐,于是按兵不动,城内守将纷纷请战,陈友定一概不理。将士们都有怨言,陈友定闻怨言者斩,此举逼得刘守仁出城投降。后来城内兵变,军器库被人放火烧了,汤和见此立刻趁势进城,随即攻破城池。陈友定和他的儿子被擒,后来在闹市被斩。

杨璟、周德兴和张彬等人从湖广出兵,南下永州,一路势如破竹。永州守将邓祖胜死守,可惜几十天后城中粮绝,永州被攻下,邓祖胜服毒自尽。随即杨璟三人转攻靖江,几十天后破门登城。这时周德兴、张彬已经拿下全州,廖永忠也已攻下广州、梧州、藤州和桂林,且又指挥耿天璧大破宾州和象州。两广平定,杨璟等人告捷而返。这一年是元至正二十八年,同时也是明太祖洪武元年。

方国珍归降后,李善长等人劝朱元璋登基,待到奏折再三呈上时,朱元璋推辞不过,太史令刘基为朱元璋择吉日登基。戊申年正月四日,朱元璋即位,国号明,改元洪武。朱元璋登基之日,群臣斋戒沐浴,同朱元璋共赴南郊,祭拜天地、日月星辰、名山大川。坛下鼓乐齐鸣,朱元璋登坛告礼。刘基诵读祝文,读罢,群臣跪拜。当日,晴空万里, 风和日丽 ,一扫前日乌云沉沉、雨雪交加之气象,人们都说这是太平盛世之祥兆。

马皇后像

礼毕回朝,朱元璋接受群臣朝贺,并封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另任命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所有功臣一概加官晋爵。自此,明室初定,历史上称朱元璋为明太祖。

太祖罢朝回宫后,不无唏嘘地对马皇后说:“朕布衣起家,今日登上皇帝之位,外靠功臣,内倚贤后。与郭氏同住时,若不是皇后屡屡从中调停,暗暗接济朕,朕岂会有今日?皇后随军东征西讨,受尽奔波劳苦。如今朕有如此贤德皇后,也同与国之有良相!”马皇后闻此也感慨不已,回说:“臣妾听闻夫妇相保容易,而君臣相保不易,所以,感谢陛下不忘贫贱之妻,也但愿不忘患难之臣!”太祖听后大赞马皇后贤德不让唐时的长孙皇后,又有意将她父母族人一概招来朝中为官。马皇后立刻叩谢而辞,劝太祖不要妄徇私恩,高官厚禄理当赏给贤臣,太祖点头称是。

徐达、常遇春引兵攻入山东,后又转攻益都,元宣慰使普颜不花,出城死战,不肯屈服而被杀害,元总管胡浚、知院张俊先后自尽。接着东平、东阿、济南、济宁等地守将闻风潜逃,常遇春攻克东昌,徐达拿下乐安,山东全境纳入明朝版图。

接着,徐达和常遇春会师,平定河南。明太祖亲自到达汴梁,慰劳二将,再商定攻取元都计划。太祖指着地图吩咐道:“北方土地平旷,我们先选骁勇骑兵作为先锋,将军率水陆两军接应。备上山东粮草以补军饷,直捣元都,到时自然能不战而降了。”接着命冯胜发兵潼关,攻下潼关后转回汴梁接应,徐达与冯胜领命即出。

冯胜即日出关攻取潼关,此时,元将张良弼和李思齐正逃到关外。冯胜遣兵到张良弼营前放火,不一会儿,军营火光冲天,张良弼大惊,乱杀一阵,却都是杀了自己人,于是收兵退入官内。李思齐闻听,惊慌失措,立刻移兵葫芦滩。两军还没待扎营下来,冯胜已经杀了过来,夺下潼关。李思齐潜逃凤翔,张良弼逃往鄜城。冯胜入关,派人留守后自己返兵汴梁。

太祖见潼关顺利得手,就安心回到了应天,命徐达等人攻打元都,并吩咐千万不能大开杀戒。到达通州后,徐达扎营河东岸,常遇春扎营河西岸。第二天,天降大雾,郭英派一千士兵伏于路旁,又带三千士兵诱敌。元知枢密院事卜颜铁木儿果然中计,见郭英稍战即败,不免 掉以轻心 ,率兵乘胜追击,结果遭到伏兵袭击,队伍被冲散。卜颜铁木儿猝不及防,被郭英活擒。元军群龙无首,顿时军心涣散。统帅徐达引兵入城,卜颜铁木儿被斩。

休息数日之后,徐达准备进攻元都。元顺帝听说通州失陷, 坐立不安 ,随即召集后妃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准备北行。宦官伯颜不花听闻顺帝要弃都城而逃,不禁痛哭流涕。顺帝命淮王铁木儿为淮王监国,由庆童辅佐,留守城内,自己则带着后妃和王子向北逃去。徐达率军从齐化门攻入,将城内淮王铁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不花等人一网打尽。明军劝降,诸将不从,于是一律被斩。徐达随即封府库,号令兵士秋毫无犯,让百姓照常安居,又派人到应天报捷。徐达一边派薛显、傅太德等人分兵守住关卡,一边吩咐华云龙修缮城池,以待太祖驾临。

太祖收到捷报,非常高兴,立即褒奖北征军,定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且订立官制。起先,明朝官阶仿照元代,设中书省总管天下吏治,设大都督府统领兵政,设御史台肃清朝纲,又改立 六部 ,定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名目。后因胡惟庸乱纪伏法,朝廷就废除中书省,罢去丞相等官,另立尚书统管天下大事,以 侍郎 为副手。分大都督为五军 都督府 ,由兵部管辖,有效地牵制了权力的运作,另增设都察院管辖台官。

徐达、常遇春奉命攻取山西,副将军冯胜、偏将军汤和、平章杨璟随军待命。常遇春攻下保定、中山、真定,冯胜、汤和、杨璟等人攻下怀庆,逼近太原。杨璟等人在韩家店遇到扩廓铁木儿部下韩扎儿的大军。这个韩扎儿格外勇猛,杨璟不敌,徐达得知后亲率大军直逼太原。这时,元顺帝赦免扩廓,恢复他的官职,且派他领兵攻打北平。诸将提议返兵支援北平,徐达却认为扩廓倾军攻打北平,太原必定空虚,于是决定趁他不备,直取他的巢穴。徐达到军后,扩廓只能分兵援助太原,扎营城西,兵士之众,大有排山倒海之势。郭英登高瞭望,见敌军虽众,却军纪不明,于是提议常遇春趁夜偷袭,定能取胜,徐达听闻,也点头同意。

恰巧此时扩廓营内有个叫豁鼻马的部下,见元朝气数将尽,又听闻徐达礼贤下士,就想归降,于是暗中给徐达写信,表示愿做内应。当晚,郭英带着三百精骑,和豁鼻马里应外合,扩廓铁木儿惊慌失措,带领十八个亲信逃走,其他四万兵马全部归降明军。太原被攻下,徐达又乘势平定山西各地。

徐达平定山西后,又进军关陕。这时李思齐为关中统帅,驻兵凤翔。太祖派人招降时,李思齐有意投降,但是他的养子赵琦坚持迎战。李思齐迟疑不决间,徐达已经拿下奉元,常遇春进攻凤翔,他只好听从赵琦的话潜逃临洮。谁知赵琦半路竟然抢了他的珠宝,逃之夭夭,李思齐无奈只好投降。徐达将他送到南京,太祖不计前嫌,以礼相待,封他为江西行省左丞。

常遇春奉命留守北平,徐达奉命攻打庆阳。这时张良弼如惊弓之鸟,让弟弟张良臣防守庆阳,自己逃往宁夏,途中被扩廓所捉,张良臣听说后就归降了明军。但是张良臣贼心不改,先是恭顺城内守将薛显,后又设计劫杀。薛显拼命抵抗,负伤逃到徐达大营,大军伤亡过半。徐达怒不可遏,立刻派各路大军将庆阳围个水泄不通。张良臣忙求援扩廓,扩廓派韩扎儿前去庆阳声援,冯胜奉徐达之命到达驿马关击败韩札儿。此时,常遇春闻听消息后,带着李文忠到达锦州,大败元将江文清,进入全宁;接着又败元丞相也速,进军大兴州,直抵开平。元顺帝驻扎开平,听说明军已到,狼狈逃走,于是蓟北平定。

必考成语背背佳
智勇双全

【释义】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语出】 关汉卿《五侯宴》:“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例句】 智勇双全,才有可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走投无路

【释义】 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语出】 杨显之《潇湘雨》:“淋得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

【例句】 鲁迅《彷徨·祝福》:“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风和日丽

【释义】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语出】 李爱山《集贤宾》:“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例句】 清·沈复《浮生六记》:“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金黄,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掉以轻心

【释义】 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语出】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例句】 秦牧《两只青蛙》:“由于这样,好些人就对于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的道理——装饰的美掉以轻心了。”

坐立不安

【释义】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语出】 《水浒全传》:“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例句】 听说那里非常危险后,我简直坐立不安,非常担心去那里游玩的同学们。

文史百科连连看
科举

中国历代王朝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完备而严密的制度体系,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中原

广义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黄淮西部,狭义上指今河南省中原,是华夏族的摇篮,是汉民族祖居地,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中原也同样称作中国、中土、中夏。

察罕铁木儿

察罕帖木儿(?—1362年),曾祖阔阔台随蒙古军入颖州,在那里留居。祖乃蛮台、父阿鲁温,也都居于颖州,遂为颖州沈丘(今安徽临泉,非今河南沈丘)人,改姓李氏。

六部

六部,隋唐始设,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的六官,秦汉九卿之职务大部并入。

侍郎

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越来越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都督府

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源于东汉光武初年时暂设的督军御史。曹魏文帝初年都督开始制度化,后周改都督为总管,唐初因之。武德七年(624年),复称都督。 O7dMtspOnpf0XTwzQcpTpRnCJi0/Q256PIKYcvdmRfaPYVFCGwDAN+ArB0ieiG2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