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国家的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

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政府,为了稳定物价水平、支持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完善社会福利、平衡国际收支等施政目标,必须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分别有宏观和微观两种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微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一些反对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立法及环保政策等。

而我们要说的,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是调控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等的方针总称,借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率、调节进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等目标。

☆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来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重在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修改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以及采取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实行金融体制改革,改变金融规则。

说到这里,货币政策的“兄弟”——财政政策,岂能不提?

人们常说的金融政策,属于货币和财政政策互相重合的部分。

财政政策是国家意图的体现,尽管制定政策的内部时滞可能较长,但其实施带有强制性,一经确定,外部时滞则很短。

当然,国家所有货币政策一般都是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会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主要运用货币经济手段对其加以引导。

但是,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会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两大基本政策体系。两者交互为用,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总体而言,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如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节。

利率趋高时,人们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同时不易取得信用贷款,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变少了,购买力降低,这种政策被称作紧缩性货币政策;反之,利率趋低时,人们会把钱从银行取出来,同时也更容易取得信用贷款,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多,购买力提升,这种政策被称作扩张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且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其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因此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调控货币的目标有四个:

一、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实质是稳定币值,也就是稳定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的购买力通常以一揽子商品的物价指数,即综合物价指数来表示。

综合物价指数上升,表示货币贬值;综合物价指数下降,表示货币升值。但稳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动态的经济社会里,要将物价固定在一个绝对水平上是不可能的,控制的目标是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二、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就业水平;此时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较为满意的就业岗位。

充分就业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地持续发展进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优化发展状态。

所谓失业率,是指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

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失业率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各国都力图把失业率降到最低水平。

三、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目标是指国民生产总值(GNP)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而中央银行的任务,就是通过其所能操控的工具对资源加以组合和协调,促进各方面投资增加,消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负面影响。

四、平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经济交易有贸易、援助、赠予、汇兑等。如果收支相抵,说明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若交易收入大于支出,称之为顺差;若自主性交易支出大于收入,则称之为逆差。

所谓平衡国际收支目标,就是指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要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上述四个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经常会相互干扰,甚至产生矛盾。


调控货币的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因此,国家会根据具体经济情况,不断随时调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政策。 0weZMHUKmZfhGOnWms/nI/ssVfkN9ZktvBH+MIo6Yxz91ANVLSMzBqh6/YTw/O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