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到装饰园亭楼阁、套室回廊,或叠石成山,或栽花种草,取其势头,都应当做到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该藏的藏,该露的露,浅的地方浅,深的地方深,这其中的奥妙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个字了,也不在于地方的广阔、石头的多寡,否则只会徒增工夫花费罢了。
如果没有假山,可以掘地堆土成山,中间放一些石头,再夹杂一些花草,周围种上梅树当作篱笆,再种上藤蔓爬满墙壁,如此原本没有山也可以有山了。
若要大中见小,可以在零零散散的地方种上容易生长的竹子,四周再种上长势茂盛的梅树,当作围屏。若要小中见大,则窄小的院墙,应砌得凹凸不平,多用绿色来装饰,墙上布满藤蔓,彼此牵引。再在墙上嵌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凿字,便成了一个石碑,推开窗子,人就像置身石壁前,便有山石峻峭、风光无限之感。
若要虚中有实,就要在看似山穷水尽的地方,一拐弯,又让人豁然开朗。或者在轩阁处设一橱门,打开橱门,就可以通到别处院落。若要实中有虚,则可以在行人不通的院落里开一扇门,门内以竹子和石头掩映,这样看起来里面好像还有一个花园,实际上是没有的。同理,可以在墙头设一个矮矮的栏杆,看起来上面还有一个月台,实际也是没有的。
贫寒人家,屋少人多,可以仿照我家乡的太平船后舱的布置方式,再加以调整,就可以使屋子变得开阔许多。比如,把台级变成床,前后拼凑,可以凑出来三个卧榻,中间用木板隔断,再裱上纸,这样前后上下都隔开了,就好像走在大路上一样,而不觉得房间狭窄了。我夫妇二人寄居在扬州时,曾效仿这个法子,虽然当时仅有两间屋子,但因为隔开了上下卧室、厨灶和客座,因此觉得空间绰绰有余。芸曾笑着说:“虽然布局安排精巧,但看着终究不是富贵人家的气象啊。”的确是这样。
有一次,我在山中扫墓,发现有一种带有纹路的石头,略为可观,回来后,跟芸商量:“用油灰叠宣州石,放在白石盆里,可使其颜色均匀。这座山上的黄石虽然古朴,若也用油灰叠了,再放在白石盆里,看起来就黄白相间,人工斧凿的痕迹也就完全显露出来了,那怎么办呢?”芸说:“挑选一些顽劣的石头,捣成粉末,撒在灰痕处,趁湿赶紧抹匀了,等它干了,颜色或许就是一样的了。”我依她的话照做了,用宜兴窑出产的长方形盆叠了一座假山,山略偏左,右边则凸出来,背面刻上横方纹,有如国画山石技法里的“云林石法”,山岩凹凸,险峻陡峭,就好比卧在江边的石头一般。再空出一角来,铺上河泥,种上千瓣白萍。石头上则种植茑萝,也就是俗称的云松。如此摆弄了好几天,才终于大功告成。
到了深秋时节,茑萝满山蔓延,就像藤萝悬在石壁上,花开时,颜色鲜红。此时白萍也浮出水面盛开来,一时红白相间,相映成趣。我想象着神游其中,如同登上了蓬莱仙岛一般。我把花盆放在屋檐下,和芸一起品评:此处适宜设一水阁,此处适宜设一茅亭,此处适宜凿六个字,云“落花流水之间”,又或者,此处可以居住,此处可以垂钓,此处可以远眺。胸中丘壑,一览无遗,好像马上就要移居到上面似的。
一天晚上,几只猫互相争食,从屋檐上跌落下来,刚好掉在花盆里,当即花盆和花架一并碎裂了。我长叹道:“即便是这等小小的营生,也要遭到造物主的嫉妒吗?”说罢,两个人不禁潸然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