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野趣

搬到仓米巷后,我给芸的卧室题匾额作“宾香阁”,是以芸的名字命名,取“相敬如宾”的意思。然而,新居院子窄,院墙又高,一无可取之处。后面有一处厢房,通到藏书室,打开窗户,正对着陆家的废园子,满目皆是荒凉之象。芸一直念念不忘过去住在沧浪亭畔时的景致。

有一个老婆婆家住在金母桥东边、埂巷北边。她家的屋子四面都是菜园,园外编了篱笆门,门外有一个约一亩大的池塘,水光潋滟,映照得篱笆边上花影树影交错。这地方正是元朝末年张士诚的王府旧址。屋子西边不远处,断瓦残垣,堆积成了一座土山,登上山顶,可以极目远眺。那里地旷人稀,颇有野趣。老婆婆偶然提及,芸听了非常神往,对我说:“自从离开沧浪亭,时常魂牵梦萦,现在回不去了,退而求其次,老婆婆的这个居所也不错呀。”我说:“连日来,秋暑炎热,烈日灼人,我正想寻一个清凉之地打发长日,你要是愿意去的话,我先去她家看看,如果可以住,我们就带着被子铺盖前去,住上一个月,你看怎么样?”芸说:“只怕公婆不允许。”我说:“没关系,我来请示。”

第二天到了老婆婆家,那地方只有两间屋子,前后相隔,又分为四间。屋内糊着纸窗,设着竹榻,颇有幽趣。老婆婆知道我们的来意后,欣然让出她的卧室租给我们。又将四面墙壁糊上白纸,顿时觉得大为改观。于是我回到家里禀告母亲,带着芸一同前往居住。

邻居仅老夫妇二人,以浇灌菜园为生。他们知道我们夫妇二人在此避暑,先来探访,以表心意,并钓了池塘里的鱼、摘了园子里的蔬菜送给我们。我给他们钱,他们却不肯要。最后芸绣了鞋子作为回报,他们这才感激地接受了。

当时刚刚七月,绿树成荫,水面清风徐来,耳边蝉鸣聒噪。老夫妇又特为我们做了一个鱼竿,我便时常和芸在柳荫深处垂钓。到日落时,我和芸登上土山,看晚霞夕阳,随意地联句吟诗,其中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映照在池塘中,虫声四起,我们就在篱笆下设了竹榻乘凉。老婆婆过来说已温好了酒,煮好了饭菜,于是我们就在月下对饮,喝到微醺时再吃饭。洗完澡后,就汲着凉鞋,摇着芭蕉扇,或坐着,或躺着,听老邻居谈世间因果报应一类的事情。一直到三更天,才回去睡觉,只觉通体清凉,几乎不觉得是身在城市之中了。

我们又请老邻居买来菊花,遍植在篱笆边上。九月,菊花开了,我和芸又住了十天。我母亲也欣然前来赏花,一边吃着螃蟹,一边赏菊,就这样玩了一整天。芸很开心,说:“将来当和夫君在此盖一个房子,绕屋十亩买来作菜园,再请来仆人老妇,种瓜果蔬菜,以供日常开销。夫君你每日作画,我则作刺绣,以作诗酒之所需。布衣蔬食,一菜一饭,如此终身足矣,不用作远游的计划了。”我深以为然。

如今,即便寻得这样的安居之所,然而芸这一人生知己却已经离世了。真令人不胜感叹啊! ECQIlfefoUkKFwsFNacrNopIeqok8sgu1ScMzDZvr9s1i/JoAqXv6ItjDPre2oY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