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人类的游戏
求爱

受到爱的驱使,世间万物寻到另一半,这才成就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皮埃尔·泰亚尔·德·夏尔丹

有这么个故事,也不知是真是假。一次,英国著名的遗传学家J.B.S.霍尔丹的同事问他:“霍尔丹先生,既然您是研究自然界的,您能跟我说说上帝是怎么回事吗?”霍尔丹答道:“他对甲虫情有独钟。”诚如斯言,全世界共有三十多万种甲虫。

我想补充的是,“上帝”喜欢玩人类配对游戏,因为没有哪种人类行为比求偶来得更加复杂、微妙而又无处不在。尽管对待两性关系的策略因人而异,人们求爱、恋爱、相爱直至踏入婚姻殿堂的基本过程也是千变万化,但它仿佛镌刻于人性深处,是时间推移、自然选择和人类进化的产物。

这个过程始于男女两情相悦之时,也就是我们暗送秋波之际。

身体会说话

德国人类行为学 家伊雷诺伊思·艾布尔·艾贝斯费尔特注意到了女性调情行为中的一种奇妙模式。艾布尔·艾贝斯费尔特使用过一款带有隐藏镜头的相机,当镜头对准前方时,真正拍摄的其实是侧方。通过这种方式,他得以聚焦眼前景象,用胶片留住周围人们毫不做作的面部表情。在萨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法国、日本、非洲和亚马孙河流域的旅途中,他记录了大量人们打情骂俏时的神态。回到位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马克思普朗克行为生理学研究所后,他仔仔细细、一帧一帧地查看每一个求爱片段。

这些片段揭露了女性调情时的通用手法。纵然这些女性来自不同地方,比如亚马孙丛林、巴黎的沙龙,抑或是新几内亚岛的高地,女人们调情时的神态却别无二致。

她先是向爱慕者微微一笑,迅速地抬一下眉毛,很快变为睁大眼睛看着对方。随后,她垂下眼帘,低下头转向身侧,目光移至别处。她常常还会用双手遮住脸蛋,躲在手掌后面不自然地咯咯笑。这一连串调情动作具有鲜明的特点,艾布尔·艾贝斯费尔特因此确信这是她们骨子里就有的,是女性用来表达性暗示或爱慕之情(二者必占其一)的求偶套路,早在上古时期就已形成。

人们使用的其他求爱妙招同样源自古代。比如故作羞涩,做这个动作的女性会绷着脸,害羞地抬头看着追求者。雌性负鼠也会这么做,面向追求者昂起尖长的嘴,并直视对方的眼睛。动物常常以向后仰头来吸引注意,恋爱中的女人时不时也会这么做,她们耸肩,弓背,利落地甩一甩头发。信天翁求偶时会脖颈后缩,不时地点头,同时还会撞击彼此的喙部;美国淡水龟则会伸缩头部,把鼻子凑近对方。由此可见,女人还真不是唯一用头部来示爱的物种

男人采用的求爱技巧与其他物种类似。你走进老板办公室的时候,是否留意到他靠着椅背,双手握拳,抱于脑后,抬肘挺胸?抑或他曾经从办公桌旁站起身,含笑向你走过来,弓着背,探身向你逼近?如果遇到过上述情况,你可要小心了,他或许是在下意识地宣示对你的领导权。如果你是女性,他还可能是在向你传情达意。

这一“挺胸”姿势是动物王国中基本肢体语言的一种——为的是显得“身形高大”。占主导地位的生物都钟情于“大身板”。鳕鱼会鼓起鳃,张开腹鳍;蛇、蛙和蟾蜍会胀大身体;羚羊和变色龙喜欢侧过身,凸显个头;骡鹿则总是斜着眼,好让人看到它的犄角;猫会竖起背上的毛;鸽子全身羽毛蓬起;龙虾以虾足走路,抬起上身,伸出一对张牙舞爪的大钳子;大猩猩经常捶打胸部;男人则挺起胸膛。

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动物时,许多生物会“认怂”。人类的反应是脚趾内扣,双肩收紧,脑袋低垂;狼会夹着尾巴悄悄溜走;比对手弱时,龙虾选择伏地平趴。还有许多物种的对策是“俯首称臣”。遭到攻击的鳕鱼会向前屈体;蜥蜴则上下扭动身躯;态度恭敬的黑猩猩快速且不住地点头,灵长类动物学家称之为“行屈膝礼”。

这些在许多生物身上可以见到的“趴地匍匐”和“充大个儿”的姿态,在求偶过程中同样适用。我曾经在一本欧洲杂志上看过一组漫画。第一幅里,一个穿着游泳裤的男人孤零零地站在一片空旷的沙滩上——脑袋耷拉,肚腩凸起,胸膛低陷;第二幅里,一个漂亮女人沿着沙滩散步,经过男人时,后者瞬间昂首挺胸收腹;最后一幅画里,女人走了,男人又恢复了原先无精打采的样子。为了彰显自己卓尔不群、弱不禁风或易于接近,男人女人挺直腰杆或者蜷成一团的情况真是司空见惯。

情爱的凝视

凝视是人类求爱套路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眼睛是会说话的。在西方文化中,两性进行眼神交流无伤大雅。男女的目光往往会牢牢地锁定在潜在伴侣的身上,逗留个两三秒钟,其间瞳孔可能会扩张——这是他们“春心荡漾”的标志,而后则垂下眼帘,望向别处。

眼神交流似乎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凝视的动作会刺激人类大脑中控制最原始欲望的区域,唤醒两种基本冲动——要么前进,要么退缩。你无法对他人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视而不见,有必要做出回应。你可能会报以微笑,开始与人攀谈;或是望向别处,慢慢朝门口移动。不过在这之前,你恐怕会先捏捏耳垂,整理一下毛衣,伸个懒腰,摆弄摆弄眼镜,抑或做些其他无意义的动作。这是一种“减轻社交焦虑姿势”,以便缓解内心的焦虑,顺便考虑一下该如何回应对方的邀请,是逃之夭夭,还是留下来共赴求爱游戏。

动物行为学家管这种眼神叫作“情爱的凝视”,它很可能植根于我们不断进化的行为里。黑猩猩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会瞪着敌人以示威胁;打斗后还会深情地与同类对视,以求和解。倭黑猩猩在交配前也会使用这种眼神,所谓倭黑猩猩,也叫侏儒黑猩猩,是普通黑猩猩的近亲。它们体形虽小,却可能比黑猩猩更聪明。这些动物像极了人类,圣地亚哥动物园里就养了好几只,公的母的都有。它们的交配很有规律,不过在交合前,公猩猩和母猩猩会深情地四目相对,凝视良久。

◆◆◆◆

狒狒求爱时也会凝视对方。它们或许早在两千五百万年前就从人类进化过程中分离了出来,然而这种求偶过程中和人类的相似之处却保留了下来。人类学家芭芭拉·斯马茨曾这样描述生活在肯尼亚伊布鲁悬崖(Eburru cliffs)的狒狒的求爱“序曲”:“看起来就像单身酒吧里的一对恋爱新手。”

爱情始于一个夜晚。雌性狒狒塔利亚转身看见年轻的雄性狒狒阿利克斯正看着她,他们之间大约相隔四点五米。见状,阿利克斯立马移开了目光。这时轮到塔利亚盯着阿利克斯了——直到他扭头望向她,可塔利亚却专心拨弄起自己的脚趾来。就这样,每当塔利亚看向阿利克斯,他就故意看别处;每当阿利克斯盯着塔利亚,她又摆弄起脚趾。最终,阿利克斯总算抓准了塔利亚盯他的瞬间,开始“你来我去的凝视”。

阿利克斯双耳紧贴脑袋,眯缝着双眼,咂起嘴来。这是狒狒世界里表达友谊的最高形式。塔利亚站着没动,许久,她才与他四目相对。只有经过这种深层次的眼神交流后,阿利克斯才接近塔利亚。这时,她开始给他整理毛发——这是一段友情与性关系的起点,即便六年后斯马茨重返肯尼亚调查狒狒交友行为,这段关系仍然坚如磐石。

也许最初感受到爱情的器官并不是心脏、生殖器或是大脑,而是眼睛,因为凝视对方(或者是盯着看)的行为往往能引得人莞尔一笑。

◆◆◆◆

诗人威廉·布莱克曾写道:“笑既传递爱意,笑也源于欺骗。”事实上,人类起码有十八种不同的微笑 ,而在求爱时我们只会用到其中几种。男女都会使用一种抿嘴式的“简单微笑”与相熟的路人打招呼。该表情的要领是,闭唇、咧嘴,但不露齿;与之相伴的常常还有点头致意。如果遇到别人这样对你微笑,便意味着对方并不会停下脚步与你进一步加深了解。

人们“嘴角上扬微笑”,标志着对对方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该表情的特点是,露出上排牙齿,显示积极的姿态,这通常会伴随六分之一秒的眉毛上挑,随后又迅速归位。艾布尔·艾贝斯费尔特曾在欧洲人、巴厘人、亚马孙流域的印第安人以及非洲南部的布须曼人身上见到过这种笑容,他认为这种笑容通用于各种表示友好的人际交流中——其中就有调情。黑猩猩和大猩猩嬉戏时常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不过它们露出的往往是下排牙齿而非上排。该表情能掩藏它们如匕首般锋利的上排尖牙以及示威时所露出的犬齿。

“咧嘴笑”指的是嘴唇朝两边充分咧开,上下两排牙齿俱现。我们常用这种笑容来“勾搭”彼此。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笑容就非常典型——他常以此来拢民心、拉选票、聚民意。倘若他的“超级微笑”再配以一连串挑逗动作、忸怩表情、头部后仰、胸部挺起或是深情凝视,那么他的意图会沾上明确的性意味。

“不安的社交性微笑”则是另一种“咧嘴笑”,但其效果在求爱过程中却明显适得其反。这种表情源于远古哺乳动物在遇险时露出牙齿。我参加过一档电视节目,其间恰好目睹这一幕。主持人遭到一位嘉宾的言辞攻击,她既不好发作,也不能离席而去。只见她嘴角后收,露出两排紧咬着的牙齿,然后,她便一动不动,任不安的笑容在脸上凝固。

黑猩猩在遇到比它强大的同类时,就会使出这种不安的社交性微笑,即“露齿而笑”。它们的这一表情,既流露了畏惧,也表达了友善和讨好。我们人类在面对社交困局时也会采用这种不安的社交性微笑,但断不会在求爱时这么做。所以,倘若一位你暗恋的人牙关紧锁地对着你笑,可以肯定的是,他或她想的不是要对你眉目传情,而是怎么比较委婉地拒绝你。

◆◆◆◆

尽管人类与其他动物在求爱动作上有着明显的相似性,但证明这一点,还是花了人们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达尔文是探究人类面部表情与身体姿势遗传性问题的开山鼻祖。他猜测,男女在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时,都会摆出同样的手势和姿势。为了印证这点,达尔文于一八六七年将载有问题的信函寄往远在美洲、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偏僻地区的同事们。

他有关当地土著行为的诸多问题中包括:“一个人怒气冲冲或气势汹汹时,会不会皱眉,头和身体绷直,挺起胸膛且紧握双拳?”“一个人表达厌恶的神情时,是不是下唇下沉,上唇微抬,并伴有突如其来的叹息?”“当一个人兴致较好的时候,眼睛是否炯炯有神,眼睛周围的皮肤是否会微皱,嘴角微翘?”

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记者、传教士和友人们对达尔文的问题都予以肯定的回答,由此达尔文确信,人类普遍用以表达喜悦、悲伤、快乐、惊奇、害怕以及其他一些感觉的姿态,源自共同的进化史。这些非语言类信号就包含人类的笑容,正如达尔文日后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八七二年)一书中写到的那样:“所有人类,不分种族,表达高兴时的样子似乎是一致的,这一点很容易看出来。”

一百多年后,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和他的同事们印证了达尔文的结论,即全世界不同人种都有着相同的基本面部表情。他将美国人面部的照片展示给新几内亚的福尔部落、砂拉越的砂隆村村民、巴西人和日本人看,让他们辨别图中人物的表情,这些毫不相干的男男女女十分轻易地就辨别出了悲伤、惊奇、厌恶、畏惧和愤怒的表情,包括露齿而笑。

似乎微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领。一些婴儿出生后三十六小时内就开始模仿母亲的笑容,而所有婴儿在三个月大时都会开始进行社交性的微笑 。哪怕是失明儿童,也会不时绽放灿烂的笑容,尽管他们从未在身边人的脸上观察到这种表情。

同微笑一样,一连串调情动作:忸怩的神情、摇晃的脑袋、起伏的胸部以及深情的凝视恐怕是标准人类姿态大全的组成部分,当用在特定情境中时,会起到吸引异性的作用。

◆◆◆◆

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即上述求爱信号是人类求偶之舞的一段插曲?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人类学家大卫·吉文斯和生物学家蒂莫西·佩珀。两位科学家曾在美国的鸡尾酒酒吧里花了几百小时,观察男女间相互勾搭的过程。吉文斯的调查工作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周边的酒吧里展开,而佩珀则选在新泽西、纽约州和加拿大东部的梅恩布雷斯(Main Brace Lounge)、霍姆斯代德(Homestead)的酒吧里呷着啤酒,留意着年轻的单身男女,不时做着记录。这两位科学“偷窥狂”发现人们在求爱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法大同小异。

据其所言,美国单身酒吧内上演的情爱戏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升华点”。我将其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引起注意”。男女们一踏入酒吧,一般会建立属于自己的领地,比如找个座位坐下,或者倚靠在哪里,或者凑近吧台、门口或舞池。一落座,他们便开始吸引他人目光。

策略多种多样。男人们往往扭动肩膀、舒展身躯、挺直腰杆,并且不停地变换支撑脚。他们的动作时常还很夸张,晃动杯中物时,靠的不是手腕的抖动,而是在用整条胳膊摇,仿佛在翻搅泥浆水。会心大笑时,整个身子都跟着颤,笑声还特别响,好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就这样,简单的动作变得花里胡哨。

男人们来回踱步时,总是一副神气活现的派头。东非草原上的公狒狒在预感自己将邂逅一段“艳遇”时,也会做出这番姿态。一头雄性大猩猩在用余光瞥见一头雌性大猩猩时,会装模作样地来回走个不停。这种步态,在灵长类动物学家口中俗称“盯梢”。不少物种的雄性还有搔首弄姿的习惯。男人会抚弄自己的头发、整理衣服、抚摸下巴,或者是做出双手交叉或梳理妆容的动作,让身子动起来,好消除自己的紧张感。

年长的男性常常会使用不同的“道具”,譬如以昂贵的佩饰、衣服等彰显其成功人士身份的标志,来表明自己还是单身。不过,所有这些信号都能浓缩成一句由三个“我”组成的基本信息:“我来了;我可不一般;我没有恶意。”要同时释放这两种信号——地位显赫以及可以接近——是何其困难,可男人就是能得手,就是有女人会频频贴上来。

“被他人看个遍总比被人看扁要好。”梅·韦斯特如是说。女人都懂这句话的含义。她们开启“引起注意”阶段的手法和男人如出一辙:在她们的“领地”上展露微笑、紧盯目标、扭动身体、来回摇摆、搔首弄姿、舒展身躯、不停移步,以此来吸引他人的目光。她们还常常摆出一系列颇具女人味的姿态,比如用手指拨弄秀发,脸侧向一边,同时腼腆地抬起头,咯咯地笑,眉毛上扬,舔舔舌头,舔舔上唇,满脸绯红,最后还会挡住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表明:“我来了。”

有些女人在卖弄风情时步态会很特别,她们弓起背,挺起胸,摇摆着臀部,步履轻健。无怪乎不少女人会穿高跟鞋。这一特殊风俗的发明者是生活在十六世纪的凯瑟琳·德·美第奇。其动作要领是背部不自然地后屈,臀部扭动,胸部挺起,显露女性的风情万种。而高跟鞋啪嗒啪嗒敲击地面的响声也有助于吸引注意。

伴随着高跟鞋踩出的步伐、噘起的双唇、忽闪的明眸、跃动的柳眉、外翻的手掌、内收的脚趾、摇摆的身躯、扬起的裙摆以及一口皓齿,女人向男人表明自己尚未“名花有主”。

互诉衷肠

第二阶段,也就是“认知”阶段,始于目光交汇。接着,潜在的情人要么莞尔一笑,要么身体微微扭动。然后两人便靠近彼此,进入交谈的距离 。这或许是一段浪漫爱情的开端。

不过,这么做的风险系数要比接下来的一大“升华点”小多了:即第三阶段,开始交谈。这段东拉西扯、往往毫无意义的谈话俗称“互诉衷肠”,它的特征是,说话人的嗓音会抬高,但语调变得更轻柔,具有歌唱的韵律——人们还会用这种音调来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以及对那些需要关心的人的关切。

“互诉衷肠”的起初,双方会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比如“你喜不喜欢你的iPhone手机啊”或者“饭菜还可口吗”。打破沉默的手段和人类想象力一样丰富,无论是赞美,还是提问都是很好的打开话题的方式,因为二者都需要予以回答。另外,谈话的内容往往没有讲话的方式来得重要,这点很关键。你一开口讲话,语调的变化和音高就暴露了你的意图。一句高亢、柔和与悦耳的“你好”通常说明你对对方有意思,而一句短促、低沉、平淡或敷衍的“嗨”则多半意味着没兴趣。假如一位潜在的伴侣总是不顾场合,笑得太频繁的话,那么他或她极有可能是在暗送秋波。

交谈是有风险的,这么说是因为一条重要的依据。人类的嗓音好比第二种签名,其折射出的不仅是你的意图,还有你的出身、受教育程度,以及性格中的一些无形特质。这既可能吸引一位潜在伴侣,也可能招人厌烦。演员、公开演讲者、外交官和撒谎成性的人很了解嗓音的作用,因此时不时会变声。电影演员在念台词时,会刻意提高一个八度,为的是在拍情戏时显得音调更加婉转悦耳。而老到的骗子会避免电话行骗,因为通过电话这一纯粹传递声音的媒介,人们很容易捕捉到讲话人在重音和音高上的一些细微不一致。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就被教育要控制表情,比方父母让我们对长辈微笑。然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于嗓音的作用却一无所知。

我和Match.com网站在二〇一三年对超过五千名单身美国人进行过一次调查,其间提出下述问题:“您是否根据以下几个方面为约会对象打分?”答案是肯定的,排得最高的是对方的谈吐(有百分之八十三的人选了这点),然后是自信心(百分之七十八),再接着是牙齿(百分之七十六)。谈吐很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自信心折射出的是心理稳定;从牙齿则能看出年龄和健康状况,无怪乎嗓音在搭讪过程中如此重要。而嗓音迷人的好处多多:声音动听的男女大多异性朋友也比别人多 ;声音好听的孩子也会得到更多的爱抚。

据吉文斯和佩珀观察,不少情事在双方开口没多久后便已告吹。 不过,如果情侣们能经受住这一波感性的冲击——并且积极地倾听彼此——他们往往会进入第四阶段:身体接触。

◆◆◆◆

身体接触始于“意图暗示”——比方说身子前倾;搁在桌上的手朝对方挪一挪;倘若两人都站着,那就伸脚凑近些;还有摸自己手臂的,就好像摸的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的。然后就是高潮:一个人摸摸对方的肩膀、前臂、手腕等一些并不私密的部位。一般是女人先摸,手在追求者的身上游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拿捏有度。

这种身体接触乍看不足为奇,但其实异常重要。人类的皮肤就像一片草地,每一株草都是高度敏感的神经末梢,哪怕是最轻微的触碰,都会在人的脑海中形成瞬间记忆,男性立刻就会接收到这条信息。如果他踟蹰不前,那么勾搭可以就此结束;如果他往后缩,哪怕动作小到几乎难以察觉,信号发起者也应该就此收手;如果男性无视抛来的“绣球”,发起信号的女性也许会再触碰一次。不过,如果他探身向前,微笑,或者“礼尚往来”,同样有目的性地还以抚触的话,两人便跨越了动物界中一道著名的主要障碍。

大多数哺乳动物在求偶时都会有肌肤之亲。蓝鲸用鳍互蹭彼此,雄性蝴蝶在同雌性交配时,会抚弄和摩擦伴侣的腹部。海豚则互相啃来啃去;骡子会互相摩擦鼻子;狗会给对方舔毛;黑猩猩会亲嘴、拥抱、爱抚、牵手。通常,哺乳动物在交合前都会抚摸对方,为其理毛,或者互相依偎。

身体触感被誉为一切感官功能之母。这么说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不同国家的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规矩,明确了哪些人可以接触、什么时候接触、何种场合下接触,以及触摸过程应当注意哪些事项。这些抚触游戏是人类求偶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形式丰富、充满想象力,而且需要审时度势。因此,如果一对情人不间断地聊天,并有身体接触——来回摆动、脑袋后仰、凝视彼此、绽开笑容、晃动身体、打情骂俏——的话,他们往往会过渡到求偶仪式的最后一个阶段:身体同步。

步调一致

身体同步是搭讪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潜在的情人在适应环境以后,会转动身躯,直到与对方双肩相接,四目相对。这种姿势也许会出现在两人开始交谈前,抑或交谈几个小时后。不过,再往后,男女便会逐渐保持步调一致,刚开始时比较短暂。他举起酒杯时,她也会跟着举起来。接着两人就又不同步了,可过不了一会儿,他们的动作会越来越像。男的跷二郎腿,女的也会跷;男的往左靠,女的也往左靠;男的捋头发,女的也捋头发。两人的动作会出奇地协调,同时深情地注视对方的双眸。

这种爱、性和永恒的人类繁衍的节奏,随时都可能被打断。不过,倘若二人有意延续人类生命香火的话,他们会找回中断的节奏,接着跳求爱之舞。那些完全实现身体协调同步的情侣则会双双离开酒吧。

男女是否都会遵循这一“五步搭讪法”?我们不得而知。很明显,并非世上所有人都会表现出吉文斯和佩珀在美国单身人士聚集地所揭示的那种行为模式。大多数社会里,酒吧或俱乐部并不是人们邂逅的地方。有些人甚至都不会公开追求对方;相反,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另外,很少有人类学家对其他文化体中男女互动时所采取的姿势、手势和表情展开过研究。

可是,有大量辅助证据表明,这些规律中的一部分放之四海而皆准。

举例而言,在婆罗洲,一位杜顺族女子常会侧过脸,盯着心上人。聚会时趁给后者递米酒的间隙,她还会假装无心地摸一把男子的手。 实际上,多数旅行者都清楚,不谙当地语言也不妨碍他们调情成功。全世界的人谈情说爱时似乎都少不了凝视、微笑和轻柔的抚触。

人类求爱时身体都会同步这一点似乎还有其他证据。在几乎所有男女有权自行选择伴侣的社会里,单身的人往往会在聚会或节庆期间相遇,翩翩起舞。舞蹈本身不就是有节奏感的动作,或者说是身体的同步运动吗?

新几内亚的传统梅尔帕人(Medlpa)甚至为这种模仿行为创造了一套仪式。这些人中的未婚女子在叫作“Tanem Het”的房间——也就是父母家里的公共休息室——与可能的另一半相见。新人们身披华服,成双成对地坐在一起。随着小两口开口唱歌,“晃脑袋”活动就开始了。有机会结为连理的人摇着头,摩擦额头和鼻子,反复相互鞠躬。这一系列动作的频率之快,令人应接不暇。对于梅尔帕人,同步意味着和谐,他们相信,一位伴侣越能踩准另一半的节奏,这对新人就越般配。

事实上,身体同步是不少社交互动的基础——求爱只是其中一类。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一名学生曾抱着一台相机,来到美国中西部某地的一个操场内。他蹲伏在一辆废弃汽车背后进行观察和拍摄,用胶片记录下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肢体动作的互动。在仔细分析了这些片段后,霍尔留意到孩子们的动作反映了一种统一、协调的韵律。很显然,所有孩子玩耍时都是步调一致的,像是踩着某种节奏。另外,一个十分好动的小姑娘满操场地蹦蹦跳跳——她起到了带头作用,其余孩子只是在不自觉地跟着她动。

这种人类模仿行为俗称互动式同步,早在婴儿时期就已形成。新生儿出生第二天后,就开始伴随人类嗓音的律动感协调其肢体动作。如今众所周知的一点是,生活在许多其他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在相处愉快的时候,也会产生这种韵律感。不论社会如何多元,在咖啡馆、火车站、超市、鸡尾酒会等公共场合所拍摄的人物照和慢动作镜头均揭示了人类具有模仿彼此姿势的倾向。

这种节奏持续不断。比方说,对两位好朋友进行脑电波扫描,检测各自大脑活动的结果显示,两人在相谈甚欢时,就连脑波的轨迹都是一样的。如果在餐桌旁留心观察,会发现家人边吃边聊时,仅仅通过手势就能参与交流,家人之间咬字较重的音节多半相同。不止这样,连冷场都是同步的:一个人抹嘴巴时,另一个人会伸手去够调料——不出所料吧?休止符与切分音、压低的嗓音、抬起的肘关节,这些都象征着生命与爱的脉动。

人类渴望找准彼此节奏的需求反映了一种有规律的模仿行为,这在许多别的动物身上也不难见到。有好几次,灵长类学家沃尔夫冈·科勒在走进一个灵长类研究中心的黑猩猩笼中后,发现一群公猩猩和母猩猩会以几乎相同的节奏围着一根柱子转圈。据科勒称,这些动物边摇头边往前晃悠,每踏出一步迈的都是同一只脚。同样,黑猩猩在交合前,偶尔会左右摇摆,双眼凝视对方。

在动物界的求偶行为中,没有什么比有节奏的肢体动作更基本的了。猫会转圈,马鹿会腾跃,吼猴发情时会用舌头打节拍,棘鱼会呈Z字形游动。大至熊、小至甲虫的动物在发情时都会通过富有节奏感的仪式,表达爱欲。

跳舞是一种天性。因此我认为,将身体同步视为人类求爱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阶段的观点不无道理:随着我们被彼此吸引,我们打起了相同的节拍。

信息传递爱意

人类求爱与生物求偶还有别的相似之处。一般来讲,人类两情相悦的过程比较缓慢,而这份谨慎在蜘蛛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举例而言,雄性狼蛛只有在进入雌性狼蛛巢穴,并爬过一段又长又暗的通道后,才能觅得求偶和交配的机会。雄狼蛛慢吞吞的,如果它操之过急,就会被雌性吃掉。

男女在求爱初期太过主动的话,也会碰一鼻子灰。要是靠得太近、过早上手,或者说个不停,失败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同狼蛛、狒狒等许多生物一样,人类的勾搭行为需要依靠信息传递。在这一仪式的每个重要节点,双方都必须做出正确的回应,否则就会以失败告终。

实际上,佩珀逐渐在这一信号交换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分工。美国女性一般是求爱的发起者——刚开始是微妙的非语言暗示,譬如轻微变换姿势、莞尔一笑,或是深情凝视。据佩珀观察,三分之二的勾搭行为都是由女人发起的。此外,他日后访谈的女性都很清楚,自己在有意识地吸引潜在追求者与她搭讪,小心翼翼地触碰他的一些部位,装出一副风情万种的模样,同时还借助提问、赞美和插科打诨,令他凑得更近。

我的“单身美国人”专题研究始于二〇一〇年,之后每年进行一次。我同Match.com合作,从美国人当中(非该网站会员)遴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这项研究清楚地显示,今时今日,不同年龄、种族、性取向和地区的女性依旧是勾搭的发起者 。而且她们变得更加大胆了。二〇一二年,二千七百多名受访男性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表示曾有至少一名女性约他们外出约会(百分之九十二的男性对此欣然接受)。有更多的女性恐怕至今仍在沿用她们永不过时的调情套路——仰首、抚弄头发、眼神忸怩、含情脉脉地凝视、弓背、挺胸、穿着暴露服饰、脚蹬高跟鞋、说话时声音装得婉转悦耳。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可供女人使用的挑逗手段更加丰富了。在我们二〇一三年的“单身美国人”调查中,百分之四十的女性表示,她们曾发送过具有性暗示的短信或电子邮件,另有百分之三十六的人发过涉性图片。与此同时,有百分之六十二的受访男性表示曾从女性那里收到过含有明确性元素的消息,而百分之六十一的男性则收到过女性发来的色情图片。女性在脸书等社交网站的个人页面上放满了露骨的图片、性暗示的话以及装可爱的表情包——往往是为了开启一段情缘。

话说回来,女性主动这点并不是美国独有的现象。一九五〇年代,克莱伦·福特和弗兰克·比彻这两位著名的跨文化性行为研究者就曾确认,尽管多数国家的人都认为男性在性关系中是主动的一方,但实际上各国女性在情事和房事上的积极性不遑多让。

实际上,令人称奇的是,西方人依旧抱着旧观念,认为男性是发起攻势的一方,而女性只是忸怩被动的受体。这种错误的观念多半源自我们农耕社会的历史。那时,女性在举办婚礼时是烦琐的财产交换中的一枚棋子,她们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其“是否贞洁”。因此,女孩子会受到严格的督导,被责令守身如玉。时至今日,西方女性已重获性自由,从被卖身为娼和在床上逆来顺受的世界中获得解脱的她们常常对性充满了欲求。

不过,最终要想关系更进一步,男人就必须对女人送来的秋波有所回应。正如一位女性对佩珀说的那样:“某一时刻,男人应能听得懂暗示,并有所行动。”

◆◆◆◆

男人似乎能感知这种两性关系的换位,佩珀称之为“主动性让渡”。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一对情侣离开酒吧、夜总会或派对之后。这时轮到男人开展其“攻势”了——比如用手搂着女人,吻她,把她哄得欲火焚身。

有趣的是,男人似乎对其功能心知肚明。佩珀曾请三十一位男性受访者讲述他们的罗曼史经过,除了三个人之外,其余的都跳过了“前戏”——也就是女性“导演”的部分。只有一位男性还记得诸如是谁先开口、谁抚摸的谁、什么时候抚摸的,以及谁先对对方有意思等细节。然而,这三十一个人全都能滔滔不绝地描述自己的“戏份”,他们是怎样开始亲吻和爱抚女伴,又是怎样把她们骗上床的。

那么,谁是猎人,谁又是猎物?很明显,双方都很关键。要是哪方错失了一条重要暗示,勾搭就会戛然而止。当所有发出的信号都有去有回,双方都能给出正确的应答,这出情爱戏就会演下去。正如发情中的动物,人类伴侣必须“及时”表现,勾搭方能成功。

◆◆◆◆

说来有点怪,美国单身酒吧很像是某些鸟类的“单身俱乐部”——亦称“lek”,这个词的词源是瑞典鸟类学术语,意思是雄鸟和雌鸟相遇、接触和交配的地方。选在这种地方交配的鸟类并不多,其中就有北美艾草松鸡。每年三月上旬,东加利福尼亚、蒙大拿和怀俄明等地能见到雄性艾草松鸡的身影。在历年筑造“爱巢”的露天草坪上,每只雄鸟都会找一块地方,建立属于自己的狭小舞台。之后的六周时间里,每天黎明之后,它就会不停地展示自己,过程持续几小时——昂首阔步、梳理羽毛、“咕咕”作声、鼓起身体,好向走过身旁的雌鸟说明:我可不是只普通的鸟。

雌性艾草松鸡飞抵迁徙地的时间要晚于雄鸟。雌鸟到达后会先沿着雄鸟领地间的边界来回走动,借机考察其主人,这一过程或耗时两到三天。在相中合它心意的异性后,雌鸟会在后者的地盘上安顿下来。很快,“本地人”和“外来户”就跳起了情爱之舞,它们努力适应彼此的节奏,并在正式交配前四处高调“秀恩爱”。

人们在鸡尾酒会、教堂社交、办公室午餐会以及酒吧和夜总会里的那些个小动作和鸟类在繁殖地上那番腾跃有什么本质区别吗?作为人类学家,我觉得难以忽视的是,人类和艾草松鸡都会搭建自己的舞台,都会表现吸引异性的风范,都会在交配前做到心有灵犀。很明显,自然界有着一套基本的求偶规则。

浓情晚餐

谈情说爱的另外两条普世特色是:食物和歌唱。对于西方的准情侣而言,恐怕再没有什么仪式比一同进餐来得更重要了。规则如今在变化,我们当中的多数人都会为究竟该由谁买单而犯愁。但是,如果男人是主动的一方,一般仍由他来买单;倘若如此,女人几乎凭直觉就能猜出对方在向她示爱。实际上,全世界的求爱套路中,使用最频繁的莫过于为换取性好处而提供食物。鱼、肉、糖和啤酒是男人创造出来讨好异性的无数珍馐之一。

这种招数不只男人会用。黑尾麻蝇常在森林地被上捕捉蚜虫、长腿蜘蛛或家蝇。雄麻蝇抓到一只异常美味的猎物时,位于腹部的腺体会释放一种分泌物,随风飘散,等于在宣告自己刚刚狩猎成功。通常,一只路过的雌性麻蝇会停下来,享用美餐——不过常常是边交配边进食。雄鸟也会给潜在的伴侣喂食,雄性普通燕鸥常会衔一条小鱼给雌性吃,公走鹃则叼着一条小蜥蜴。生活在东非坦噶尼喀湖周围的雄性黑猩猩在抓住或杀死幼年瞪羚、野兔等动物后,会分一块肉给雌性。处在发情期的雌性享用完馈赠后,会与提供者进行交媾。

俗话说,“想要得到男人的心,就要先征服他的胃”,也许此言不假。一些雌性哺乳动物的确会向伴侣提供食物,女性正是其中之一。然而环顾全球,发情期的女性喂食男性的情况要远远少于男性喂食女性的比例。 食物若没那么讨巧或有吸引力的话,男人送给女友的东西就换成了香烟、珠宝、衣料、鲜花等一些体积不大但价值不菲的礼品,这既表达了爱意,也算是为享受温柔乡付出的一点代价。

这一风俗名为“求爱喂食”,早在恐龙出现之前就已有之,因为这有着重要的生命繁衍功能。通过向雌性提供食物,雄性展现了他们作为猎人、供养者和体面的生产伙伴的能力。

◆◆◆◆

“如果音乐是爱的源泉,那么请继续吧。”莎翁曾以动人的文笔歌颂了最后一种原始求爱技巧:音乐。全世界的人都会通过唱歌或演奏乐器来吸引爱侣。在美国西南部的霍比印第安部落里,男人历来会为心上人献上一首复杂的情歌。同样这么做的还有西太平洋的萨摩亚人、美国西南部的奇里卡华人以及华盛顿州东部的山波依尔族的男子。一位阿帕奇印第安男子想要吸引一个姑娘的话,会为其吹奏笛子;而在菲律宾吕宋岛中部伊富高部落的男女则会用竖琴来让爱人生出爱意。

或许一直以来受到音乐感染最深的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从大街上年轻人随身携带的iPod,到几乎每个公共场所都放得震天响的音乐,只要是有男女聚集的地方,就会有音乐。当你受邀前往“他”或“她”家做客时,你可以肯定主人不仅会拿出比萨或者牛排来款待你,除此之外还有音乐。

可以预料的是,人类求爱的乐章与动物种群的歌声之间存在共鸣。你只需在一个炎热的夏夜,走到户外,便能听到各种杂音。蛙鸣、蝉鸣、猫叫、虫鸣,豪猪会发出一种尖厉的嘶叫,短吻鳄则会低吼。纵观动物王国,雄性的求偶叫声——从小口鳕鱼鼓气囊的响声到大象轻声的咕哝,再到微型壁虎的窸窣声——都是十分显著的求爱信号。

几十年前,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甚至推测,早期人类求爱的声音对语言进化起到了刺激作用。“语言,”他声称,“诞生于人类发情时期。我暗自思忖,世间最早的只言片语,怕是介于屋顶小猫的夜间爱语和夜莺的悦耳啁啾这二者之间吧。” 他的话听着挺牵强附会的。史前男女之所以需要先进的沟通方式,恐怕是有原因的。可是情歌如同国歌,的确能令人“血脉偾张”。

◆◆◆◆

我倾向于认为,如果“他”或“她”在拿一位口碑不佳的政客开涮、对世界经济发表一番高论,或者在评价近期一部话剧或体育比赛时妙语连珠的话——总之既风趣又智慧——那么说明求爱过程揭开了序幕。不过,爱恋开始的标志可能是轻轻一晃头、深情凝视、温柔的抚触、轻柔的吐字、在一家高档餐厅吃一块烤牛肉,或者在跳摇摆舞时哼一首小曲儿。

接着,身体往前冲,然后留给头脑去解开这种恋慕情绪的由来:“为什么是他(她)?” AtD3jRHGMUA5DlSg/njmLZr8q/Pp4kmIfRNSnD7TaqwrooRDQPXHRqEtCokGd0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